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创建哈军工拟定校名,周总理看后,为保密决定删去两个关键字
1952年,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在朝鲜战场上,开国大将陈赓正指挥着部队与敌人激战。就在这时,一纸调令让他火速回国。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调令,陈赓心中充满疑惑。当他得知自己将要筹建新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工程院校时,更是感到责任重大。这所院校不仅要培养军事工程人才,更要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在筹建过程中,陈赓精心拟定了学院校名,然而周总理审阅后却建议删去其中两个字。这个决定背后究竟有何深意?这两个被删去的字又是什么?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筹建往事。
一、临危受命
1952年初的一个清晨,朝鲜战场上硝烟弥漫。陈赓正在指挥部研究敌情,一份来自中央军委的紧急电报突然送到他手中。这份电报要求他立即回国述职,且事关重大。
当时的形势十分微妙。朝鲜战场虽已进入相持阶段,但战事仍在持续。作为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的陈赓,正带领部队在上甘岭地区与联合国军展开激烈对峙。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被调回国内,确实令人费解。
陈赓按命令火速返回北京。在中南海,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他。出乎意料的是,等待他的并非新的军事任务,而是一项全新的挑战——筹建新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工程院校。
这个任命让陈赓颇感意外。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领,他更习惯于在战场上运筹帷幄。虽然他毕业于黄埔军校,还曾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但要他担任一所全新军事院校的创建者和管理者,这着实让他感到压力巨大。
面对这项任命,陈赓提出了婉拒。他向领导提议,是否可以考虑其他更有教育经验的同志担任这一职务。然而,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坚持认为他是最佳人选。他们看重的不仅是陈赓的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和开阔视野。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建立一所高水平的军事工程院校,不仅需要过硬的军事素养,更需要有胆识、有魄力的领导者。陈赓在黄埔军校的求学经历,在苏联的进修体验,以及多年来在军中积累的威望,都使他成为这一重任的不二人选。
经过深思熟虑,陈赓最终接受了这一任命。他深知,新中国的国防建设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军事工程人才。这不仅关系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
接受任命后,陈赓立即着手筹备工作。他首先向全国各地发出征召令,广泛寻找军事工程方面的专家和教授。同时,他还派人赴苏联考察,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这一切都标志着新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工程院校的筹建工作正式启动。
二、开创基业
1952年夏,陈赓来到了哈尔滨。这座东北重镇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虽有积累,但要建立一所现代化军事工程院校,仍面临诸多困难。最初的办学条件极其艰苦,学校占用了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部分校舍,许多设施都需要重新规划和建设。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筹建一所军事工程院校谈何容易。教学设备短缺,实验室空空如也。陈赓带领筹建团队四处奔走,争取各方支持。他专门去了一趟沈阳,找到东北工业部门,为学校争取到了一批急需的实验设备。
为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陈赓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首先,他向全国发出邀请,希望各地有志于军事工程教育的专家学者前来任教。其次,他积极推进与苏联的合作,争取苏联专家来华援助。
1953年初,第一批苏联专家抵达哈尔滨。这些专家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带来了大量珍贵的教材和实验资料。陈赓特别重视与苏联专家的合作,他要求学校的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俄语,以便更好地吸收苏联的先进经验。
为确保教学质量,陈赓创立了独特的军工教学模式。他将军事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践环节。学校建立了多个实验室,学员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亲自动手做实验。
在陈赓的主持下,学校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每个教研室都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们必须事先备课,并进行试讲。对于重要课程,陈赓常常亲自旁听,了解教学情况。
为了解决教材短缺的问题,陈赓组织教师编写教材。由于军事工程学科的特殊性,很多教材都是从零开始编写的。教师们废寝忘食,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只为编出一本适合中国国情的教材。
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陈赓的努力下,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拔地而起,各类专业实验室相继建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建立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弹道实验室,这为培养军事工程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陈赓还特别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他与东北地区的多家军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员有机会参与实际项目。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为培养高素质的军事工程人才开辟了新路。
在这段艰苦创业的岁月里,陈赓始终坚持一个信念:要把这所学校办成培养高级军事工程人才的摇篮。他常说,国防现代化需要大量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做起。
三、破格用才
在军工院校的筹建过程中,陈赓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师资力量的组建。当时国内具有军事工程背景的专家极其稀少,而那些有经验的专家中,不少人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面对这种情况,陈赓采取了一系列大胆的用人举措。
1953年春,一份关于弹道专家沈毅的报告摆在陈赓的办公桌上。沈毅曾在民国时期担任军工专家,在弹道学领域有着深厚造诣。但正因为这段经历,一些人对启用他持反对意见。陈赓仔细研究了沈毅的档案,发现他确实是难得的人才。随后,陈赓亲自出面,多方斡旋,最终使沈毅得以到校任教。
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不小的争议。但陈赓坚持认为,在科学技术领域,应当以才能为重。他提出"不讲条件,只要人才"的用人方针。这种破格用人的做法,为学校聚集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
为了让这些专家安心工作,陈赓特别关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他要求学校专门成立后勤保障组,解决专家们的住房问题。在物资紧缺的年代,陈赓还想方设法为专家们配备了基本的研究设备和参考资料。
在教学管理上,陈赓创立了严格的试讲制度。每位教授在正式上课前,都要进行试讲。试讲不仅要有同行专家参加,还要邀请其他学科的教授旁听,以确保教学效果。这种制度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1954年,陈赓在参考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推行了"导师制"。每位高年级学员都配备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其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
为了充分发挥专家教授的作用,陈赓还组织成立了多个专业研究小组。这些小组围绕军事工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既促进了教学,又推动了科研。在这些小组中,老专家们不仅传授知识,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教学骨干。
陈赓特别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他提出"以老带新"的方针,要求资深教授担任年轻教师的指导者。同时,他积极为年轻教师创造进修机会,派他们到苏联等国家学习深造。
这种破格用才的举措,为学校积累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到1955年,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以老专家为骨干、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队伍。这些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专家队伍建设过程中,陈赓始终强调要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他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要让专家们能够自由探讨学术问题,不受干扰地开展研究工作。这种开明的态度,使得学校的学术氛围日益活跃。
四、命名之谜
1952年深秋,陈赓为新建军事工程院校拟定校名的过程充满波折。最初,他提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一名称。这个校名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性质和地域特征,还突出了其军事工程的专业特色。
陈赓将这个校名提交给中央军委审批。当时的审批程序要求,重要文件需经周恩来总理过目。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这份关于校名的报告送到了周总理的办公桌上。
周总理仔细审阅后,提出了修改意见。他认为,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学校的名称不宜过于直白地暴露其军事性质。周总理建议删去"军事"二字,使学校更具普通高等院校的特征。这一建议背后有着深远的考虑。
当时,朝鲜战争仍在进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美国对中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而这所新建的军事院校肩负着培养国防科技人才的重任。如果校名过于明显地显示其军事属性,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国际关注。
周总理的这一建议得到了陈赓的赞同。修改后的校名简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工程学院"。这个更加低调的名称,既保留了学校的基本特征,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敏感性。
1953年初,一份来自苏联专家的建议引发了新的思考。这些专家提出,学校可以考虑采用更加简明的名称。他们举例说明,苏联的许多军事院校都采用简洁的代号作为对外称谓。
这个建议引起了陈赓的重视。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最终决定在对外交往中使用"哈军工"这一简称。这个简称既便于使用,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为了进一步增强保密性,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比如,在对外文件中使用代号,在校园标识上采用中性的表述方式。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谨慎考虑。
1954年,学校正式确立了这一命名体系。在内部使用完整校名,对外则使用简称。这种双轨制的命名方式,既满足了行政管理的需要,又确保了必要的保密要求。
陈赓特别注重保密工作的落实。他要求全校师生员工都要牢记保密纪律,在日常交往中注意用语。即便是在校内,一些重要的实验室和设施也都采用代号管理。
这种慎重的态度在当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校承担着多项重要的军工科研任务,其中一些项目与国防建设密切相关。保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校名的确定过程,反映了新中国初期在军事院校建设中的严谨作风。从最初的完整校名到后来的简称,每一步改变都经过深思熟虑,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安全需要。
五、育人之道
1953年夏季,陈赓在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布了独特的育人方针。他提出"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要求学员们既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一方针在当时的军事院校中开创了先河。
为落实这一方针,陈赓制定了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每天清晨,全校师生都要参加升旗仪式。随后,学员们按照时间表进行紧凑的学习。上午主要安排专业课程,下午则以实验和实践课为主。晚上还要进行自习和小组讨论。
在教学方法上,陈赓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954年春,他组织学校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其中包括一个野外试验场,专门用于进行弹道实验和武器测试。学员们在这里不仅能够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陈赓还创立了"双导师制"。每个学员除了有专业导师外,还配备一名政治导师。专业导师负责指导学术研究,政治导师则关注学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这种制度确保了学员在专业和思想两个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指导。
1954年冬,学校遭遇了一次严重的煤炭供应短缺。教室和宿舍的供暖成问题,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面对这种情况,陈赓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劳动,自己带头去采购煤炭。这次经历后,他在全校推广"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学员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为了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陈赓经常带领他们参观军工企业。1955年春,他组织一批学员前往东北某兵工厂实习。学员们在那里不仅学习了生产工艺,还参与了实际的产品研制工作。这种实践性的培养方式,使学员们对军工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有了直观认识。
在科研训练方面,陈赓提出了"小课题"制度。每个高年级学员都要承担一个小型研究课题,从选题、实验到论文写作,全程独立完成。这种训练方式培养了学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1955年夏,学校举办了首届学员科技成果展。展览中展出了多项学员们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具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创造。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教学成果,也激发了学员们的创新热情。
陈赓特别重视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他在各个专业班级中推行"互助学习小组"制度。成绩好的学员要帮助成绩差的,技术熟练的要指导技术生疏的。这种互助机制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进了学员之间的团结。
在文化生活方面,陈赓提倡"劳逸结合"。学校定期组织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让紧张的学习生活有所调剂。每周六下午,学员们还可以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发展个人爱好。
这些育人措施的实施,为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工程人才。到1956年,第一批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各个专业领域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有的继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有的被派往军工企业,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