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熟悉的欧洲国家大部分都是白种人,没想到却有一个由黄种人组成的国家——卡尔梅克共和国。该国家坐落在伏尔加河的怀抱与大高加索山脉的雄伟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那为什么这个国家会由黄种人组成的呢?为什么当时只是部分人回归了中国,剩余的人又为什么留在了欧洲?
明朝末年,庞大的卫拉特蒙古里面有很多部落,我们的故事主角土尔扈特部落就是其中之一。那时的这个部落的人,就是如今为我们所熟知的卡尔梅克人。
当时的部落在中国的西北部,那有广阔的草原。宜居的环境和资源使得该部落日益壮大。
自17世纪初,随着部落的日益壮大,领地发展受喀尔喀蒙古等周边势力约束,且四卫拉特联盟各部首领为扩牧地相互争斗。
于是该部落毅然决定避开卫拉特内部的纷扰,去探寻全新的可以使部落生存下去的地方,远离这些纷争不断的事情。
1628 年,这个部落的一部分人决定不在此处继续生活,准备向其他地方迁徙,去寻找新的家园,通过不断的寻找,他们在伏尔加河附近找到了一处适合生活的地方。
然而并没有过上多久的舒服的生活。当沙皇把疆域拓展至伏尔加河沿岸之际,便对土尔扈特施行了压迫之举。
最出名的“察里津防线”。即后来的伏尔加格勒,这条防线采取了逐步蚕食的进攻策略,分割土尔扈特部原有的牧场,使得草场面积大幅度缩小。
为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与镇压力度,沙皇鼓励原先居住在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人迁徙到伏尔加河流域,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军队。
伏尔加河流域人口激增,大量的牧地变成耕田,牲畜没有食物,整个部落的经济遭到巨大打击,族群的生活愈发艰难。
部落首领渥巴锡和族人认识到,只有返回故土,才是摆脱沙俄奴役的唯一出路。
乾隆三十五年,部落首领引领着伏尔加河东岸约十七万部众启程,开启了长达近八个月的艰辛征途。
他们英勇突破沙俄及其附属军队的围追堵截,全力抵御严寒与瘟疫的侵害。经近万里征程,人畜折损大半,终成就东归祖邦这一伟大的民族迁徙盛举。
沙俄为阻止其余土尔扈特人东归祖国,竟将他们围困达十数年之久,严禁其离开伏尔加河沿岸。
那些没有跟着大部队一起走的的土尔扈特人,后被称作卡尔梅克人,“卡尔梅克”意即“留下来的人”。卡尔梅克人在沙俄安排下于外高加索定居,致使该地成为欧洲唯一黄种人聚居地。
18世纪,卡尔梅克人参与了俄罗斯的扩张,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到了1991年,卡尔梅克共和国才算是正式成立。
卡尔梅克的经济重心主要落于农业、牧业以及轻工业领域,三者相互支撑,共同构建起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框架。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积极吸引投资,全力优化经济状况,以图实现经济的繁荣昌盛与可持续进步。
旅游业也成为卡尔梅克经济的一个新兴领域。
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和佛教历史,给卡尔梅克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尤其是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国内外游客。
埃利斯塔市内存有众多佛教寺庙与文化遗址,它们构成了重要的旅游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探寻其中的历史韵味与文化魅力。
卡尔梅克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主体民族是卡尔梅克族,同时,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塔塔尔人等也在此繁衍生息。
这般多样性造就了缤纷多彩的文化景观,展现出多元且迷人的姿容,凸显出独有的魅力与价值。卡尔梅克语作为本地的官方语言之一,地位显著。
卡尔梅克人大力助推自身文化复兴,诸如重建佛教寺庙,举行传统节庆活动,传承民族手工艺等,展现出他们对本族文化的珍视与弘扬。
每年卡尔梅克人都会庆祝“呼尔赫尔”(Khilin)节,这是一个传统的游牧节日,村民们通过歌舞和盛宴庆祝丰收。
在教育范畴,卡尔梅克共和国全力提升教育水准,旨在助推经济与社会向前迈进,从而达成本身的昌盛繁荣之态。
政府也不断推动青少年的职业培训与社会融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虽然近些年取得了一定佳绩,但仍需直面诸多问题。
例如鉴于地处偏远且经济基础羸弱,基础设施建设迟滞,致使居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生态环境范畴的问题逐步展露,尤以水资源匮乏与土地退化的状况最为突出。
卡尔梅克共和国的历史,乃是一段满溢挑战且蕴含机遇的进程,其间波折重重,却也蕴藏着无数可能与希望。纵使历经重重磨难与挫折,卡尔梅克人依旧坚定守护自身文化与身份,竭力于现代社会谋求生存与发展。
参考资料:
1.土尔扈特部东返战争.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 [引用日期2023-08-13];
2.马汝珩、马大正.《漂落异域的民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8—43页;
3.张体先.《土尔扈特部落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第188—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