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王昌龄被贬返回老家,途经亳州,竟被亳州刺史一枪捅死

俊奇车坛 2025-04-23 09:50:55

公元756年的时候,王昌龄已经59岁了,他被朝廷贬官,得回老家去。在路过亳州的时候,没想到遭遇了亳州刺史闾丘晓,闾丘晓竟然直接用枪把他给杀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边塞诗人的鼻祖】

说到王昌龄,咱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那首诗,几百年来一直被大家讨论来讨论去。

《边关行》远古的边塞,战火曾频繁燃起,英勇的战士,踏上征途不曾犹豫。他们离开家乡,心怀壮志豪情,只为守护边疆,让国家安宁太平。黄沙漫天,掩盖了前行的足迹,战鼓声声,激荡着心中的勇气。面对强敌,他们毫不畏惧退缩,手中的刀枪,闪耀着胜利的光芒。岁月流转,边关的风光依旧壮丽,那些往事,已化作历史的回忆。但战士们的精神,永远流传不息,激励着后人,为家国奋勇前行。

秦汉的月光照着古时关隘,好多人走了万里的长征路还没回来。

只要有那龙城勇将在,定不让敌骑越过阴山半步。

要弄清楚王少伯诗句里提到的“龙城飞将”,究竟是指从未踏足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是那位真刀真枪打到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后世学者们可是没少钻研琢磨。

我们之前文章里已经聊过这个话题,所以这儿就不多啰嗦了。

王昌龄来自一个种田的家庭,到了20岁那年,别的年轻人都在田里挥锄头,他却选择背上剑,走出家门去闯荡,想要干出一番事业。

他到了边疆,那会儿正好是李隆基当皇帝的早期,天下太平,也没啥机会能让他大展身手,建功立业啥的。

接着,他再次握起笔,开始记录边塞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景象,与此同时,他也参加了科举考试。

到了三十岁那年,我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感觉自己的未来瞬间有了希望。

不过,实际情况却跟想的完全相反,让人大跌眼镜。

昌龄就只混了个秘书省校书郎的小官职,干的活儿无非是抄抄写写文书那些琐事。要是搁到现在,那就跟国务院里最低等级的小职员没啥两样。

王昌龄因为官职太小,没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得琢磨琢磨对策。

在单位里打拼,要是家里既没背景又没资源,想提升职位和薪水,最直接的一招就是去参加职称考试!考个职称,简单又实用,对咱们这种普通人来说,可是升职加薪的捷径呢!

要想考,咱就直接冲最高等级的,考那个博学宏才的考试。

说到博学宏词这个称号,现在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在唐玄宗那个时候,这可是个相当有分量的头衔,含金量十足。

能考上那些位置的,都是肚子里墨水多,文学水平顶呱呱的人。而且啊,一旦考上了,不光是学问上受人尊敬,连带着社会地位、官职啥的,也都跟着往上涨,节节高升。

考上科举的王昌龄,虽说榜上有名,但日子还是老样子,过得挺悲惨。

王昌龄34岁那年,考上了博学宏词科,可奇怪的是,他的官职愣是没咋往上升。

王昌龄刚当上县令没几天,宰相张九龄就栽了跟头,被朝廷打发回了老家。王昌龄这人一身正气,这下子没地方使了,心里挺不是滋味。他就写了篇短文,好好表达了一番对老宰相张九龄的同情。

在官场里混,吃东西得小心,说话更得注意分寸。没想到王昌龄比张九龄还倒霉,皇上一下令,直接就把他给发配到那穷得叮当响、环境恶劣的岭南去了。

幸运的是,事情没走到绝路,王昌龄在被贬谪的途中,碰到了好运。

【再次被贬,仕途坎坷】

742年那会儿,王昌龄正被贬的路上呢,还没到岭南地界,突然唐玄宗就宣布换年号叫“天宝”了,全国上下都高兴,还来了个大赦,以前那些烦心事,就算过去了,咱们都不提了。

然后呢,我王昌龄,真的回来了!回来以后,王教授我就继续当我的县令去了。

没过几年,他再次被降职了,这回的罪名是“不注意小节”。

就是说,他做起事来不太在乎那些小地方、小环节。

这就像老板想炒你鱿鱼,理由可能是你今天中午在食堂吃饭,比规定时间早到了半分钟,又或者是你在办公室聊天,声音大得隔壁同事都听见了。反正,他就是看你不顺眼,想贬低你。

这次被贬得更厉害了,直接被发配到了偏远的夜郎,那个地方简直就像是被世界遗忘了一样。

小孩心里挺难受,这事儿该跟谁讲呢?

在官场上闯荡,其实性格很关键。像李白、王昌龄这类人,说话直来直去,心里头也藏不住太多弯弯绕绕,他们真的不太适合在官场待。

幸运的是,在那个时候,有很多文人都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一路上被降职,倒也碰见了挺多懂我的人。

在被贬的这条漫长又艰难的路上,王昌龄的人脉广度和影响力,却意外地飙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他和孟浩然一见如故,几杯小酒下肚,把孟浩然给喝挂了;他和李白相见恨晚,成了知己之交,离别时依依不舍,还写诗相赠;他和高适更是心心相惜,最终高适让杀害他的人,血债血偿。【魂断归乡路】

59岁那年,碰上安史之乱,世道乱得很,王昌龄心想:得回老家瞅瞅了。

不过,当王昌龄走到亳州时,那儿的刺史闾丘晓正捣鼓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他怕王昌龄把他那些烂事儿给抖搂出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王昌龄给宰了。

这位文学巨匠,边塞诗歌的开创者,被誉为“七绝高手”的他,竟然就这么走了。他生前结交的朋友中,有些人对此感到非常不甘!

过了两年,张镐这个宰相被派去当河南道节度使。有一回,闾丘晓在执行任务时磨磨蹭蹭,张镐一看,觉得这家伙耽误了军事大事,就直接下令把闾丘晓给处决了。

执行死刑那会儿,闾丘晓哭得稀里哗啦,哭着求情说:我家里还有个老妈呢,求您给我留条活路吧。

但是,高适早就把闾丘晓当年狠心杀掉王昌龄的事儿,跟张镐说了。

现在,闾丘晓在那儿装模作样博取同情,张镐毫不客气地怼了他一句:“王昌龄的家人,你打算让谁来照顾?”

后来,就严惩了闾丘晓,算是给王昌龄在天上一个交代。

【结语】

王昌龄呢,他出生在大唐最牛的那会儿,那时候,高手如云,大家都拼着劲儿往前冲。

王昌龄这个人挺实在,官场上走得不太顺畅。但他的朋友圈子,那可真不是盖的,相当有分量。

其实,有那么一群人,和王昌龄很像,他们心里装着整个国家,满怀着远大的志向。他们为了国家的长久安宁,毫不犹豫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这些人名字各不相同,但都有着同样的信念和追求。

有这么一群人在,咱们就能放心,正义就算来得晚点,也肯定会到场!

就算正人君子被小人给害了,但国家最后还是会因为君子的治国理念而兴盛起来!

0 阅读:0

俊奇车坛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