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预警雷达对一个国家的防空体系至关重要,中美俄三国在预警雷达技术上可谓是当世翘楚,谁的预警雷达技术最为先进呢?
据报道,俄罗斯的预警雷达探测距离达到惊人的6000公里,远超美国的4000公里,我国的预警雷达技术又达到什么水平?
美国预警雷达系统的发展历程上世纪70年代,为应对来自苏联的战略导弹袭击,美国在东西海岸部署了一批大型预警雷达。
这些雷达呈梯形,采用相控阵天线,安装在高达32米的建筑之上,美国人取其“铺路”之意,将这批雷达命名为“铺路爪”。
铺路爪雷达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其峰值功率高达582千瓦,一小时的运行就需要600度电。
为保持高效运行,美国曾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7座铺路爪雷达,其中一座移交给了台湾,但由于维护费用高昂,这座雷达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台湾收下这座二手货后,却发现日常运行成本高得吓人,只能将其改造成民用雷达站,偶尔开机进行气象探测。
尽管铺路爪雷达具有5550公里的远距离探测能力,但其技术已经较为陈旧,我国歼-20战机的雷达截面积远小于它的探测条件要求,就像一只苍蝇飞进电网,根本不会引起铺路爪的注意。
2003年,美国已经将本土的铺路爪雷达停用,其超高频率和功率也对周围居民健康产生影响,经统计,生活在雷达基地周围的居民患癌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21世纪初,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美国也意识到继续使用铺路爪雷达的代价越来越大,收益却越来越小。
各国正试图开发出更先进、更高效的雷达系统,以适应未来战场的需要,因此,美国陆续关闭了本土的铺路爪雷达,只保留了一座作为后备。
其它国家也纷纷研发新一代预警雷达来取代铺路爪,这对它们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铺路爪雷达代表了上个世纪美国雷达技术的高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已不复往日风光,铺路爪雷达进入历史,新的预警雷达技术正在应运而生,各国都在这场新旧交替的较量中奋力前行。
谁能首先研制出超越铺路爪的新雷达,谁就能在未来战场占据先机,那么,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对手,俄罗斯的预警雷达发展又是怎样的呢?
俄罗斯最强大的预警雷达—沃罗涅日雷达的历史故事一座庞大的雷达站矗立在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它就是前苏联最强大的军用预警雷达—沃罗涅日雷达,这座雷达站建造于冷战时期,其独特的历史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1980年代初,为对抗美国的战略威胁,苏联决定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建造一个大型雷达站。
因为其巨大的电力需求无法由普通电网提供,只有核电站才能满足,经过艰辛的建设,沃罗涅日雷达于1985年建成投入使用。
这座雷达由上万个发射天线组成,采用当时最尖端的相控阵雷达技术,可提供目标的精确方位信息。
它的探测距离达到惊人的6000公里,基本覆盖整个欧洲地区,雷达的605千瓦发射功率也刷新了世界纪录。
冷战期间,沃罗涅日雷达发挥着多方位作用,它可对北约国家的飞机和导弹进行全天候监视,掌握北约一举一动,还可干扰欧洲的短波通信,对北约军事行动进行干扰,沃罗涅日雷达的运转,象征着苏联军事实力的巅峰。
然而,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这座雷达站被乌克兰接收,缺乏维护的雷达系统也日益衰败,为重拾雷达优势,俄罗斯在2000年代研制出性能更强的沃罗涅日-DM雷达,用于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新一代沃罗涅日-DM雷达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空基和地基双平台联网运作,空基雷达监视弹道导弹的外太空段,地基雷达对大气层内的目标进行跟踪,两者协同工作,能够实现对敌方导弹的全程监控和拦截。
尽管时代变迁,但强大的雷达仍是俄国重要的军事战略资产,沃罗涅日系列雷达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巨变,其独特的技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必将走进两国的军事史册,也让人惊叹科技在国防建设中的强大威力。
那么,我们的预警雷达水平又是怎样的呢?
中国预警雷达发展概述我国在预警雷达领域经历了从起步慢热到逐步赶超的发展历程,上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迫切需要一种远程预警雷达来保障国家安全。
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国北方大规模集结军队,甚至扬言要对中国动用核武器,面对来自北方的巨大威胁,中国急需建立防空预警系统,提前探测苏联可能的袭击。
在这种背景下,第一代7010预警雷达在河北省塞北高原的黄羊山诞生,该雷达采用单面阵设计,面宽达40米,高20米,经过精心布局,最后安装在一个巨大的山崖峭壁上。
据说当年为了吊装这台巨型雷达,动用了数百节火车皮运输设备和部件,最终,7010雷达具有5500公里的探测距离,成为保卫中国上空安全的“天眼”。
这台雷达曾多次发挥作用,如1979年准确预报美国空间实验室的坠落,以及80年代两次跟踪探测到苏联潜艇在太平洋进行的弹道导弹试射,可以说,7010雷达的运用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应对来自北方敌对势力的早期预警能力。
随着国产新型预警雷达的快速发展和服役,到80年代,7010雷达已经逐步退出现役,只留下了庞大的基座存在。
新一代预警雷达采用先进的相控阵技术,相比过去的单面阵雷达提高了灵敏度和精确度,新雷达工作在P波段,频率范围230-1000兆赫,具备5000公里探测距离和对隐身目标的反隐身能力。
相比美俄使用的X波段雷达,P波段大气衰减小、造价低,更适合我国国情,新型预警雷达成为保障我国周边安全的“千里眼”。
近年来,中国在预警雷达领域成果频频,空警500预警雷达安装在运-20大型运输机平台上,采用平抑设计完美融入机身,对空中目标实现全方位监视。
空警500曾在歼-20歼击机驱离美机的实战演习中发挥重要作用,给美军印象深刻,另外,新型YSLC-18移动相控阵预警雷达专门用于监测和追踪隐形飞机,增强了我军对周边空域的管控能力。
目前,中国最先进的空警3000预警机也即将面世,其平台运-20飞机正在进行改装,空警3000预计将在今年首飞,届时中国将迈入预警机领域的行列。
总体来说,从起初技术落后到现今与世界先进水平齐头并进,中国预警雷达经历了一个从0到1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和不懈追求卓越的科研态度。
我国预警雷达事业在过去50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未来也必将继续保持进取,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推进预警雷达装备的自主创新,以更强大的国防科技实力守护国家安全。
那么,各国为何要发展预警雷达呢?
为何要发展预警雷达预警雷达是国家防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前探测到来袭导弹,为我军争取宝贵的反应时间。
随着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各国陆续掌握了不同射程的导弹,一些大国甚至拥有了洲际导弹,这类远程导弹一旦发射,飞行速度极快,普通雷达很难及时检测到,从而给防空系统带来严峻挑战。
因此,预警雷达应运而生,它具有远距离监测的特点,能提前发现敌方导弹的踪迹,对我方防空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以美国的远程预警雷达“铺路爪”为例,它采用极为先进的ALTAIR主动相控阵技术,实现了电子梳形波束扫描,大大提高了对空中目标的搜索效率。
据报道,该雷达的监视距离达到5550公里,几乎覆盖所有北美大陆,2017年,当北朝鲜向日本海发射“火星-12”弹道导弹时,铺路爪仅用了2分钟就检测到导弹,并立即传送数据给指挥部门,令日本和韩国政府提前15-20分钟做好防御准备。
我国也非常重视预警雷达的发展,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成功研制了具有超视距探测能力的战略预警雷达,其后又相继开发了多款预警雷达。
这些雷达广泛部署在东南沿海,对台海局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型导弹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在积极研制新一代预警雷达,以提高对远距离、低空、超视距的目标检测能力。
这对增强我军整体作战体系,构筑精密的防空防导网,实现有效的攻防体系,提升应对各类威胁的能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预警雷达能提前探测到敌方导弹,为我军争取宝贵的反应时间,这对于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预警雷达的作用愈发凸显,各大军事强国都在积极打造并不断完善自己的预警雷达系统,我国也应继续加大力度,开发新型预警雷达,以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国家安全。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