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1年,杨振宁和岳父杜聿明、岳母曹秀清合影,毕恭毕敬地站一旁

1971年,杨振宁阔别故土26年后,首次回国探亲,引起很大轰动,同时他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国民党中将杜聿明的女婿。这次

1971年,杨振宁阔别故土26年后,首次回国探亲,引起很大轰动,同时他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国民党中将杜聿明的女婿。

这次回国,杨振宁特地见了岳父杜聿明、岳母曹秀清,与他们留下合影,一介科学大拿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

1945年,杨振宁赴美国留学,专攻物理学,1957年,他与李政道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名震世界。

学术之余,杨振宁也邂逅了他的爱情。

1947年,18岁的杜致礼孤身一人前往美国留学,大概是缘分的牵引,1949年的一天,她在一家中餐厅与杨振宁不期而遇。在中国时,两人就有一段短暂的师生之谊,彼此都很有好感,如今再次相遇,情难自制,很快坠入爱河。

1950年8月,杨振宁与杜致礼在美国举行婚礼,从此相互陪伴,相互扶持,杜致礼成为杨振宁“背后的女人”。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摆在杨振宁面前,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正是用人之际,很多海外华人科学家都迫不及待想回国贡献力量,钱学森就是其中之一,但国内技术落后,学术环境差,到底该不该回国?最终他选择了留在美国。

杨振宁的选择是合理的,钱学森、邓稼先他们研究的是应用物理,而他研究的是理论物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作用不大,回国后也会耽误他的研究,倒不如待在国外继续提升。

事实也证明,杨振宁的选择不论是于己还是于国都是正确的。当时钱学森、邓稼先同样建议杨振宁不要回国。

另外还有很多政治因素。

抗美援朝时期,美国明令禁止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回中国,当年把钱学森救回来可下了不少血本。

而且杨振宁的岳父杜聿明是国民党将领。

杜聿明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后追随国民党,一路高升,亦抗日有功,1949年淮海战役中被俘,从此进入战犯管理所,直到1959年获得特赦。

当时杜聿明仍是战犯,国共关系又正紧张,杨振宁回国太过敏感,会引起不必要的政治揣测。

虽身在国外,但杨振宁始终心系祖国,他一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美建交而奔波,同时鼓励留美学生学成回国,可以说是用美国的技术为中国培养人才。

1971年,中美关系刚缓和,杨振宁就迫不及待提出回国探亲,获得准许。1971年夏,杨振宁登上回国的飞机,踏上阔别26年的故土。

这次回国,杨振宁待了差不多一个月,与亲友的重逢让他倍感亲切,同时也为祖国如今的发展而高兴。

周总理特地为杨振宁办了一场欢迎宴,他第一次见到了岳父杜聿明。

虽是个知名科学家,但第一次见岳父,杨振宁还是十分紧张,向杜聿明行了个礼,然后礼貌地喊道:“杜先生!”

一旁的周总理笑了,调侃道:“杨先生,你该改口叫岳丈了!”

杨振宁缓和了一下紧张的心情,亲切地喊道:“爸爸!”

可以说,这声“爸爸”迟到了20年,杜聿明听到这个称呼忍不住热泪盈眶。

杜聿明夫妇当时住在北京四合院,杨振宁特地去采访了他们,三人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中的杨振宁略显紧张,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

此后,杨振宁回国越来越频繁。

2003年,杨振宁回国定居,在清华大学任教,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物理人才。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2
用户10xxx22 9
2025-02-16 01:17
杨振宁特地去采访杜聿明???你确定用词准确吗?
用户10xxx19
用户10xxx19 7
2025-02-08 19:53
杜聿明😃
孙仲恺
孙仲恺 6
2025-02-12 22:06
好像在扣指甲,没看出来毕恭毕敬

用户10xxx16 回复 03-30 22:19
别在鸡蛋里挑骨头了!!!

专业康复理疗师
专业康复理疗师 6
2025-04-25 18:12
听说杨教授比岳父杜聿明还大几岁

用户15xxx21 回复 05-05 23:16
杨教授比他第二次岳父大几十岁就是真的

用户15xxx21 回复 05-05 23:17
比他第二个岳父大几十岁就是真的

小洋
小洋 4
2025-05-05 15:34
永远差钱学森一筹,差得是一腔热血,差的是为了祖国舍弃一切的勇气
Carl 耀兄
Carl 耀兄 2
2025-04-29 08:09
算起来是第一次见亲岳父,能不毕恭毕敬吗?
用户10xxx20
用户10xxx20 1
2025-04-30 13:57
谁是谁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