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刘文亨为何对魏文华说:我吃喝穿戴都不讲究,怎么浪费了
引言:
1957年的一个冬夜,天津和平区曲艺团后台,刘文亨和妻子魏文华正在激烈争执。"你买那么多唱片,不是浪费是什么?"魏文华气呼呬地说。"我吃喝穿戴都不讲究,怎么浪费了?"刘文亨一脸委屈。谁能想到,这对新婚燕尔的小两口,因为一台唱机和几张唱片就闹到这个地步。更让人不解的是,这位被誉为"小侯宝林"的相声名家,为何执着于买各种戏曲唱片?他买的那些外国歌曲唱片,又在他的相声艺术生涯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而这场夫妻争执的结局,又会如何呢?
一、名师高徒显锋芒
1949年初春,天津声远茶社门前,十二岁的刘文亨跟随父亲刘广文来到这里。声远茶社是天津德云社的前身,当时是天津相声界的重要场所。刘广文带着儿子来此,是为了拜访茶社掌穴的杨少奎。
杨少奎在天津相声界颇有名望,不仅技艺精湛,更是教徒有方。这一天,刘广文向杨少奎说明来意,希望能收下刘文亨为徒。杨少奎打量了刘文亨一番,让他现场说了一段"贯口"。刘文亨虽年纪尚小,但从小耳濡目染,这段贯口说得颇为流利。
杨少奎欣然应允,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先在茶社里跟着学一年,看看是否适合这行当。"就这样,刘文亨开始了他在声远茶社的学艺生涯。
茶社里的学徒生活并不轻松。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打扫茶社,准备茶具,接待早起的客人。上午是练功时间,要背诵传统段子,练习说话的节奏和吐字发音。下午还要帮忙端茶倒水,一直忙到深夜。
在这期间,刘文亨遇到了他的大师哥丁文元。丁文元比刘文亨大几岁,对这个小师弟颇为照顾。每到饭点,杨少奎都让丁文元带着刘文亨去附近的小馆子吃饭。
然而,刘文亨却经常在吃到一半时悄悄溜走。起初丁文元以为他是去茶社练活了,也没太在意。直到有一次,刘文亨迟迟未归,杨少奎派人四处寻找。最后在附近的一家戏院后门找到了他,原来他在那里听戏。
这件事让杨少奎十分生气。但当他让刘文亨现场演唱《甘露寺》选段时,杨少奎的怒气却烟消云散。原来刘文亨不仅把戏听会了,还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从那以后,杨少奎特许刘文亨每天演出结束后去听半小时的戏。
1952年农历二月初二,声远茶社举行了正式的拜师仪式。这天,刘文亨端着供品,向杨少奎行拜师礼。杨少奎见徒弟勤奋好学,特意传授了他不少独门绝技,其中就包括了后来让刘文亨声名鹊起的"柳活"要领。
在声远茶社的这段时期,刘文亨不仅跟随杨少奎学习传统相声,还经常趁机观摩其他艺人的表演。茶社里时常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各类戏曲演出,这为刘文亨日后发展出独特的表演风格打下了基础。
到了1953年,刘文亨已经能独当一面,在茶社里单口表演了。他不仅能说传统相声,还能把自己平日里学来的戏曲段子融入表演中,让观众耳目一新。这种创新的表演方式,为他赢得了不少好评。
二、唱片里的艺术启发
1954年深秋,刘文亨在天津和平区文化馆的一次演出结束后,路过了一家新开的百货商店。橱窗里陈列着一台崭新的"红光"牌电唱机,这是当时国产的第一批电唱机之一。商店里还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唱片,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甚至还有一些外国歌剧唱片。
这台电唱机最终成为了刘文亨的第一笔重要投资。为了购买这台售价128元的电唱机,他省吃俭用,积攒了三个月的演出收入。买回电唱机后,他开始陆续收集各类唱片。起初是一些京剧名家的唱片,如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荀慧生的《红娘》等。
1955年春节前夕,刘文亨在一家旧货市场发现了几张珍贵的外国歌剧唱片。这些唱片是解放前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引进的,其中包括意大利男高音卡鲁索演唱的《丑角》选段。尽管价格不菲,但刘文亨还是咬牙买下了。
这些唱片为刘文亨打开了新的艺术视野。他发现外国歌剧中的咏叹调与中国戏曲的唱腔有着微妙的共通之处。他开始尝试将这些不同风格的声乐艺术融入相声表演中。比如,在说到某个西洋故事时,他会突然插入一段意大利歌剧的唱段,然后再用京剧、评剧的方式重新演绎,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1956年夏天,刘文亨在天津工人文化宫的一场演出上,首次尝试了这种跨界表演。他把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咏叹调与京剧《贵妃醉酒》巧妙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相声段子《醉酒二重唱》。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立即引起了轰动,被称为"相声界的新派"。
然而,收集唱片的爱好也给刘文亨带来了一些困扰。1957年初,他与魏文华结婚。新婚的魏文华发现,丈夫每月的工资有一大部分都用来购买唱片。家里的柜子里除了日用品,就是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唱片。
这些唱片中,既有传统的京剧、评剧唱片,也有不少外国歌剧唱片。有一次,刘文亨花了一个月工资买了一套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全本唱片。这引发了文章开头那场争执。魏文华认为丈夫把钱都花在唱片上太过铺张,而刘文亨则坚持这些唱片对他的艺术创作很重要。
事实证明,这些唱片确实成为了刘文亨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他通过反复聆听这些唱片,不断汲取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将其融入相声表演中。他创作的多个相声段子,如《世界戏剧游》《唱腔大会》等,都充分利用了这些音乐素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这种创新不仅为传统相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相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刘文亨用一台电唱机和一摞唱片,打开了一扇通向艺术创新的大门。
三、独特表演惊艺坛
1958年初,天津文化馆举办了一场相声专场演出。这天,刘文亨带来了他精心准备的新作品《戏曲漫谈》。当他站上舞台时,没有人预料到这场演出将在相声界掀起一场风暴。
演出开始,刘文亨先用传统相声的方式介绍了几个戏曲流派。突然,他的声音一转,用意大利歌剧的唱腔演绎起了《贵妃醉酒》。台下观众先是一愣,继而爆发出阵阵笑声。紧接着,他又将评剧《花为媒》的唱段改编成德国歌剧的风格,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这场演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天津滨海艺术圈。许多老艺人都专程来看刘文亨的表演。在一次演出后,著名相声艺术家常宝霆专门找到刘文亨,称赞这种创新的表演形式"开创了相声的新路子"。
1959年夏天,刘文亨受邀参加北京举办的全国相声小品调演大会。在这个重要场合,他带来了新创作的《世界音乐游》。这个节目将中国戏曲与世界各国音乐结合,用相声的形式展现不同文化的音乐特色。
演出中,刘文亨先是用京剧的方式演唱了一段俄罗斯民歌《喀秋莎》,接着又用评剧的唱腔演绎了意大利歌剧《茶花女》中的选段。最后,他还即兴表演了一段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三种唱腔与外国歌剧混搭的"大合唱",引得满堂喝彩。
这次演出给文化部的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周扬观看演出后说:"这样的创新很有意思,既保持了相声的传统特色,又增添了新的艺术元素。"
1960年初,刘文亨又推出了新作品《唱腔大比拼》。这个节目更加大胆,他不仅融入了更多的外国音乐元素,还加入了一些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的唱腔。在一场演出中,他用二十多种不同的唱腔演绎同一个故事,展现了惊人的艺术功底。
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很快在相声界形成了一股潮流。不少年轻相声演员开始效仿刘文亨的表演风格,但很少有人能达到他的水准。著名相声艺术家侯宝林评价说:"文亨这孩子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这条路不好走,但他走出来了。"
1961年春节期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特别邀请刘文亨录制了一系列相声节目。其中《戏曲大观园》一播出就受到听众热烈欢迎。这个节目中,刘文亨用相声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各地的主要剧种,并现场演唱片段,让许多从未接触过戏曲的年轻人对传统戏曲产生了兴趣。
这一时期,刘文亨的表演日趋成熟。他不再简单地将不同唱腔糅合,而是开始注重艺术性的统一。在表演中,他能够自如地在各种艺术形式之间转换,却又不失相声的幽默本色。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创新,让他在相声界独树一帜,被誉为"小侯宝林"的美誉也在这时开始广为流传。
四、艰难岁月的坚持
1962年初,全国文艺界开展整风运动。刘文亨的创新表演方式受到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他的表演"形式主义","崇洋媚外"。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文化局的领导直接指出:"相声是我们的传统艺术,搞这些洋玩意儿,是不是有点儿跑偏了?"
面对质疑,刘文亨暂时调整了表演内容。他开始创作一些反映社会生活的传统相声段子。1962年春节期间,他在天津工人文化宫演出的《节约粮食》《学习好榜样》等段子,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1963年夏天,刘文亨被调到天津曲艺团工作。这个时期,他开始深入工厂、农村进行采风。在一次下乡演出中,他来到静海县一个生产队。当地农民对他说:"我们就喜欢听你以前那种能把外国歌混在相声里的表演。"这些朴实的话语让刘文亨备受鼓舞。
1964年初,刘文亨在创作新段子时,开始尝试将传统相声与生活题材相结合。他创作的《工厂见闻》,既保留了相声的传统艺术特色,又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创新元素。比如,他用评剧唱腔演绎工人劳动场景,用京剧表现机器轰鸣,既新颖又接地气。
然而,1965年下半年,文艺界的批评声更加严厉。刘文亨不得不进一步收敛自己的艺术创新。在这一年的演出中,他主要表演一些传统段子。但在私下里,他仍然坚持练习各种唱腔,并在笔记本上记录新的创作构思。
1966年初,形势愈发严峻。刘文亨被要求参加批判会,检讨自己过去的"错误倾向"。在一次大会上,他不得不当众表态:"今后要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不搞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但回到家中,他仍然会默默地听着那些珍藏的唱片。
这段时期,刘文亨的演出机会大大减少。他被安排到曲艺团的资料室工作,整理旧剧本。在整理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珍贵的民国时期相声资料,这些资料记录了相声艺术早期的发展历程。他利用工作之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为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
1967年春天,刘文亨被下放到天津郊区的一个农场劳动。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些同样被下放的艺术工作者。他们经常在劳动休息时交流艺术心得。有一位老艺人告诉他:"艺术创新不分年代,关键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这段艰难时期持续了很长时间。刘文亨白天参加劳动,晚上仍然坚持练功。他在茅屋里用自制的木板当道具,练习相声的基本功。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在一个旧本子上写道:"相声是活的艺术,只要心中有信念,总有机会重新站上舞台。"
1968年底,刘文亨被安排到天津港务局工人文工团。虽然只能演出一些简单的节目,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执着。他利用工作之余,继续收集整理各地的民间曲调,为将来的创作储备素材。在港务局的工人宿舍里,他经常能听到工人们哼唱各地的民歌小调,这些都成为了他艺术创作的新灵感。
五、艺术创新再出发
1976年末,刘文亨重返天津曲艺团。1977年春节,他在工人文化宫的首场演出就吸引了众多观众。这次演出中,他带来了保留节目《戏曲漫谈》的改编版本,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地方戏曲元素,赢得观众热烈掌声。
1978年初,天津曲艺团组织演员赴京学习交流。在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研讨会上,刘文亨展示了他这些年的新创作。其中《世界音乐之旅》将京剧、评剧等传统曲艺与世界民族音乐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文化部的一位领导称赞说:"这样的创新很有意思,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体现了世界眼光。"
1979年夏,刘文亨在整理早年收藏的唱片时,发现了一张珍贵的印度古典音乐唱片。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开始尝试将印度音乐的韵律融入相声表演。经过反复实践,他创作出了《丝路驼铃》,用相声的形式展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交流。
1980年,刘文亨应邀参加全国相声调演大会。他带来的新作品《音乐之桥》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这个节目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曲艺与各国民族音乐串联起来,展现了音乐无国界的理念。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评价说:"文亨的创新为相声艺术开辟了新天地。"
1981年春,天津电视台特别邀请刘文亨录制了六集相声专题节目《说学逗唱话艺术》。这个节目中,他不仅表演了自己的拿手节目,还系统地介绍了相声艺术与世界音乐的融合实践。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年轻相声演员开始效仿这种创新形式。
1982年,刘文亨开始在天津艺术学院担任客座教师,为相声专业的学生授课。在教学过程中,他将自己多年的艺术探索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他特别强调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鼓励学生关注世界各地的音乐艺术。
1983年底,刘文亨创作的《音乐联欢会》在全国相声比赛中获得金奖。这个节目融合了中国戏曲、外国歌剧和各地民歌,通过相声的形式展现了丰富的音乐世界。评委会认为这个节目"开创了相声艺术的新形式"。
1984年,刘文亨被聘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在一次座谈会上,他提出了"相声要立足传统,面向世界"的观点。这年年底,他率团出访日本,在东京、大阪等地演出。他的表演让日本观众感受到了中国相声艺术的独特魅力。
1985年初,刘文亨开始筹备他的个人相声专场演出。这台名为《世界音乐游历记》的演出,集中展示了他三十年来在相声艺术创新道路上的成果。演出中,他用相声的方式演绎了从中国戏曲到世界歌剧,从民间小调到现代音乐的精彩篇章,展现了相声艺术与世界音乐交融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