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请主席吃了一道菜,主席记了40年,此菜如今列入名菜谱
一道家常菜,一个普通的蒸笼,四个简单的小菜,竟然能让一位开国领袖记住整整四十年。1929年的春天,在江西兴国县的一间普通农家,一位后来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的将军,用这道寻常的菜品款待了远道而来的贵客。席间,这位贵客不仅为这道菜赐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更是将这顿饭深深记在了心里。40年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当这位贵客翻开与会代表名单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曾经请他吃过这道菜的人。究竟是一道怎样的佳肴,能让一国领袖念念不忘?这背后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一、陈奇涵与毛主席的难忘相遇
世人皆知毛主席喜爱吃辣,却不知他最难忘的一道菜竟是一位将军用土法做出来的米粉蒸鱼。这道后来被命名为"四星望月"的菜品,见证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情谊。
那是1929年4月的一个春日,江西兴国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毛主席从井冈山转战至此,为的是考察当地农民运动的开展情况。当时担任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党团书记的陈奇涵得知这个消息,便开始筹划着要好好招待这位贵客。
正当陈奇涵为准备饭菜发愁时,革命委员会的肖芳全带来了一条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新鲜鱼。陈奇涵灵机一动,决定用家乡特有的米粉蒸鱼来招待主席。
这道米粉蒸鱼的做法别具一格。先将新鲜鱼肉切片,用盐、料酒腌制入味,再将当地特产的细米粉与辣椒、葱姜蒜等调料拌匀,裹在鱼片外面,放入大蒸笼里蒸制。蒸制的过程中,米粉会吸收鱼的鲜美,而鱼肉也会被米粉包裹得格外嫩滑。
为了让这顿便饭更有意义,陈奇涵特意选用了一个圆形的大蒸笼。在蒸笼周围,他又摆上了四道简单的小菜:一盘油炒花生米,一盘本地新鲜的笋炒肉,一盘当季采摘的雪豆,还有一盘农家炒鸡蛋。
当毛主席掀开蒸笼盖时,香气四溢。这道菜不仅有着湘菜的辣味,更融入了赣南特有的米粉香。主席品尝后连连称赞,便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陈奇涵如实相告,说这只是一道普通的家常菜,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在场的同志便请主席为这道菜赐名。毛主席环顾四周,看着圆形的大蒸笼和周围的四道小菜,灵感涌现。他说:"你们看,这大蒸笼圆圆的,像一轮明月,四个小菜盘子像是四颗星星围绕着月亮,不如就叫'四星望月'吧!"
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立刻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同。而这顿饭,也在毛主席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十年后的1969年,在北京召开的九大会议上,当主席翻看代表名单时发现没有陈奇涵的名字,立即提议将其加入。他还向与会同志们讲述了当年在兴国品尝"四星望月"的往事。
一年后,在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特意派人到兴国请来厨师,再次品尝这道承载着革命情谊的佳肴。这份情谊,不仅仅停留在一道菜品上,更深深镌刻在了革命历史的长河中。
二、草根出身到革命英雄
陈奇涵的革命生涯,始于1914年的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在那个军阀割据的年代,这所由云南都督蔡锷创办的军事学校,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革命军事人才。年仅17岁的陈奇涵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军事训练,掌握了现代化的军事理论。
学习期间,陈奇涵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他不仅在战术课程中表现优异,更在实战演练中屡获好评。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赣军服役,从一名普通的排长做起,凭借出色的表现很快就担任了代理营长。
1924年是陈奇涵生命中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了正处于革命漩涡中心的广州。彼时的广州,是国民革命的重要基地。陈奇涵被任命为广州警卫军讲武堂区队长,开始了他真正的革命生涯。
在广州期间,陈奇涵参与了两次东征战役。这两次战役的目标都是讨伐军阀陈炯明。第一次东征发生在1924年,孙中山亲自率领革命军向陈炯明发起进攻。陈奇涵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多次带领部队突破敌军防线。第二次东征在1925年初展开,这次战役最终成功驱逐了陈炯明势力,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战斗结束后,陈奇涵的表现引起了革命领导人的注意。1925年,他被聘请到黄埔军校任教。在这所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的摇篮里,陈奇涵不仅教授军事理论,还将自己在东征战役中积累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学员们。
1928年,革命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党中央决定在赣南地区发展农民运动,需要一批既懂军事又熟悉基层工作的干部。陈奇涵因其特殊的背景被选中,奉命前往赣南开展工作。
在前往赣南之前,陈奇涵专门向农民运动的先驱彭湃请教。彭湃告诉他:"发动农民,首先要了解农民"。这句话让陈奇涵受益匪浅,他决定深入农村,切实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
到达赣南后,陈奇涵改变了以往军人的作风,经常穿着粗布衣服,和农民同吃同住。他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他的努力下,赣南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后来红军在这里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这一时期的陈奇涵,已经完全转变成一个农民运动的组织者。他深入研究了赣南地区的土地问题,组织农民成立互助组,建立农民协会。通过这些组织,他把分散的农民群众团结起来,为革命力量的壮大创造了条件。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迎来了从井冈山来到赣南的毛主席。
三、战火纷飞中的一顿便饭
1929年的江西兴国,正值春耕时节。这片红土地上,农民们正忙着播种新的希望。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重要的消息传来:毛主席将从井冈山转战至此,考察当地革命形势。
当时的兴国县,是赣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农民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也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陈奇涵作为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党团书记,不仅要组织农民运动,还要应对敌军的威胁。
在得知毛主席即将到来的消息后,陈奇涵立即着手准备。当时的物资十分紧缺,县革命委员会的伙房里只有一些简单的粮食和蔬菜。但陈奇涵坚持要用当地特色来款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就在这时,县革命委员会的肖芳全带来了一条新鲜的鱼。这条鱼是他在清晨时分,从兴国河里用土法捕获的。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条件下,能有一条新鲜鱼确实难得。陈奇涵决定用家乡的特色烹饪方法来制作这道菜。
制作这道菜的过程并不简单。首先,要将鱼处理干净,去除内脏和鱼鳞。然后将鱼切成薄片,用盐和料酒腌制。这些调料都是从当地农民家里借来的。米粉是兴国的特产,细腻洁白,是制作这道菜的关键材料。
在准备食材的过程中,陈奇涵特意让人找来了一个大蒸笼。这个蒸笼是从附近农家借来的,平时用来蒸红薯和玉米。它的圆形造型,后来成为毛主席命名这道菜的灵感来源。
除了主菜,陈奇涵还准备了四道小菜。这些菜品都是就地取材:花生是去年秋收的储存,笋是刚从山上采来的春笋,雪豆是当季的时令蔬菜,鸡蛋则是从村民家里收集来的。
当天中午,毛主席在几位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县革命委员会。虽然是简陋的农家饭菜,但摆盘却很有讲究。圆形的大蒸笼放在中间,四个小菜盘整齐地摆在周围,恰似天上的星月布局。
这顿饭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菜品本身,更在于它的背景。当时的兴国县,正处于敌军的包围之中。为了确保安全,饭菜是在一间由稻草搭建的简易房屋里食用的。房屋外面,战士们严密把守,随时警惕敌人的突袭。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毛主席品尝了这道后来被命名为"四星望月"的菜品。饭桌上的谈话也不仅限于美食,更多的是关于当地革命形势的讨论。毛主席详细询问了兴国县的土地改革情况,农民运动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敌斗争的策略。
这顿饭虽然简单,却体现了革命队伍中的同志情谊。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能有这样一顿安静的便饭实属难得。这道菜的制作过程,也展现了革命军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就地取材的智慧。
四、四十年后的再相逢
岁月流转,转眼来到1969年的北京。这一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筹备组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与会代表名单,这份名单需要呈交给毛主席过目。
当毛主席翻看名单时,发现少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陈奇涵。这个名字立即唤起了他对40年前那顿饭的回忆。他随即向工作人员询问陈奇涵的近况,并得知陈奇涵此时正在江西省工作。
毛主席当即提议将陈奇涵列入大会代表名单。在向在场同志解释原因时,他讲述了1929年在兴国品尝"四星望月"的往事。这个决定不仅仅是出于对一道菜的怀念,更是对一位老同志革命历程的肯定。
这40年间,陈奇涵的革命生涯从未停歇。抗日战争时期,他在赣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他率部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江西省担任重要职务,为当地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1970年,在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特意安排人到兴国请来了会做"四星望月"的厨师。这次重温旧味,不仅让主席再次品尝到了这道记忆中的美味,也让更多的同志了解了这道菜背后的故事。
为了还原当年的情景,厨师们特意按照1929年的方法制作。他们用兴国本地的细米粉,采用传统的蒸制工艺,甚至连摆盘方式都力求与当年一致。唯一的区别是,这次的食材更加丰富,烹饪条件也更加完善。
在品尝这道菜时,毛主席向在座的同志们详细讲述了1929年那段历史。他提到当时兴国县的革命形势,谈到陈奇涵组织农民运动的成就,也说起那间用稻草搭建的简易房屋。这些细节,在40年后仍然清晰如昨。
会议期间,陈奇涵也应邀来到庐山。这是他与毛主席时隔40年的再次相见。两位老同志相谈甚欢,不仅回忆起了当年的革命岁月,也探讨了新时期的建设任务。
这道"四星望月"的故事很快在与会代表中传开。大家都为这份跨越40年的革命情谊所感动。这道菜也因此声名远播,后来被收录进了江西省的名菜谱中。
从1929年的简陋饭桌到1970年的庐山会议,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和平建设的新时期,这道菜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革命同志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次重逢后,"四星望月"的做法在江西得到进一步推广。当地的厨师们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制作方法,使这道菜的口感更加完善。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想要品尝这道承载着特殊历史记忆的佳肴。
五、传承与发展
1975年,兴国县决定在原县革命委员会旧址设立纪念馆,以保存这段珍贵的历史。纪念馆的一层专门辟出一间厨房,用来展示"四星望月"的制作工艺。这间厨房按照1929年的样式复原,连灶台的尺寸都严格遵照当年的标准。
为了确保这道菜的传承,兴国县特意从当年参与制作的厨师家属中收集资料,整理出了详细的制作步骤。1976年,县里召开了第一次"四星望月"技艺传承会议,邀请了当地多位资深厨师参加。会议期间,大家共同研究制作工艺,并形成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兴国县的旅游业开始发展。"四星望月"作为一道承载历史记忆的名菜,吸引了众多游客。当地政府组织成立了专门的烹饪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专门制作这道菜的技术人才。
1985年,在江西省举办的首届名菜评选活动中,"四星望月"获得了特等奖。评委会特别指出,这道菜不仅在烹饪技艺上独具特色,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这次获奖,使得"四星望月"的名声传遍了全国。
1990年代初,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当地厨师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这道菜进行了创新。他们改进了调味方法,增加了配菜种类,使这道菜既保持了历史特色,又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1995年,兴国县成立了"四星望月"烹饪研究所。研究所不仅致力于技艺的传承,还组织人员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他们走访了当年参与制作的厨师家属,记录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2000年,在纪念馆举办的一次特别活动中,一位来自北京的老革命回忆起,1970年在庐山品尝这道菜时的情景。他提到,当时毛主席特别交代要用兴国本地的米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2005年,"四星望月"的制作工艺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这道菜烹饪技艺的肯定,更是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可。当地政府随即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包括技艺的记录、传承人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2010年,兴国县在原有培训班的基础上,建立了专门的厨师学校。学校不仅教授"四星望月"的制作技艺,还系统地讲授这道菜背后的历史故事。这种将技艺传承与历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5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道菜的历史,当地开发了一条以"四星望月"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四星望月",还能参观制作过程,了解其背后的革命故事。
2020年,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四星望月"的制作工艺被数字化记录。通过三维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更直观地学习这道菜的制作方法。这种创新的传承方式,让这道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名菜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