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立体种植,葡萄架下间作,新疆和田模式,光照竞争模型

黎泽凯翔说三农呀 2025-03-09 20:52:29

大蒜立体种植,葡萄架下间作,新疆和田模式,光照竞争模型

在种植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模式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大蒜立体种植、葡萄架下间作这种新疆和田模式的独特之处,还有其中涉及到的光照竞争模型相关的事儿。

先说说这大蒜立体种植吧。大蒜咱们都熟悉,可立体种植就有点讲究了。在咱们居家阳台上,很多人会觉得种点蒜挺好,摆上几个蒜瓣在花盆里,就等着长出绿油油的蒜苗。但要是在新疆和田那种地形地貌下,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和田可是有大片土地的呢,要是单纯种大蒜,土地利用率就不高。立体种植的话,就像是给大蒜安排了一个立体的家。比如说,可以把大蒜种在不同的层架上,底层种一些浅根系的大蒜品种,像云南的紫皮蒜,根系相对较浅;上层呢,可以种一些深根系的本地品种。这中间还有个时间的问题,从种下到发芽大概需要7天左右,在这7天里,不同品种大蒜的发芽速度和状态可能就有点不同。像紫皮蒜可能5天就有小嫩芽冒出来了,而本地品种可能到第7天才开始发芽。这时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发芽速度调整光照,让每个品种都能好好生长。

再谈谈葡萄架下间作。这可不是随便谁想出来的主意,在新疆和田,这可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智慧的种植模式。和田的地形呢,比较平坦开阔,阳光充足,非常适合种葡萄。当葡萄苗种下去后,需要一段时间的生长。大概一个月的时候,葡萄苗就开始长枝蔓了。这时候就可以在葡萄架下间作其他作物了。有的人会选择种一些豆角之类的,但我今天想说说绿植间的间作。像有一些比较冷门的绿植,比如薄荷属中的留兰香薄荷,它的植株比较小,而且气味独特,在葡萄架下种上一些,既能驱虫又能给人带来清新的气息。还有迷迭香,它是一种喜光的绿植,但是它的植株不算高大,在和田充足的阳光下,在葡萄架下和葡萄互相错落生长,也是很有趣的。当然,这里面就涉及到光照竞争模型了。

光照竞争模型这个东西,说起来有点复杂,但仔细琢磨又很简单。就拿这葡萄和间作绿植来说,在刚种下的前三天,葡萄苗还很弱小,基本不需要太多的光照,而迷迭香这个时候虽然开始生长,但也没有很强的光照需求。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过了15天,葡萄苗开始长出很多新的叶子,这时候对光照的需求就大了。而迷迭香也不能被完全遮蔽了阳光,不然就会长得不好。在和田这样阳光充沛的地方,光照资源看似充足,但是在葡萄架这个局部空间里,不同植物之间的光照分配就成了关键。比如有的年份,和田的夏季光照特别强烈,在7月到8月的时候,一些间作的小绿植如果没有合适的摆放或者调整,可能就会被阳光晒伤或者因为光照不足而生长缓慢。这时候就需要像照顾孩子一样,根据不同植物的光照需求来调整它们的位置。比如说,把留兰香薄荷放在葡萄架下相对靠近边缘、光线稍弱一点但又能有散射光的地方,而把迷迭香放在稍微靠近下面一些,能接收到一定直射光的位置。

这让我想起一个网友分享的故事。他在山东老家有一个小院子,也有几株葡萄树。他看到网上说葡萄架下可以种点东西,就种了点草莓。刚开始的时候,草莓长得还不错,在山东那种华北地区的环境下,光照还算充足。可是一个月之后,草莓就开始有点黄叶了。他开始研究,才发现是葡萄的叶子长得太茂密,把大部分阳光都遮住了,草莓光照不足。他就开始修剪葡萄的枝叶,调整光照,后来草莓才又慢慢恢复生机。这其实就和葡萄架下间作物种的情况类似,只是他种的不是那些冷门的绿植,而是因为华北地区葡萄和草莓的光照竞争出现了问题,影响了草莓的生长。

从新疆和田模式再看看其他绿植的情况。在华南地区的一些咖啡厅里,有的人会种一些热带绿植,像散尾葵。这散尾葵可和我们前面说的大蒜、绿植间作啥的有点不同,它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它在室内咖啡厅,光照主要靠灯光。而我们说的大蒜和绿植是在户外,靠自然的太阳光照。散尾葵的光照竞争就主要集中在室内灯光的分布上。如果在咖啡厅的角落里,灯光比较弱,散尾葵可能就会长得比较瘦弱。这就像在葡萄架下,有的绿植因为光照分布不均而受到影响一样。但是葡萄架下的植物有自然的风吹日晒,还有可能通过简单的调整布局来改善光照情况,而咖啡厅里的散尾葵如果光照不好,调整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再回到和田,新疆和田的葡萄架下间作模式也有很多创新的尝试。比如当地的一些农户,他们不仅仅是间作像迷迭香这种普通的绿植,还尝试过间作一些有药用价值的绿植。比如说罗勒,它是一种比较香味的香草类绿植,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在和田种植罗勒和葡萄间作的时候,就发现罗勒在葡萄架下的生长也有自己的特点。罗勒的生长周期大概和迷迭香差不多,在生长初期也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周围的环境。大概经过10天左右,罗勒的幼苗开始成型,在这个时候,如果是7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罗勒就需要比迷迭香更多地躲避一下正午的强光,否则叶子容易被晒伤。而且在和田这个特定的地域,罗勒还可能会受到当地风沙的影响,而葡萄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它起到一点遮挡风沙的作用。

再看那些冷门绿植和常见绿植之间的对比。拿薄荷来说,留兰香薄荷和普通的食用薄荷对比。在光照竞争中,食用薄荷相对更能耐荫一点,而留兰香薄荷在有一定光照的情况下香味更浓郁。在和田的葡萄架下,如果把留兰香薄荷和食用薄荷都种在里面,食用薄荷可能在稍微阴一点的地方也能长好,而留兰香薄荷就需要更靠近边缘有阳光的地方。这就需要根据它们的特点来安排种植的位置。

在居家种植的时候,很多人也想模仿这种立体种植和间作的模式。比如在阳台种点菜,种点花。有的网友会在墙边搭个小架子,上面种一些小青菜之类的,下面种点小雏菊。这就类似葡萄架下间作,但是小雏菊需要的光照和小青菜又不太一样。小青菜可能需要更多的散射光,而小雏菊相对比较耐阴。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里,小青菜可能就长出新叶子了,如果没有适当调整光照,小雏菊可能就会被小青菜的叶子遮挡太多阳光而生长缓慢。

在办公室里,也有人尝试种一些绿植。像绿萝就是很常见的。绿萝是比较耐阴的绿植,在办公室那种可能只有几扇窗户透光的环境下能长得很好。但是如果有人在绿萝旁边又种了个喜光的多肉植物,那这多肉植物就可能生长不好了。这就像在葡萄架下,如果把需要很多光照的植物和不需要太多光照的植物种在一起,又没有合理的光照竞争管理,就会出问题。

新疆和田的这种种植模式,虽然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但是其中蕴含的关于光照竞争模型的知识对于我们在不同场景下种植绿植都有很大的启发。无论是家居阳台、办公室,还是咖啡厅这样相对特殊的室内场景,甚至是在一些冷门绿植和常见绿植的种植搭配上,都可以借鉴其中的原理。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有没有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过类似因为光照竞争而导致植物生长不好的情况呢?是如何解决的呢?或者有没有自己独特的种植模式呢?这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