在我写评测的选品标准里,有一样属性永远是我的第一首选项,那就是【错位竞争】。有时候即便是抛开产品力本身是否过硬不谈,能够找到细分的、且实用的定位,同时把产品的定价、功能性也做得处在人预期之外的产品,是我最喜欢推荐、写起来也最没负担的,可以说旷世之声的M18i就是这样的产品,更何况——旷世之声在便携产品中的音质何时让人失望过?
M18i说是小尾巴,其实比大部分的小尾巴产品体积要大不少,但也没有大到MUB1、1795那种程度,比飞傲最新出的BTR17也要小一截,我觉得旷世这次对体积方面的取舍是蛮合理的,它基本上一眼看上去、以及摸起来都还算是小尾巴的范畴,但是在里面塞入了蓝牙模块和电池,也让它在功能性以及物理供电层面比常规小尾巴有了先天优势。
从外观来说,M18i依然拿出了不像是属于HIFI行业的顶级工艺水准,金属喷砂的细腻感、玻璃镜面工艺的精细度非常夸张,同样是立方体的外观,旷世的做工能够直接在画风上和各种友商拉开一个档次。而且这次M18i没有犯CMA18 Portable上的错误,侧面的拨杆是做的很紧实的,不会出现摇晃后的松动声,而且手感非常瓷实、拨动声清脆。但我个人觉得也是有设计上的缺憾的,首先其实我非常喜欢旷世一直以来“开窗”的家族设计,不知道是不是未来会放弃这个风格,如果是的话,我认为蛮可惜;其次,我对于M18i的屏幕显示处理不算满意,息屏的时候美如画,但是亮屏以后的这个显示面积、字体风格、字体精细度什么的有点不太上档次,如果放在别的产品上可能很合理,但是和M18i本身极致精湛的机身做工有那么点不匹配。
机身按钮方面,M18i的物理按键还是蛮丰富的,一个模式拨杆,一个增益切换,两个音量调节按键和一个电源键,蓝牙MFB模式下可以切换曲目。除了常规的数据传输C口外还有一个额外的供电口方便边冲边听,放在机身的侧面。从拨杆的图标来看,不难看出M18i有三个工作模式,分别是手机、PC、蓝牙,其中手机和PC模式都算是USB模式,而如果往细了说的话,手机模式代表着完全使用M18i的内置电池,而PC模式则是“边听边冲”模式,只不过它是直接从数据传输口取电,而不是独立供电,理论上对声音肯定存在劣化,但对于一些不想花心思给它充电的用户来说也是比较实用的选择。USB芯片采用的是16核XMOS XU316,也是目前在延迟、稳定性、兼容性方面顶级的配置。此外,旷世一直在坚持做整机MFi认证,这个事儿做起来耗时耗力,但对苹果用户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鉴于M18i的续航时间偏短,USB模式下只有3个多小时,蓝牙模式甚至更短,所以当机身电量不高的时候,切换到PC模式给设备回点电也是合理的选择,此时的声音在中频的部分会发薄一点、高频更硬更清脆,听着会有一些所谓的“数码声”,但也是相对于内置电池而言,总体还是强过绝大部分普通小尾巴的水准。
M18i的硬件配置还是比较豪华的,内含两颗四组旷世最标志性的“电流模”专利放大器SiP模组,虽然这是一个物理硬件层面的技术,但我个人猜测它本身也是旷世家族调音风格的来源之一,他们的绝大部分产品,不论便携还是台式,都走的是相对温暖醇厚大气的路线,M18i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些延展。M18i搭载了两片ESS家的旗舰级芯片ES 9219Q,并且与ESS官方研发人员一起开发了能对标台式产品的TTA解码结构,达到0.0002%的带负载失真和130dB的信噪比表现。不过这次奇怪的是,兵家必争之地的“32欧负载输出功率”这次旷世并没有标注,而是只标注了300欧负载下28mW的功率。
从声音上来说,M18i这次对于声音“暖意”的释放是比较克制的,不会像当年的M15那样一耳朵的暖声、以及高频偏暗,即便是和近期推出的CMA18P和M15C相比,我也觉得M18i反而是更中性一些的,当然这个中性只是相对而言,M18i并不是一个多么准确参考型的底子,对于声音的宽松度、细腻感的打磨还是主旋律,能量感充沛却不溢出、声音温暖但不HuFi是这次M18i最大的变化,它的结像形体比CMA18P更精致、高频更鲜活,虽然整体的框架因为物理方面的限制远不如CMA18P那么扎实安定,但过去那种偏厚重的中下盘风格在M18i上得到了一些修缮。至于为什么我强调是“修缮”,而不是“改进”或者用“提升”之类的字眼,因为其实我个人一直都很喜欢旷世的调音风格,这次M18i的声音会往大众方向多迈了几步、更倾向于全面的耳机适配性和杂食度,尤其是人声的部分,这次M18i并不是偏老派的那种模拟醇厚风格,而是多了几丝清甜、秀美,尤其是对于他们过去不擅长的日系ACG、包括偏节奏感一些的歌曲而言,M18i要听着非常的活泼、轻快。可以说这次的“旷世之声”所呈现的风格是更为透明的、润泽的,明亮但不拔亮、人声更加自然且男女声平衡性更好。
相比绝大部分非电池功能的小尾巴产品来说,M18i的两端延展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驱动头戴时耳机式,它能够更多的挖掘出低频部分的弹性和极低频细节,因为很多时候小尾巴推M18i是两头残、中频肥且薄,但M18i驱动头戴耳机的框架是非常好的,不仅仅是驱动能力的问题,它本身优秀的电流输出能力和扎实的中频在风格上也更容易匹配头戴式耳机的调音。我尤其喜欢M18i在驱动许多耳塞时的低频表现,乍一听好像加了些量感,其实是优秀的低频下潜和蓬松度带来的一种听感上的正面增益,非常有质感。
M18i的蓝牙也是个小亮点,优化能力完全不逊于自家的CMA18P,和有线模式相比的素质劣化控制的很好,而且对于蓝牙编码协议的支持非常广,LDAC、LE、骁龙畅听、Aptx Adaptive等一应俱全,会根据你当前的手机型号自动切换到最合适的协议上。而作为一个具备通勤属性的产品,搭载的英飞凌旗舰麦克风也能够提供高品质的通话输出能力。
这次对于M18i的风评,是意料之内的好、但又超出预期的好,因为我发现我身边很多听音观各不相同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对M18i的声音给到了高评价,但现阶段吐槽最多的还是续航能力实在太弱之类的,这个当然是一个遗憾,但还记得我开头提到的“错位竞争”吗?M18i的电池偏小,但也让它的体积依然控制在了小尾巴的程度内,却在2K多价位带来了极高的声价比,硬素质/推力在线的同时音色也继承了旷世一贯的细腻温婉,在续航快见底的时候,切换到PC模式从手机/其它音源设备取电其实也依然有着非常好的声音表现,当成是普通小尾巴用就好了。因此,我还是会在2K+价位上强烈向大家M18i,一款把钱花在刀刃上的产品、一款可电池供电也可“混动”的尾巴,甚至也许是未来的一个新型小尾巴形态的雏形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