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女儿来大陆,寻45年前离家的父亲,竟发现父亲是荣氏大家

张浩淼说 2025-01-25 17:18:14

台湾省女儿来大陆,寻45年前离家的父亲,竟发现父亲是荣氏大家族

在台北的某间小屋内,荣怡平细心地翻看着老旧照片,心中充满了对家的眷恋。

她自小由母亲曹效灵抚养长大,从未见过父亲的面,却深感父爱的缺失对她的影响。

有一种乡愁萦绕在她心中,那就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句话正是她多年前在书中看到的一句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她内心的情感。

荣怡平的寻亲之旅始于她未满十岁的时候。

那时,她常常看着其他孩子被父亲接送,心中不禁生出疑问:“我为什么没有爸爸呢?

”母亲曹效灵每次都沉默以对,她知道女儿的困惑,却无法为她解答。

这个问题始终未在荣怡平的心中消散,反而愈发浓烈,成为她生命中的执念。

2015年的一个炎热夏天,荣怡平的心灵之旅到了转折点。

她与母亲曹效灵一同登上了大陆的寻人节目《我等你》。

母女俩的目标是寻找荣郅隆,那个在她出生前就神秘消失的男人。

荣郅隆是曹效灵的丈夫,也是荣怡平的父亲。

45年前,荣郅隆在台湾省与曹效灵结婚,但在曹效灵怀孕八个月时,他突然失踪,似乎从人间蒸发。

从那时起,母女俩便踏上了漫长的寻亲之旅,寻求哪怕只有只言片语的消息,也能了解一些父亲的信息。

荣怡平从小在台湾省成长,言行举止与大多数台湾姑娘无异:温柔甜美,聪明好学。

她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巨大的疑问:她的父亲去了哪里?

这种疑问一再促使她在寻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她温顺懂事,常常帮助家里干活,也许是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

每当看到其他孩子有父亲的陪伴,她内心的孤独感和缺失愈发明显。

她的求知精神让她在学业上异常出色,屡次取得优异成绩。

母亲曹效灵也为此感到欣慰,却始终没有告诉她实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荣怡平的内心疑虑加深,其中的一个片断特别让她印象深刻。

当她的表弟无意间问道:“你怎么住在外婆家,不和爸爸一起住?

你没有爸爸吗?

”她的心突然被击中一般,尽管强忍住泪水,但情感的迸发最终促使她向母亲进一步探询父亲的消息。

那天晚上,荣怡平在外婆家找到了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的内容曾被她无数次在梦中见过。

照片中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是荣郅隆,女的是曹效灵,两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到这张照片,荣怡平的心中犹如打开了一扇记忆的大门,她终于明白,父亲并没有抛弃她,只是失踪了。

从这一刻起,荣怡平决心要找到父亲,即使这条路充满了荆棘。

她知道自己只有一个名字作为线索,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她的决心。

她开始收集一切关于父亲的信息,甚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上海图书馆可能保存有荣氏族谱。

心中燃起希望的火苗,她立刻动身前往上海,在图书馆找到了族谱,并复印了一份带回台湾。

这份族谱中几乎没有提及她的父亲,仅仅只是一个名字。

尽管如此,荣怡平依旧不放弃,她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父亲的消息。

这段时间,她经历了结婚生子,生活似乎走向了平静。

母亲的执念和她自己对亲情的渴望,使她始终无法放下心中的牵挂。

45岁那年,她决定再次来到大陆,带着母亲一同寻找父亲的下落。

借助现代媒介的力量,母女俩登上《我等你》节目,希望通过电视节目寻找到一些消息。

节目组告诉她们,他们找到了荣郅隆的线索。

母女俩激动不已,心情急切地等候,与观众共同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刻。

当节目组的大门缓缓打开时,迎面而来的却不是她们日夜思念的父亲,而是节目组的工作人员。

瞬间,母女俩泪流满面,所有的情感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释放。

事情的真相比她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工作人员告诉她们,荣郅隆在台湾省与曹效灵结婚后不久,便接到了母亲病危的消息。

因此,他匆忙返回大陆,无法再回台湾。

由于通讯手段的落后和动荡的时局,他的音讯也随之中断。

当他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悲伤伴随着他度过了余生。

他等待了整整九年,但始终未能再次赴台,最终因悲伤过度去世。

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妻子和女儿。

得知这一切真相,母女俩痛哭失声。

她们心中的疑虑和不安终于得到了答案。

她们打理相关事务,为荣郅隆扫墓,荣怡平也正式加入了荣氏大家族。

她的心中有了归属,父亲的名字也再也不会消失在她的生命中。

这段故事,细腻中带有深情与执念,荣怡平用行动告诉我们,血浓于水,这绝不仅仅是一句空话,不论血脉相距多远,总会有重逢的那一天。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停一停,想一想,在亲情中找到方向,体会家的意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