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38军112师战友作品:从球班到团司令部(十五)

杨文义 | 从球班到团司令部(十五)作者杨文义 文章来自公众号松骨风从球班到团司令部(十五)文/杨文义六、团司令部的故事
杨文义 | 从球班到团司令部(十五)

作者杨文义

文章来自公众号松骨风

从球班到团司令部(十五)

文/杨文义

六、团司令部的故事,老团精神发扬

59、进入“802”演习解说组

1981年,上任没几天,我就调宣化“802演习指导部”解说组,至演习结束,几近全年。那年,团奉命到军区大院施工,团长政委亲自带队,司令部工作由张福铭副参谋长主持。从部队作风到施工任务,都非常出色,多次受到军区周衣冰副司令员的表扬。

我在“802演习”解说组,336团代理团长邵华,114师341团副团长李凤海为组长、副组长。另调113师演出队队长徐守信,军放映队、军医院各调一名女兵,后来又调了两名战士。

演习部队:113师,坦克7师,炮6师,北京军区空军。显示部队:112师。保障部队,114师部分。

导演部由军司令部组成,副军长陈向善担任总导演。112师李庆林担任显示分队导演,人称“蓝军司令”。何雷时任军炮团副参谋长,在炮兵导演组,常来我处下围棋。那次演习,使我近距离接触很多高级首长,从内部解读大规模演习的组织实施,扩宽了视野,积累了经验。

60、没有大格局

解说组,首先要写《解说词》,这个任务落实到我头上。“802演习”中,38军负责的题目是“反突击作战演习”,其背景是蓝军突破我三北地区防线,为稳定张家口地区防御,制止敌军深入,解除首都北京威胁,我军以合成作战集群,在航空兵支援下,歼灭突入之敌。解说组经研究认为:解说词的内容应包括:

第一部分,演习开始前的介绍:1、演习题目和想定内容,要把演习设想的背景给大家介绍清楚;2、演习目的,要把演习要达到的训练部队、检验作战能力的意义介绍清楚;3、演习场地介绍,要把演习空间范围、敌我态势介绍清楚;4、演习阶段划分,要把开进展开,火力准备,一线突击,穿插迂回,纵深歼敌的基本动作介绍清楚。

第二部分,演习进程的介绍:根据演习导演部的推进计划,逐段解说演习进程。

以上两部分应着重体现:蓝军的作战特点,我军作战的光荣传统,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作战中的运用。

第三部分:演习参观注意事项。

按照这个提纲,我临阵磨枪,现炒现卖,洋洋两万言,又经李凤海、邵华反复修改,陈向善、李庆林审阅,最后定稿。我暗自得意,平生终于完成了这么一个大材料!

秦基伟司令员、周衣冰副司令员、军长李连秀亲自来审稿。待我读完,秦基伟说,演习开始前的介绍,只介绍演习题目,敌方态势。其他全部去掉。演习开始后,只介绍我军行动,如步兵怎样,坦克怎样,炮兵怎样,高炮怎样,航空兵怎样。其他全部去掉。明白了吗?

我说,司令员,这不是只让大家看热闹吗?有没有“练为看”的弊端呢?

你说对了,就是“演为看!”

周一冰问:“小杨,你文化革命是造反派吧?”竟然和郭团长当年的评价一样。李连秀军长给我使个眼色,制止我说下去。下来在防化连淋浴车洗澡时,碰见李连秀军长,我还在给自己辩解,军长说:找死!

结果,解说词变成了几张表,在演习计划表对应的格子里,写上:请首长和同志们向左前方看,向右前方看,向正前方看,向远方看,见什么说什么就行了。在广播车上,我们三个人观察演习进展情况,用一张报纸卷成喇叭筒,尖的部分对在一男、一女解说员的耳朵上:“讲1”,他们对着表格:“请首长和同志们向左前方看,这是我地面炮兵群在对敌前沿阵地实施火力准备!”

“讲6”,他们对着表格:“请首长和同志们向右上空看,这是我强击机在突击地面目标!”解说就像演双簧。即使这样,也是手忙脚乱,车上每个人都满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

事后我总结,是自己没有大格局,刻舟求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此次演习,是小平同志出山后,召集省部级干部来展示军队力量的一次演习,目的是告诉大家:军队听指挥、跟党走。谁来听你讲那么多理论?这让我觉得自己渺小,正如那首诗“海龟曾欺井内蛙,大鹏展翅绕天涯。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他人满自夸。”

61、军长的“拍板”

此次演习组织,是我生平经历的规模最大、组织最复杂的一次演习。演习计划涉及总导演部各部门,演习部队营以上行动、显示部队每一个区域的行动,航空兵从起飞、突击到返航,炮兵、高射炮兵实弹射击,解说,各种保障分队行动。都是计算到秒,按时间区分部队、时间、地点、顺序、特殊要求。计划出来,要集合各个方面的指挥员近百人,在图上作推演,遇有矛盾及时修改。一次推演往往需要一天一夜。部队经过多次演练,基本定型。

这天,军区通知,要增加一次预演。对此,军里非常重视,陈向善副军长组织召开协同会,布置第二天预演,在图上确定修改的内容。李连秀军长旁听。结果从下午2点到晚上12点,终于布置完毕。各单位都不敢马乎,详细地记录了本单位变更的内容。因为第二天距离预演,准备时间只有10个小时了,需要连夜落实,所有人都叫苦不迭。最后,请军长李连秀作指示。只见他站起来,拍拍屁股,慢悠悠地说:“依我看,今天的一切改动,预演完了再落实。明天预演照原计划执行。”说罢,扬长而去。

所有人如释重负,心里一阵欢呼!

对李连秀军长,听过他几次讲话,都没有强烈的印象,但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想起了拿破仑那句话:“决定战役胜利的不是把计划作得周密的参谋长,而是在作战计划上签字的司令官”。

62、烂疙瘩梁参观台

“802演习”原定两个参观台,一个是前沿战斗参观台在烂疙瘩梁,另一个是在纵深。秦基伟司令员看后确定,只留烂疙瘩梁一个。当时,大家都很不理解。我更认为,反突击作战演习,重头戏在纵深战斗。因为,反突击不同于一般对防御之敌的进攻,实质是攻对攻的作战形式,纵深战斗有大量的穿插迂回,还有敌我犬牙交错等复杂局面,只看前沿,不看纵深,那不是糊弄人吗?秦基伟说,演习各阶段动作都在烂疙瘩梁前演示。纵深战斗阶段的动作,通过解说进行说明,可以是:现在,是我各部队突击敌纵深目标,为了便于首长和同志们参观,移至参观台前展示。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为此,调来一个工兵团,专门修建烂疙瘩梁参观台,烂疙瘩梁一座小山头被推平,修成阶梯状,很像天安门观礼台。而周边道路也修的像长安街。这种大手笔,以我的眼光是很难想像的。由此,让我联想到,如果弄两个参观台,工程量至少要增加一倍,再加上转场,确实得不偿失。这使我知道了什么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那就是把主要力量用在最关键、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和动作上,达到事半功倍!

“802”演习“反突击作战”解说组。右1邵华,右2作者。

(未完待续,照片系作者提供)

作者杨文义

文章来自公众号松骨风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