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毛岸英牺牲70年后,彭德怀绝密电报首次公开,他向中央汇报了什么

毛岸英嘱咐妻子,照顾好弟弟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在北京的机器厂工作,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正在湖南韶山走亲戚。毛主席曾对毛
毛岸英嘱咐妻子,照顾好弟弟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在北京的机器厂工作,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正在湖南韶山走亲戚。

毛主席曾对毛岸英说过:“爸爸已经20多年没回去了,乡亲们写来了好多信,你代替爸爸回去看看吧。”

受到父亲的嘱托,毛岸英从北京出发,坐着列车来到长沙,然后又坐着马车千辛万苦回到韶山。

乡亲们很想念毛主席,个个都拉着毛岸英嘘寒问暖:“你爸爸身体好吗?你爸爸忙不忙呀?”

图|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岸英不仅把当年借乡亲们的钱全部还了,还接济了很多乡亲们。

可是回到北京,毛岸英的脸上露出了难堪的表情,他对父亲说:“爸爸,我回去看到咱们村里,还有人啃树根呢。”

毛主席一边抽烟,一边望着毛岸英,泪花在眼眶里直转,他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乡亲们受苦了。”

毛主席没有想到,毛岸英突然说:“爸爸,我想去朝鲜打仗,您同意吗?”

毛主席从座位上站起来,没有感到很意外:“那你说,为什么想去朝鲜打仗。”

毛岸英说:“因为我是毛泽东的儿子。”

毛主席听罢,走到毛岸英面前,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岸英,好样的。”

图|毛岸英

毛岸英从毛主席的办公室出来,正好遇到彭德怀,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彭老总,结果彭德怀当即拒绝,他说:“战场上枪林弹雨,你去干什么。”

毛岸英说:“我在苏联打过仗,有经验,我想去锻炼锻炼。”

彭德怀始终不同意,他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兄弟三个,一个在上海失踪,一个身体不好,现在可只有你陪在你爸爸身边了。”

其实彭德怀的意思很明显,毛岸英在毛主席心里的位置是不言而喻的,万一发生什么意外,这个责任他担不起。

不曾想,毛岸英找到毛主席,让毛主席出面,希望彭德怀可以收下毛岸英,此外还专门设家宴,宴请彭德怀吃饭。

无奈之下,彭德怀只能收下了这个兵。

1950年10月中旬,毛岸英接到命令,以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的职位,跟随彭德怀到朝鲜,临走前,准许他和家人告别。

毛岸英先来到医院,和最爱的妻子告别。

一年前,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举行了婚礼,如今正好是一周年,在这样的日子里远赴朝鲜,是不是有点残忍?

毛岸英推门而入,看到做完手术的刘思齐正躺在病床上看书,心里一阵阵的心疼。

刘思齐说:“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

毛岸英说:“思齐,明天我要去出差了,今天来和你告别。”

“去哪里?去多久?”

“很远的地方,短则几个月,长则好几年,如果你收不到我的信,不要着急。”

刘思齐向来不会多问毛岸英的工作问题,也便没再问,只是说:“那你早点回来。”

图|毛岸英结婚照

毛岸英向刘思齐嘱托了三件事:“第一,每周记得去中南海看望爸爸,第二,一定要按时学习,早点大学毕业,第三,帮助我照顾弟弟毛岸青,因为弟弟的身体不好。”

临走时,毛岸英朝着刘思齐深深鞠了一躬,或许刘思齐永远没有想到,这一鞠躬,居然是人生最后的告别。

毛岸英还去见了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的岳母张文秋。

张文秋对深夜到访的毛岸英也很好奇,毛岸英说:“妈妈,我要出差去了,但是我的手表不走字了,想借用您的手表,等我回来了就还给您。”

图|毛主席和儿子毛岸英

张文秋笑着说:“哪有丈母娘借给女婿东西,还要还的,送你了。”说着,便把自己的名牌手表给了毛岸英。

张文秋永远没想到,这块手表居然成为了辨别毛岸英遗体的标志之一。

毛岸英入朝一个多月后,即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敌机的燃烧弹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日后,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含泪回忆:“伯父去朝鲜的想法是他主动提出来的,他从小的志向就是从军,当他去了朝鲜,已经成为了一名成熟的热血男儿。”

毛主席劝儿媳改嫁

1950年11月25日上午11点钟,四架美国野马战斗机飞来,从大榆洞上空一掠而过,然后朝着北边飞去。

作战室的人对敌机的侦察已经司空见惯,但还是按照惯例一起进入防空洞。

此时的彭德怀告诉大家:“一定要让所有人都进去防空洞。”

敌机掠过不久,果然又返回来了,朝着大榆洞扔下了几百枚燃烧弹,整个大榆洞一片火海,刚刚覆盖地上的大雪也瞬间蒸发。

图|彭德怀和毛主席

大概过了半晌,敌机离开后,彭德怀等人从防空洞出来:“快去检查下,看看有什么损失。”

按照以前的习惯,在进入防空洞前,大家会把电台和文件等一起带走,按理说是没有什么损失的。

然而有人来报:“发现两具尸体。”

彭德怀得知后怔住了,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身边,没有毛岸英的身影,心一下悬到了嗓子眼。

“是谁?”

警卫员报告:“是刘秘书和高秘书牺牲了。”

听到“刘秘书”三个字,彭德怀下意识双腿一软,“刘秘书”是毛岸英入朝的化名。

彭德怀快速跟着警卫员来到一片废墟前,看到两具烧焦的遗体,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警卫员从毛岸英的遗体前找到了一块手表,才确认了身份。

据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回忆,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火速给毛主席写了一封电报,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细节。

他写道,敌机过后,毛岸英和几个秘书返回屋子里,不料敌人扔下百枚燃烧弹,毛岸英和高瑞欣没有跑出被烧死。

这封电报在毛岸英牺牲70年后才公开,其实从洪学智等人的回忆中,也可以证实一些细节。

洪学智在《抗美援朝战争回忆》一书中写道:那天早饭吃的很早,毛岸英本来和我们一起去的防空洞,不知道怎么又跑出来了。

另外在今年的著名电影《长津湖》中也披露了一些细节,讲到毛岸英在敌机飞来时,和同事去屋子里抢救一张十分重要的地图,不料牺牲在大火中。

叶子龙回忆,消息传到北京后,周总理担心毛主席无法承受丧失爱子的悲痛,便把电报压了下来,直到3个月后,周总理才让叶子龙拿给毛主席看。

叶子龙递给毛主席时,毛主席拿着电报看了很久,一句话没说,他把头埋的很低很低,一会又抬起头,想去拿桌子上的烟抽一支,可是手足无措,一阵慌乱,一个火柴盒都拿不起来。看得出来,作为父亲,毛主席的心里疼到了极点。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这是《枯树赋》中的一句,毛主席在儿子牺牲后,多次念叨着这首诗。

李银桥曾对毛主席说:“主席,您就哭一场吧。”毛主席仍然压抑着悲痛,一滴泪没有流,只是说:“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思齐,让她安心把书读完。”

三年后,志愿军陆续回国,刘思齐仍然不见毛岸英的身影,她冲到毛主席的房间问:“爸爸,岸英怎么还不回来呢?”

毛主席知道瞒不住了,悲痛地说:“我的女儿啊,岸英在三年前,已经牺牲了。”

那一刻,刘思齐的大脑一片空白,她不想接受这个事实,也不愿意接受。

日后,毛主席知道刘思齐不愿意接受,但没有办法,刘思齐和毛岸英虽然结婚一年,但没有留下孩子,毛主席希望刘思齐改嫁。

图|1959年刘思齐在朝鲜扫墓

一直到1959年刘思齐大学毕业后,毛主席再次劝说刘思齐改嫁,刘思齐哭着说:“让我改嫁别人可以,我要去朝鲜,给岸英扫墓。”

毛主席十分感动,临走前,毛主席拿出自己的稿费为她们安置,毛主席说:“你去看望岸英,这是我们的家事,不要拿公家的钱,也不要惊动朝鲜的同志。”

陪同刘思齐去朝鲜的是她的妹妹邵华同志,邵华回忆:他们乘坐火车来到丹东市后,时任中国驻朝大使的乔晓光陪同我们一起去了烈士陵园。

当刘思齐看到毛岸英的墓后,痛哭不已,摊在地上很久都没有起来,泪水似乎都哭干了。

从朝鲜回来后,毛主席下定决心让刘思齐改嫁,经过介绍,刘思齐和空军学员的杨茂之相识。

杨茂之和刘思齐在苏联见过面,但彼此不认识。如今,刘思齐也明白了毛主席的一片苦心,最后还是答应了改嫁。

1962年2月,刘思齐和杨茂之在北京结婚,毛主席委托张文秋主持了婚礼,并送去了600元作为贺礼。

毛主席心里的一桩心事终于完成了,但好运连连,此时毛主席的另一个心愿也即将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