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名篇鉴赏(七十六)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据词题《乙卯吴兴寒食》,这首《木兰花》,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寒食,词人时年86岁高龄,退居家乡吴兴。
寒食是古代的重要节令,在清明前两天。寒食、清明前后,有禁火、插柳、秋千、蹴鞠、踏青、扫墓等习俗。与荆楚一带端午赛龙舟不同,吴越地区还有寒食、清明龙舟竞赛活动。起句“龙头舴艋吴儿竞”,即从龙舟赛切入。轻便的小船饰以龙头,就是节日竞赛用的龙舟。吴中健儿在催发助威的锣鼓声和无数围观者的呐喊声中,奋力划桨,竞相疾驶夺标。一个“竞”字,写出了龙舟赛众船齐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壮观场景。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云:“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为最盛。龙舟十余,彩旗叠鼓,交舞曼衍,粲如织锦。……京尹为立赏格,竞渡争标。……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这段文字描写的虽是南宋时西湖寒食龙舟赛的情景,但考虑到地域民俗的世代延续性,还是可以拿来与张先词首句互相参看的。
起句描写青壮男子的龙舟赛,第二句“笋柱秋千游女并”,描写游春女子的秋千游戏。荡秋千是唐宋时期流行于社会各阶层的游戏项目,广受妇女儿童的欢迎。“笋柱”,是说用竹子制作的秋千架。“游女并”的“并”字,可解为青年女子呼朋引伴荡秋千,也可解为坐在并排扎结的秋千上悠荡,还可解为并坐在一个秋千架上游戏,益见其嬉闹快活之情状。上句的“竞”字,凸显了男性争强好胜的力量感;这句的“并”字,展示出女性嘻哈扎堆的亲昵感;虽然都是普通的字眼,却也各切性别,极为准确传神。
这前两句词,特写镜头聚焦了寒食节最为紧张激烈的龙舟竞赛场景,和最为热闹欢快的秋千游戏场景。第三、四句“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将镜头拉开,扫描寒食游春的全景画面。“芳洲拾翠”意脉上承接第一句,都与水有关,水上男人们龙舟竞渡,水边妇女们拾翠折花。“暮忘归”,是说游玩了一天,已是日暮时分,仍然乐而忘返,于此足见她们游兴之浓烈。“秀野踏青”意脉上承接第二句,秋千架应该是立于平地上,秋千架边绿野如绣,踏青的游人熙来攘往,脚步不停。
上片四句聚焦赛龙舟、荡秋千的特写场景,扫描水边拾翠、秀野踏青的长镜头全景画面,写足了人们白天郊野游玩的快乐。下片转写夜晚的庭院,后起“行云去后遥山暝”一句承上,总收白天的郊野游乐,说天黑的时候,流连忘返的踏青游女们终于不得不散去,这时候,近树远山都隐入一片苍茫暮色之中。“暝”字回应上片的“暮”字,再次点明入夜的时间因素,为下文写“月色”伏笔。“已放笙歌池院静”一句,空间已由郊野转换为家宅之内。随着夜幕降临,不仅郊游的人群散归,池院的歌舞娱乐也已停歇,与一天的喧闹形成对比,笙歌散后的院落显得格外静谧。这一句从环境氛围上,为下句写景做好铺衬渲染。
后结“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二句,写月夜庭院清景,更是写词人心境。作此词时,张先已是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阅尽了人间热闹场面后,心境一如长天皓月般莹朗澄澈,恬适虚静,万事过眼,踪影不留,无挂无碍。二句在写景之外颇含某种人生思理和感悟。在表现技巧上,这二句也很出色。作者观察极为细微,无数杨花在月光下飘过,一般人只要留心也许能看到,但能注意到杨花在月光下无影飘过,则是作者的独特过人之处。“杨花过无影”见出“月色正清明”,溶溶月光下点点飞絮,又特具一种朦胧的诗情画意之美。纷纷飘坠的杨花还以其“飞动”之状,衬出庭院的格外宁静,宁静到让人能发觉那几乎没有重量没有体积的柳絮在悠悠飘飞。这两句遗貌取神,写出了月夜飞絮的神韵,充分体现了“子野韵高”的特点(《能改斎漫录》引晁补之语)。张先以善用“影”字而闻名词坛,除世称“三影”之外,尚有“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而“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二句更受推崇,清代词人朱彝尊“尝叹其工绝,在世传‘三影’之上”(《静志居诗话》)。
这首《木兰花》节令词,取材吴越寒食民俗,为主要表现男欢女爱的词坛,拓展了题材领域,带来了一缕清新的气息。上下片的白天与夜晚、郊野与宅院、人物活动与自然风景、热闹与宁静的对比映衬,特别是后结的千古名句,无疑都是词艺上的足多之处。然而更值得读词时留意的,是词人非同一般的生活热情。张先是词史上罕见的长寿词人,八十高龄还曾娶妾生子,可知身体强健,这也是此词所写全程参与寒食游乐活动的基本保证。上片是词人与众同乐,下片是词人家宅独乐。从上片笔酣墨饱地描写龙舟竞渡、秋千并举、芳洲拾翠、秀野踏青的热烈喧闹的游乐场面里,可以感受到老年词人热爱生活的高昂热情,真可谓“年既老而不衰”。下片的家宅独乐,则由极动而之极静。观赏池院笙歌,是由极动到极静的过渡。游赏一天还不尽兴,晚归再看家姬歌舞,终于尽兴遣散笙歌,但是词人并没有就寝歇息,而是徘徊在空静的庭院里,看着如水的月光下,濛濛飞絮无声无影地悠悠飘过。这寒食一日,仿佛人的一生,白天的热烈欢闹不就是青壮年的饱满嗜欲的恣情宣泄吗,入夜的空寂澄明则是暮年之人阅尽繁华的象喻。那清亮的月光下无影飘过的飞絮,多像漫长的一生中经历的无数往事啊,但已是无色无臭,无影无踪。月下徘徊的词人,此刻在想些什么呢,是在回首结算自己的生平吗,还是境缘已空,完全处于无思无虑的自在状态?细读文本的我们,其实不得而知。所可知者,词人不仅能与众同乐,而且能独处自乐;不仅能亲自下场热爱生活,而且能抽身离场省思人生;最后还能够把这一切写成词篇,极为出色地表现出来,这不仅是文人之能事,更是生命之高境。
杨景龙,笔名扬子、西鲁、南乔,河南鲁山人。二级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年度人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成果鉴定专家,搜狐教育全国分省十大最受欢迎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诗歌教学、研究工作,兼事诗歌创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中国韵文学刊》《诗探索》《词学》等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国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传统与现代之间》《诗词曲新论》《不薄新诗爱旧诗》《花间集校注》《蒋捷词校注》等专著10余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等10余项。在《奔流》《河南诗人》《中华诗词》《小楼听雨》等刊物和平台发表诗作300余首,编有个人诗选《餐花的孩子》《时光留痕》《与经典互文》等。论著入选“中华国学文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推荐书目”,获评中华书局年度十大好书、中原传媒好书、中国读友读品节百社联荐优秀文艺图书,多次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夏承焘词学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暨孟浩然新田园诗歌奖理论奖等奖项。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