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正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灭亡。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7月21日正式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长江白鲟赫然在列,这也意味着官方正式认定长江白鲟已经从这个世界上灭绝了。同时,红色名录还提升了全球七种鲟鱼的保护等级,希望能进一步提醒全人类加强对于鲟鱼的保护。
世界上除了已经被认定灭绝的长江白鲟以外,全球仍有26种鲟鱼,这些鲟鱼均面临着灭绝的危机。甚至其中的三分之二,已经被认定为极度濒危物种随时都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著名的鲟鱼保护专家艾纳·路维表示:“结果是令人悲愤的,不过却完全在意料之中。这些年,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于鲟鱼生存环境的影响,实在太过巨大,造成这样的局面也是可以料想的。”同时他还表示:“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了,否则全球淡水生物的多样性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急剧下降。”
这一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及了三种亚洲鲟鱼,其中包括白鲟、长江鲟以及西伯利亚鲟,前两种鲟鱼生存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如今,这两种鲟鱼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白鲟最后一次出现在野外已经能追溯到2003年,也就是将近20年前。在此期间,尽管科学家和民间的保护组织一直在寻找,但始终没有发现白鲟的野生群落。实际上,科学家们已经做好了白鲟灭绝的准备。
而另一种长江鲟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经认定这种物种“野外灭绝”,也就是说长江鲟可能只存在人工养殖群落,在长江流域已经没有野生群落存在了。这种情况也是相当危急的,如果不采取大规模的拯救计划,那么长江鲟也会重蹈白鲟的覆辙。
事实上,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逐渐频繁,长江流域的生物属种类,数量明显锐减。很多生物已经逐渐被列入了濒危物种的名单,甚至有一些生物已经彻底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长江流域分布着4300多种野生生物,其中仅长江流域特有物种就有170多种。例如,长江鲟、白鲟,长江江豚、白鱀豚等都是只有长江才存在的特有物种,而这些物种近些年来已经遭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目前白鱀豚已经被认定为全球数量最少的鱼类,科学家们已经认定这种物种存在着非常大的灭绝可能性。目前生物保护组织已经无法在野外寻找到一野生的白鱀豚种群了部分科学家认为已经可以认定白鱀豚灭绝了,但出于严谨性考虑,目前全球自然保护联盟并没有确认白鱀豚灭绝,但做出这一认定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而面对这些现状,国内的科学家们早就已经开始做出了应对。目前国内相关组织已经公布了《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 2030)》、《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留住这些中国特有的物种,让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继续维持下去。
对于咱们来说,目前保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任务才刚刚起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一定会经历非常多的困难,但我们并不能退缩,因为一旦放弃就意味着这些物种将永远地离开我们,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损失,也是全人类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一直以来都是人类重大的课题。当然,除了保护物种本身以外,保护自然环境,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只有环境得到了改善。这些物种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空间,否则重新走向灭绝,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希望全人类能够早日达成共识,将地球的环境能够恢复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仅是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对于人类自身的保护。人类再强大也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只有维持了生态多样性,整个地球才有未来可言。(霍浩)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