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产生动力,危机带来生机!这一点在华为身上体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美方近几年多轮制裁给华为带来不少压力和危机,然而华为却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生机。
可以说,如果不是美方的步步相逼,华为的麒麟芯片还不会自产、鸿蒙系统还没这么快问世。如今,又轮到微软出手了,华为再次面临艰难时刻,应该又要实现跨越了!

在美方实施制裁以前,华为没有布局芯片制造相关,因为当时大家都非常相信全球化分工,所以华为海思主要进行了麒麟芯片的设计,制造就交给台积电负责芯片代工。
然而,美方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让台积电停止给华为代工麒麟芯片,导致华为陷入无芯可用的艰难局面。结果,华为终于仅用三年多时间,实现了自产麒麟芯片的回归。
如果不是美方制裁相逼,恐怕华为还不会布局芯片制造,还会继续让台积电给代工。

当时,美方不仅断供芯片等硬件,还对不少软件进行断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让谷歌断供安卓系统和GMS服务,这方面的影响也非常大,直接让华为手机海外市场归零。
我们都知道手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没有它手机就是一块板砖,而在国外光有系统没有GMS服务也是白搭,因为那是系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等国家都离不开它。
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华为鸿蒙系统和HMS服务才迅速推出,冒险走出替代这一步。

当然,这也是华为未雨绸缪了好多年了,正是在任正非老爷子的危机意识下,担心以后国外断供提前布局,早些年华为就开始研发鸿蒙系统,才能够在关键时刻顶上来。
华为之前都是做好备份,但一般不用,如果能用合作伙伴的,就坚持继续合作使用。
芯片如此,系统也不例外,但人家要断供,那只有替代了。结果,华为鸿蒙系统就成了继谷歌安卓、苹果iOS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并且某些方面强于它们。

为什么说强于它们呢?因为鸿蒙系统创立之初考虑的就是万物互联,也就是余承东之前所说的,鸿蒙不仅能用在手机上,还能用在电脑、平板、电视、汽车、物联网等。
如今,余承东吹的牛真的实现了,现在华为手机、平板、电视、汽车等都用上鸿蒙。
不过还有一大类没有用上,估计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电脑。一直以来,华为不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电脑,都还采用的微软windows系统,而不是鸿蒙的PC系统。

为什么呢?因为打造一个系统容易,完善一个系统生态很难,这不是仅靠华为一家就能完成的,需要相关产业链的伙伴共同完成的,这也是很多系统没有做起来的原因。
之前,华为面临的困难很多,微软方面也没有断供,所以就重点打造手机鸿蒙系统和生态了,毕竟这方面的难度也很大,如果手机系统生态做起来了,电脑就更容易了。
如今机会来了,据相关消息显示,微软对华为的Windows授权许可将于本月到期。

重点是,美方还有意继续扩大制裁,或将进行干涉,微软方面也没有继续延续许可的意向。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华为PC电脑将无法再继续使用微软的Windows系统了。
微软的Windows在全球的份额非常大,之前占到90%以上,如今还有70%的份额。
但这并不能难倒华为,因为这方面也有未雨绸缪,那就是鸿蒙PC系统,余承东去年就提到过,如今替代的时机又来了。据了解,接下来华为极有可能正式发布鸿蒙PC。

这也将是非常艰难的一步,因为推出鸿蒙PC系统容易,关键还要迅速完善鸿蒙PC的生态,只有系统生态完善了,系统才算真的成功,所以前期恐怕还要先兼容过渡。
对此,有外媒直接表示,华为鸿蒙再次面临挑战了!这次的难度也不小,但华为已经有了成功打造手机操作系统生态的经验,相比之下打造鸿蒙PC端生态就更容易了!
华为有点像哪吒,忘恩负义狼心狗肺过河拆桥,还不是模仿抄袭人家成长起来的,微软可是老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