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年,汉宣帝刘询在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郑吉为首任都护。
自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在前人霍去病、张骞、李广利等的不懈努力下,西汉的版图,经过河西四郡的一条长廊,终于跃入广袤的西域。
西域都护府的主要职责是协调西域36国(其实不止),保护丝绸之路。
而汉朝在西域最大的对手,还是来自北方的宿敌匈奴。
南方青藏高原上的象雄古国直到唐朝时才崛起,对西汉构不成威胁。
此时的匈奴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仍然时不时蹦出一两个刺头。
最嚣张的就是郅支单于。

一、匈奴内斗
西域都护府成立的同年,匈奴的虚闾权渠单于去世,昔日北漠一哥陷入严重内斗。
右贤王屠耆堂抢班夺权,自立为握衍朐鞮单于,大肆屠杀异己,在位仅三年,就被虚闾权渠单于的次子稽侯狦逼杀,稽侯狦成为呼韩邪单于。
这个名字熟悉吧?王昭君嫁的就是这位呼韩邪。
呼韩邪继位后,好多人不服,各立山头,最多的时候竟然同时有5个单于并立!
一堆单于们打来打去,内战中,呼韩邪的哥哥郅支单于崛起。
打到前54年时,就剩下亲哥俩郅支、呼韩邪在死掐了。

整个过程中,西汉都在笑眯眯地吃瓜,只要愿意讨好汉朝的,不分黑白,照单全收。
当然,也分个远近亲疏,就是对呼韩邪尤其照顾。
因为他毕竟是虚闾权渠单于死时最无争议的接班人,属于单于正统。
前53年,呼韩邪被哥哥郅支打得无处可逃,只好南下托庇西汉。
郅支见汉军出动,不敢再追,心想反正作战目的基本实现,没必要招惹汉朝,于是调转马头,向西域开拓地盘了。
不想,这一远离汉朝疆界的举动,却最终惹恼了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陈汤。

二、汉使谷吉之死
郅支于前53年把儿子驹于利受送到长安做人质,但实际上,他对汉朝一直不太尊敬。
只是汉朝见他基本都绕开西域都护府的控制范围,所以,也没较真儿。
前44年,康居国王邀请郅支共同对付乌孙国。
别看郅支不敢惹西汉,但他打架水平着实厉害,到了中亚后,如狼入羊群,把乌孙、大宛等国各种吊打。
然后在康居国东部修建了一座郅支城,把象征匈奴王室的标志单于庭也搬过来,威震西域,四方皆服。

此时,郅支想起他那个质押在长安的儿子了,就遣使要人。
卫司马谷吉接受了送人回国的任务。
出发时,很多人都劝谷吉,把人送到边境就可以了,因为之前去见郅支的汉使多被困辱。
谷吉却说:
“不行,必须把人送到家里去,这是咱们泱泱大国的信用。如果郅支敢杀我,那他事后一定会因惧怕而远遁,匈奴对我们的威胁就更远了,牺牲我一人,值了!”
谁知,郅支还真把谷吉杀了!
离得这么远,你能把我咋滴?
康居“去长安万二千里”,12000里,的确太远了!

三、矫诏出兵
汉元帝先后派了三批使者,问郅支索要谷吉的尸首,却均遭拒绝。
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再度奉旨出使西域。
陈汤跟甘延寿商量:
“郅支现在相当牛,跟他已经没法好好说话了,必须揍他一顿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否则西域就被匈奴控制了!”
甘延寿表示支持,但必须先请示朝廷。
陈汤说:
“这样的大事,拿到朝廷上讨论,肯定通不过啊。”

甘延寿犹豫不决,正好又赶上生病,就拖延了下来。
陈汤却趁机假借皇帝的命令,将周边附属国的军队,以及在西域屯田的几百名汉军,总共4万多人,都调集到了一起。
甘延寿大惊失色,刚准备出面阻止,陈汤却按着剑喝斥道:
“大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
于是,由陈汤矫诏拼凑起来的杂牌部队,兵分六路,直逼郅支城。

四、你来打我呀
郅支完全没想到,远隔万里的汉军竟然兵临城下,根本来不及召集散在各处的牧马骑兵,所以,郅支城的兵力不多。
但城楼上的匈奴兵跋扈惯了,指着城下的汉军喊:
“你来打我呀。”
陈汤观察了一圈后,笑着回答:
“好的,大家都听到了,是他叫我打的!”
匈奴人纵马驰骋是一绝,但守城这一块,基本就是小学生水准。
外城是座木城,让陈汤一把火轻松烧光。
内城是座土城,陈汤命人先穿过深沟,堵住城门,再派大盾牌手在前,弓弩手躲在后面进行仰射,同时派人在外围拦截康居派来的援兵。

城里这才意识到,汉军这次是认真的啊。于是,连郅支的数十个老婆都拿着弓箭上阵了。
郅支却悄悄溜出城了。
可没跑多远,他转念一想:
我在这一片的人品可混得不好啊,别让康君人给我使绊子,还不如回城死守,汉军大老远的来,一定攻不长久的。
于是,郅支又跑回城中死守了!
刚登上城楼,他就被一箭射中了鼻子,赶紧又退到内室,却被汉将杜勋一刀砍掉了脑袋。
陈汤此战,连郅支的老婆们都算上,共斩杀1518人,活捉145人,另有1000多人投降。
在郅支的内室中,陈汤找到了之前汉使遗留下来的两根节杖,以及谷吉的帛书。

尘埃落定,陈汤这才给汉元帝上书,请求将郅支的首级传送州县,说:
“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没动朝廷库银分毫,未征内地民夫一人,陈汤万里奔袭西域,斩郅支单于,何其壮哉!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陈汤的个人品行有不少污点,特别贪财,但有“虽远必诛”四字,足可彪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