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大毒瘤!

杨司马说历史 2024-10-23 17:13:17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黄巢,这位历史人物的争议性不容小觑。

其暴力手段和嗜杀成性的行为令人震惊,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成功铲除了我国长达近六百年之久的一颗腐败祸根。

这一祸根即是欺压百姓,榨取民力的贪官污吏以及腐败统治机构。

尽管黄巢的起义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动荡,但他的矛头直指这些危害民众的邪恶势力。

那么,究竟是何种因素促使黄巢走上了反叛之路呢?他的暴力反抗背后隐藏着哪些历史真相?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究竟是为了解救劳苦大众,还是另有隐情?

正文

黄巢起义被誉为唐王朝灭亡的象征,对唐末乱世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堪称打击最为激烈。

随之而来的唐朝覆灭及五代十国的历史变迁与黄巢紧密相连。

初入长安、称帝建业之际,黄巢军队纪律严明,未曾侵犯百姓,甚至慷慨解囊救助民众。

长安市民深信“黄王起兵,本为百姓”的理念,社会秩序得以恢复稳定。

黄巢在构建长安统治根基不久,毛主席锐利地指出的“流寇主义”弊病逐渐显现。

黄巢军队习惯游击作战,主要通过掠夺获取物资,对稳定和掌控实际控制区缺乏关注;入驻长安后,粮食短缺问题无法解决,军事行动停滞不前,给了逃往四川的唐皇室喘息之机。

长安局势迅速恶化,黄巢军队“杀人如麻,巢不能止”。

长安的宗室贵族陷入恐慌,黄巢将他们视为肥羊,剥夺财产。

社会动荡加剧,韦庄《秦妇吟》中的描述“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正是当时长安城的真实写照。

这场战争对当时的人们而言无疑是巨大灾难。

黄巢的立场和军队构成特点使各地豪强大族成为了首要攻击对象。

尽管并非黄巢军队的刻意为之,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混乱,但最终却对延续数百年的世家大族带来了沉重打击。

这也是众多学者将黄巢起义视为门阀政治终结的重要标志。

自此以后,世家大族再未能恢复至“九品中正制”时代的权力地位,科举取士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黄巢虽在唐末乱世声名鹊起,但他并非出身贫苦大众。

黄巢出生于盐商家庭,少年时已具备骑射、诗词等多方面才能。

从流传至今的少量诗歌作品中,可窥见其家境并非贫困潦倒。

这位才华横溢之人却屡次应考落榜,仕途受挫。

在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8年),大旱灾和重税重役交织的严峻形势下,许多穷困潦倒的农民以黄巢为领袖,与地方政府官员频繁冲突。

最终,这支队伍以黄巢及其子侄八人为核心,在冤句(今山东菏泽一带)发动起义,响应河南王仙芝、尚让领导的起义军。

因招安分歧、招降失败等诸多变故,黄巢与王仙芝分道扬镳。

两人反目之时,黄巢怒斥王仙芝,指责其背弃誓言,独自求官,置五千余人于何地?

王仙芝破头之后,二人各自带领部众分道扬镳。三年后,王仙芝在黄梅战役中身亡,只剩下残部投靠黄巢。黄巢自此立下“黄王”之号,自封“冲天大将军”,他的势力便能随意驰骋在黄淮一带。

不久之后,黄巢率军攻入长安,不仅成功地稳住了局面,还在含元殿称帝,建立了大齐政权,年号“金统”。黄巢的诗词正应验于此:“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可惜随后军队中的“流寇习性”逐渐抬头。起初采取游击战术,走到哪吃哪,缺乏稳固的根据地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制度。在长安期间,物资匮乏,黄巢军短暂的“军纪严明”后又恢复原状,进而开展针对豪门贵族的抢夺行动。

为何首先针对豪门贵族呢?据研究,这可能源于黄巢自身的经历。

在他所处的唐代,尽管科举制度已相对完善,但世家大族仍掌握着权力和财富,通过“公荐”和“通榜”等方式操控科举,即使皇帝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黄巢五岁时,曾参与祖父组织的“菊花联句”活动,父亲尚未完成诗句,黄巢却脱口而出:“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

这两句看似赞美菊花,实则暗示某人若足够出色,可承担天赐黄袍的使命。黄巢因此险些遭受惩罚。

祖父并未责罚他,反而让他重新创作诗歌,这便是“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由来。

怀揣鸿鹄之志,兼具才华与自信,却屡次科举失败,可见黄巢对科举制度下那些掌控权力的朝廷世家颇有敌意。

起兵后,一方面是朝廷世家积累巨额财富,却无实际才能;另一方面,晚唐社会矛盾激化,催生了众多如黄巢般的反抗者。

因此,“劫富济贫”不仅解决了黄巢军的物资需求,更成为了鼓舞士气的重要方式。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行为逐渐成为黄巢军的惯例和依赖。即使在建立政权后,仍无法摆脱这一问题。

面对困境,黄巢军的掠夺和报复愈发残酷,恶性循环导致了诸多残忍行径,史书对此多有记载。

在长安等大都市,黄巢军如狂风骤雨般掠夺高门富户的财物,被称为“淘物”。

许多富户因此家破人亡,余者或避入山林自保,或投奔朝廷及节度使。

登基前夜,黄巢下令屠戮留居长安的李唐皇族,甚至焚毁唐朝宗庙。

因长安民众协助官军,黄巢愤怒至极,纵火焚城,此即所谓“洗城”。

撤离长安后,黄巢率军驻扎于河南溵水,挖掘深沟,百路进攻。

据史书记载,为解决军粮短缺,黄巢竟下令以人肉为食,名为“捣磨寨”。

而关于史书中的“食人肉”记录,部分学者认为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存在恶意抹黑。

无论如何,黄巢军在历史上留下了“残暴”的烙印,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对黄巢及其军队而言,杀害贵族官僚地主既是为了利益,也是为了复仇。

这一行动沉重打击了延续数百年的豪强世家,间接宣告了门阀政治的终结。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先秦的世卿世禄制、秦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其中,与门阀世家关系密切,最终被黄巢起义摧毁的便是九品中正制。

东汉末期,由于频繁爆发的农民起义,察举征辟制几近崩溃。

与此同时,各路诸侯(如《三国演义》中的魏蜀吴)急需通过官僚网络与地方家族联手,共谋利益。

面对这种大环境,九品中正制在魏王曹丕的推动下得以明确建立并执行,其起源可追溯至颍川大族陈群的建议。

这种制度能付诸实践且未生事端,充分说明在当时具有可行性。

其优势显而易见:以家世、才能及品德作为选拔标准,有助于优中选优;同时,“中正”一职由中央直接委派,规避州郡长官滥用职权。

任何事物均有两面性。

九品中正制实为曹丕为争取世家豪族支持所作出的让步。

“中正”职位的决策权始终掌握在名门望族手中,随着时间推移,人事权逐渐向世家豪族倾斜,最初的“德才兼备”原则逐渐沦为空谈。

东晋时期,公卿世家世代传承已成常态,如王谢两家,势力日益壮大。

尽管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但世家豪族的影响仍根深蒂固,他们通过更隐蔽的方式垄断晋升通道。

隋末农民起义虽对世族门阀产生冲击,但该制度并未被彻底废除。历代皇帝因自身实力不足需借助世家,门阀因此在政局变动中不断壮大,牢牢握住特权。

自隋文帝推行科举以来,多位皇帝曾试图打击门阀。武则天则主要针对关陇集团官员,大力提携寒门子弟。

统治者因惧怕动摇国本,往往不敢对门阀核心人物采取行动。

直至晚唐时期,科举制仍受门阀政治压制。贵族子弟无需德才,仅凭门第即可入仕;而寒门子弟的升迁之路则极为有限。

即使在唐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与魏晋时期并无二致。

安史之乱加速了门阀士族的衰落,黄巢起义则是最后一击。

此后,门阀士族的强大势力荡然无存,无法再次崛起,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结语

黄巢起义,在带来巨大破坏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它摧毁了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为科举制的全面推行铺平了道路。

这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所引发的社会变化却深远持久。黄巢这个历史人物,既是暴君,也是变革者,他的功过是否至今仍引发争议?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