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亲自诊治的乙肝患者数以万计,的确遇见乙肝临床治愈后仍然发生肝癌的,概率非常低,每4—6个月检查AFP(甲胎蛋白)、DCP(异常凝血酶原)、彩超等,无需过于担心。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分享了《慢性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HCC监测》的精彩报告,其报告小结如下。
1、乙肝临床治愈或者乙肝康复后,发生肝癌的风险显著下降,年发生率为0.38%~~1.5%,对此类患者仍然需要进行肝癌监测。
中国香港一项研究随访了20263例恩替卡韦或者替诺福韦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4.8年,乙肝临床治愈者肝癌累积发生率为0.5%,显著低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是完全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肝患者(3.5%)。
韩国对831例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慢性乙肝患者随访15年,40例患者(4.8%)发生肝癌。
2、乙肝临床治愈或者乙肝康复后,发生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男性、饮酒、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时间(大于50岁)、合并糖尿病等。
3、建立新的用于预测乙肝临床治愈或者乙肝康复后,肝癌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更好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肝癌,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除了庄辉院士报告中提及的这些原因,乙肝临床治愈后长期合并脂肪性肝炎,应该也是发生肝癌的常见原因。

其他诸如长期吸烟、黄曲霉毒素暴露等,也不容忽视。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门诊部 王春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