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如何当父母:一些家长为何又埋怨“双减”了?
文/马进彪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变化已经显现:孩子上学时间晚了、作业大多在学校完成了、周末也不用再去一个个课外培训班“赶场”了。那么,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家长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双减”之后如何当父母?成了摆在很多家长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中国青年报11月22日)
“双减”好就好在学校和家里一起减,但现在的情况有点歪。大家可能会看到,一些家长已经有点埋怨“双减”了,因为孩子太闲了,怕是无事生非。
这种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因为家长不在家的时候,确实有些孩子快要上房揭瓦,实在没得干,孩子们已经进入早期“退休”阶段,度日如年也。
但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本身没有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是在释放天性。可能会有些过度,但总体来说,还是对孩子的人性化理解,这也是“双减”的题中之意。
“双减”本身就不是简单的事,因为好的“双减”之中也有加法,因为教育孩子并不是仅仅减少作业和培训,其根本意义还在于塑造孩子的社会化人格。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一道综合运算题,其中的加减乘除都不可缺少。而玩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远比吃饭重要。
因为现在都不缺营养,少吃一顿两顿的都没关系,而吃饭这件事少了,过了饭点还可以补上,不会像营养学家忽悠得那样,少一两顿就营养不良了。
而玩就不一样了,它是孩子的一种初始化社会交往,孩子的社会化人格往往从玩开始。玩,是他们与社会共处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玩,那与社会就没有了交往的介质。
而少了一两次的玩,就等于与新朋友失去了熟悉的机会,而那可能就是孩子最想要加入的群,但没有了机会,而那就是一种社会化的“营养不良”。
孩子虽然岁数小,但一样有社会学上所讲的群体感,如果是一个社会化比较完善的孩子,其实他除了有个家庭群之外还会有好多他那种社会的群。
如亲戚的群、同学的群、邻居的群、甚至还有“坏孩子的群”等等,而这些群就是孩子们社会中的现实分类,这与成年人的社会交往一样,同样分三六九等。
“以前每天回家辅导一下作业、周末上几个课外班,带孩子虽然很忙很累,但是时间过得很快,现在,真不知道以后这么多时间怎么打发了。”北京的小学生家长姜婷(化名)说。
其实,这位家长真是想多了。孩子的“双减”也该是家长们的“双加”,一是要加强自己对孩子的信心,二是要加大对孩子社会化交往的力度,让孩子玩好就是最大的事,而家长的角色就是“后勤部长”。
这个“后勤部长”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一线社会化过程中的孩子提供理念支持和物质支持。如果这步做到了,那你就是位好家长,其他的事,你就让孩子们去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