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已经多次威胁攻打伊朗,并向中东集结了双航母战斗群、6架B-2隐身轰炸机。在这种情况下,中东局势骤然升温。
美国《纽约时报》披露,以色列原计划于5月空袭伊朗核设施,却在最后关头被特朗普政府紧急叫停。与此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发出警告,称伊朗距离拥有原子弹“仅一步之遥”。
从以上信息中我们看到,中东局势,已经来到了一个相当危急的时间点。早在2025年初,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制定计划,加速推进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方案。
据美国情报机构评估,以色列认为伊朗核能力已突破“不可逆门槛”,若不采取行动,以色列将面临“生存威胁”。
以色列军方计划分两阶段行动,第一阶段由特种部队潜入伊朗,标记地下核设施坐标;第二阶段由F-35战机或美国B-2携带钻地炸弹实施精准打击。该计划需要美国提供空中加油、电子战支援及情报共享,以色列官员甚至乐观预估特朗普会全力支持。
然而,特朗普的决策出乎意料。《纽约时报》4月1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阻止了以色列的空袭计划,他决定与伊朗进行谈判,试图达成限制伊朗核计划的协议。
这一决定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权衡与考虑。在美国看来,以色列单方面行动,可能引发伊朗对美军中东基地的报复,甚至将美国拖入全面战争。
而特朗普和万斯等人则主张优先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若失败再考虑军事选项。最终,特朗普选择了“先谈后打”的折中路线,既保留强硬姿态,又避免直接卷入冲突。
特朗普的这一决策,暴露其政治逻辑的两面性。一方面,他需要维系与以色列的盟友关系,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
另一方面,特朗普缺乏对伊朗这样的中等体量国家发动热战的胆量。特朗普更倾向于通过“极限施压加谈判”重塑中东秩序,而非冒险开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朗普按下“暂停键”的同时,IAEA总干事格罗西的警告,让各方神经紧绷。4月16日,IAEA总干事格罗西在德黑兰直言:“伊朗离拥有原子弹不远了。”
根据IAEA最新数据,伊朗已储备大量丰度60%的浓缩铀,格罗西认为“伊朗人拥有拼图的碎片,有一天他们也许就能把它们拼起来”。
格罗西强调,“要做到这一点,伊朗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伊朗距此不远了,必须承认这一点。”
格罗西的表态和以色列十分相似,以色列指出,伊朗核设施分散于地下数十米深处,并采用多重防护措施,常规武器难以彻底摧毁这些设施。
若美伊在19日第二轮会谈中达成临时协议,伊朗或暂停部分铀浓缩活动,换取美国放宽石油出口限制,但伊朗最高领袖对谈判前景持悲观态度。
美国也担心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导致世界石油供应锐减,油价飙升,进而影响特朗普政府的下一步计划。特朗普拦住以色列,绝非出于和平主义,而是基于成本收益的冷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