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拨打12345,投诉被转来转去?
换来的只是“已转办”“处理中”“已答复”,一个问题拖上一个月。
甚至还有人说:“12345?就是政务客服机器人。”
换个角度看,其实不是系统没用,也许是没用对系统。
那些你以为没人管的事情,恰恰国家都给了打法。
01 12388纪检举报平台
投诉态度傲慢、不作为、官僚主义者。
告诉纪委:“我不是投诉原问题,我是举报不作为”。
案例:某地人社局多次接到工单敷衍了事,纪委介入后,2人被处分。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举报拖延不处理的部门。
法律规定,投诉件15个工作日内未回复,行政违法。
02 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
对谁狠? 对踢皮球、三催不理的单位。
专治地方部门,在政策执行中的“打折扣”、“装聋作哑”。
适用场景:例如企业被乱收费、惠民政策“空转”、部门相互推诿。
提交方式:上传证据、编号,点“申请督办”。
实效案例:某市违建投诉3年无果,督查平台介入,10天完成拆除。
小技巧:每周一上午9点提交,优先审核。
03 12315市场监管
主攻方向: 消费纠纷、虚假宣传、霸王条款。
遇到直播带货虚假宣传、商家跑路?全国12315平台日均处理投诉超10万件,电商纠纷占60%以上。
典型案例:消费者购买“智能家电”发现功能缩水,
通过平台提交聊天记录和产品页面截图,商家被罚5万元并“退一赔三”。
特色功能:App内“智能举证”模块,可自动识别证据类型,匹配法律条款。
04 国家信访局:专治复杂问题
针对长期未解决的跨部门、跨区域问题,
国家信访局通过“信件+走访+网络”三轨制受理诉求。
其线上平台日均处理案件超3万件,涉及拆迁补偿、社保欠缴等民生“硬骨头”。
例如某市民,因为历史遗留的房产确权问题信访,经省级督办后,地方政府启动专项调查并补发产权证。
政策依据:《信访工作条例》明确要求60日内办结并书面答复,超期需说明理由。
05 12366国家税务总局
处置税务乱收费、不予办理、拖延执法。
强调响应速度,7×24小时服务,一线接入税务人员。
12333人社平台
受理社保卡、养老金、工伤赔偿、劳动仲裁诉求。
各地设有“快速处理绿色通道”,对敷衍回复可进一步申诉。
06 窗口人员敷衍、态度恶劣、推诿扯皮?
这类问题光靠12345反馈,大概率只会收到“我们会加强教育”的答复。
应对方法:→ 纪检举报(12388)+媒体曝光辅助
适用场景:当事人态度傲慢、侮辱性发言、强硬推卸责任。
举报要点:举报“对群众诉求不作为、不回应”,而非事件本身。
优势:一旦走程序,责任单位必须“就事论事”,不能含糊带过。
附上录音截图,附带工单编号、投诉时间。
遇事别怕,平台很多。把问题推到“他们必须动”的那个点上。
你认真,国家就认真。
体验过12345,真没用
随便哪个号码都没得卵用
现在确实不同前了 12345管用和负责 还会专门回访问询并记录完成情况 感谢给老百姓福音,
114查询功能应该升级,自动转接到对应的官方部门,12345一年雇人花钱浪费多少,12345应该是终极投诉,而不是第一级投诉,主从乱套
12345不是外包了吗?
不是已经被外包了吗
在想什么呢?真正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吗?
非常好,希望我们伟大的国家将这样的政策永远坚持下去。这些才是人民群众的希望!
民生问题还是比较关注的。。。对于老懒怎么办呢???
12315对跑路的商家根本就没用。
你怎么保证,每一单投诉都是合理诉求??
不作为的平台你怎么打也没用的,再多也没用,有用的一个就够了
有鸡毛用
要看地方 同一个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在上海政务网上投诉第二天派出所就来电话核实并且解决了。然后在广东省政务网投诉十天了没动静,主动给那边公安局打电话说查不到投诉 然后派出所的说让去当地派出所报案他们不管,骚扰我的在广东你让我在山东报案?
打12345真没有什么用,打了等于白打
收藏了。第239
12315已经并入12345了!
向银监会投诉的入口呢?
早就并网了,打什么都是12345接的。
举个例子12315最简单的能打通算你腻害。
12345骗人的12345,光拿工资不干活的
请问大同那个安检打这些电话有用吗?
不管用不用得着,先收藏再说。
前两天我想问下有了区域牌照还能不能申请网上摇号,先打114想查下车管所电话,告诉我打12123,打了12123说这个不归他们管,让打12345找小型客车管理,然后打了12345,说回头让别人给我回电话,20分钟后回电话了,告诉我车上了区域牌照不能申请摇号了
好文章
我也用过,和消防的人一起来了,然后说处理,就是结果
无论哪个,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