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逆袭而来的曹操
对于历史上的任何王朝来言,皇上的家事和王朝的国事,根本就没法分清。比如李治和武则天。
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时,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托孤重臣的阻击。可徐茂公(李绩)却说了一句话:娶谁当媳妇,这是皇上大哥你的家事,何必问东问西?
结果如何?李唐天下,成了武则天的“垫脚石”,连李家子孙都差点被杀光!敢问这是家事还是国事,谁能分得清?
所以公允来言,对于帝王家(诸侯王)就不存在什么家事。昏君的情况往往是,后宫“得病”,整个王朝吃药!而明君或雄主,也仅能做到“两权相害取其轻”,可往往却因此而被贴上一个很别致的标签,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
曹操是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雄主。少年入太学后,当了一段汉灵帝的议郎,然后做洛阳北部尉时设五色根,棒打蹇硕,还有刺杀大宦官张让(《三国演义》中是刺杀董卓),撕掉了自身的“宦官集团”标签,跟袁绍等门阀后代成了好兄弟。
随着黄巾起义爆发,曹操开启了“雄主人生”,直至最终成为“魏王”。所以,曹操取代袁绍、袁术(门阀),可谓是逆转了历史。因为之前一直是,宦官集团和外戚(包括门阀)集团的争斗。
董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启了“军阀干政”的先例,结果很快玩砸了。曹操接盘后却玩得风生水起,因此逆袭历史潮流者,当属曹阿瞒!只可惜随着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再无强人能压制得住门阀势力了。
故而三国归晋,站在历史大潮流中观察,就是一种回归历史常态罢了,直至唐末黄巢出现,门阀士族的势力,这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二、尴尬异常的曹操
而若站在国事这个角度去观察,曹操对家事的处理,则是带着悲苦感的,哪料却被误认为了“喜感”。比如都知道,曹操娶了15个老婆,其中还接盘了好几位。
如杜夫人,本是吕布手下将领秦宜禄的老婆,先被关羽看中,却被曹操抢来。
还有《三国演义》中,那位赫赫有名的邹氏。曹操为得到她,导致了“宛城之战”,长子曹昂、大将典韦和侄子曹安民被杀!尤其是长子曹昂之死,又导致了曹丕和曹植的争斗。
不过看完这些很有八卦味的曹操事迹后,敢问一句:曹操这15位老婆中,可有门阀士族之女?
只有一位勉强可算,这就是尹夫人,大将军何进的儿媳。不过大将军何进却是屠夫出身!因此才说,是勉强可算!
从曹操娶的这些老婆来分析,就能看出曹操对门阀士族有多忌惮。同理,门阀士族对曹操的真实态度,也是如此。可谓彼此既互相合作,又互相防范和伤害。
那么曹操儿子的婚姻,是不是也是如此?当然不会!因此作为曹操来言,他必须要向门阀士族们,展现出一定的诚意来。其中最有效的便是联姻,进行利益捆绑——这就是曹丕和曹植的婚配!
三、喜爱甄宓(甄氏)
曹丕的老婆叫甄宓,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老婆。曹操官渡之战逆袭了袁绍后,攻入了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当时曹丕也跟着呢,却抢先进入了袁熙府,在这里遇到甄宓。
《世说新语》中曾言,曹操攻破邺城,就是想得到甄宓,结果却被儿子曹丕抢先占有,搞得曹操很无奈,在一饱眼福后,无奈叹道:这才是我的好儿媳。
同时这事在《三国志》中也有个八卦。孔融得知此事后,特意给曹操写信表示:当年周武王伐纣,得到了妲己,于是就把妲己给了周公旦。
曹操这个懵,我也算饱读诗书之人,这事我咋不知道?后来就问孔融咋回事。孔融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闹了半天,孔融是用曹丕娶甄宓,埋汰曹操呢!气得曹操够呛。
但不论怎样,曹操似乎很喜欢甄宓这个儿媳。一次曹丕宴请好友时,甄宓也出来会见。可曹丕的好友刘桢,眼见甄宓美貌异常,竟然瞪着眼看。
这事说得很大,因为涉及到君臣之礼,刘桢起码是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再严重些,砍他头都一点问题没有。
说小又很小,毕竟刘桢是曹丕好友,又是家庭私宴,不必有那么多规矩,一笑了之也就过去了。曹丕就选择了一笑了之。
可谁也没想到,很快曹操就得知了,顿时大怒,认为这是对儿媳的不敬,一竿子上升到“君臣之礼”高度,非要杀掉刘桢。最终在曹丕苦求下,这才改为发配刘桢去做苦役。因此才说,曹操对甄宓这个儿媳,比较满意,很喜欢!
四、为何杀崔氏?
不过奇怪就奇怪在,曹操对曹植的老婆崔氏严厉异常,竟杀掉了崔氏。想搞清这件事,就先要说一下崔氏了。
那是当年曹操攻破邺城后,除了让曹丕娶甄宓外,也让曹植娶了崔琰的侄女,崔氏为妻。
甄宓是门阀士族出身,所谓无极甄氏。崔氏同样也是门阀士族,却比甄宓家世更硬,赫赫有名的清河崔氏!
显然从曹操的安排来看,曹植是占了上风!毕竟崔琰是当时河北门阀士族的“带头大哥”类人物。不过让人奇怪的是,曹操成为魏王后,曾下过一个命令,严禁曹家人衣着华贵。哪料崔氏却违反了这规定,恰被曹操看到,于是他二话不说就杀掉了崔氏!
那么曹操为何如此?难道民间传言的“一女乱三曹” (曹操、曹丕和曹植,都喜欢甄宓)是真的?其实想搞明白此问题很简单,就一句话:家事就是国事。
曹操最初看好的是曹植,这几乎是公认的。也就是说,曹昂死后曹植曾被曹操认为的第一接班人。但问题是曹丕是嫡长兄,天然占优。想让曹植逆袭了曹丕,就必须加强曹植的势力。
所以曹植娶崔氏,跟势力最大的门阀士族进行捆绑,也是必然了。但可惜崔琰却力挺曹丕,也就是说,崔琰事实上已经搅入了曹操的“家事”,且还舍掉了“侄女婿”。
崔琰的这个反水,不但意味着曹植失去门阀士族的支持,也算彻底稳固了曹丕的地位。因为在曹丕身边,已经有司马懿、陈群等门阀士族了。这是曹操不能容忍的——决不能让门阀士族,控制了曹魏!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附着在曹丕和曹植身上,进行互斗,而曹家人则充当“裁判”,控制局面。因此,当崔琰表态后,也就意味着崔家失去了效用,苦果子来了。果然崔琰和崔氏,都被曹操给杀了!
而曹操之所以喜欢甄宓,则是借甄宓事件削弱曹丕的势力。因为那时正是曹丕和曹植斗得不可开交时,而曹操却倾向于曹植!
也就是说,曹操根本谈不上喜欢甄宓,无非是把甄宓事件,当成了打击曹丕的“工具”,跟什么“一女乱三曹”,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总而言之,曹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政权平稳交接,别让门阀士族控制住局面罢了。这才是曹操晚年最关键的事,他哪还可能有心思搞“一女乱三曹”的花边?喜欢甄宓,杀崔氏,自然也是如此!
甄姬什么都没干,崔氏屡次违反曹操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