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静地对闺蜜说:“我想离婚。”她非常惊讶,毕竟我一直住在父母买的大房子里,生活看似无忧无虑。我苦笑着,开始讲述我的故事,一个关于婚姻、家庭和失望的故事。这段婚姻,像一颗蜜糖里长大的苦果,最初的甜蜜早已被苦涩的现实取代。
故事要从九十年代初说起。那时的我在公司遇见了他,一个戴着眼镜,斯文安静的研究生。尽管相貌平平,他的才华深深吸引了我。我主动追求了他,这段感情最终走向了婚姻。只是年轻的我,并不知道这段婚姻会走向何方。他来自农村,父母是农民,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弟妹。我那时天真地以为,爱情可以战胜一切,何况父母已经为我准备好了婚房,物质条件不成问题。
我们结婚时,他家只给了五千块彩礼。两边都办了酒席,他家的礼金归了他父母,而我家的才真正属于我们的小家庭。这或许就是一切的预兆。婚后,我怀孕了,身体诸多不适。婆婆以照顾公公和果园为由,拒绝来帮忙。直到孩子百天,她才来住了短短两天。
孩子出生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公公以看病为由,三天两头从老家坐四个小时火车过来。实际上,只是些老年人常见的小毛病。每次公公一来,丈夫就变了个人似的,对我和孩子不闻不问,一心扑在他父亲身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我的父母的态度。我父母经济条件更好,看病也无需我们操心,只需要偶尔陪伴。可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不愿尽孝。
每年的春节更是一场噩梦。我们必须回他老家过年,否则就是不尊重他们。冬天农村寒冷,我经常感冒,还要照顾他的弟弟妹妹。而他呢?却忙着和朋友聚会喝酒,把我丢给婆婆,跟着她去各种亲戚家串门。每次串门都要买礼物,给长辈红包,给小孩红包。一个春节下来,光花在他家亲戚身上的钱就有一万多,还得另外给公婆每人两千。
真正让我寒心的是,有一年我发现他背着我给了婆婆一万块。我女儿亲眼看到他偷偷给钱,还叮嘱婆婆不要告诉我。他住着我父母买的房子,却从未给过我父母一分钱。而我为了维系这个家,也鲜少给父母钱。如今回想起来,我真是太傻了。
三十年来,他心里装着的永远只有他的父母。即使住在我父母提供的房子里,他也从未想过要感恩。如今我的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我不想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他家人身上了。
闺蜜问我:“他知道你要离婚吗?”我摇摇头。这次,我下定决心了。我不能再这样委屈自己,父母把我养大,给了我优越的条件,不是为了让我成为别人家的“老黄牛”。我望着窗外的夕阳,轻声说道:“人这一生很短,我已经牺牲了三十年,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闺蜜鼓励我说,想明白就好,有时候放手未必是坏事。
我点点头。有些感情,坚持了那么多年,到头来却发现只是一场空。与其继续互相折磨,不如好聚好散。我应该为自己而活,为了我年迈的父母而活。毕竟,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段婚姻走到今天,究竟是谁的错呢?又或者,在婚姻中,真的有对错之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