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属于体制内,但它们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
不管是薪资待遇还是福利津贴方面,公务员的整体水平通常位于社会中上阶层。在同一地区,公务员的年收入大约比事业单位员工高出10%到20%。
以津贴补贴为例,公务员通常能享受更多种类的津贴和补贴,且金额也相对较高。比如,他们可能会有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和车补等,而事业单位员工往往没有这些福利,特别是车补。此外,公务员的年终绩效奖励也通常高于事业单位员工。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差异是,公务员去世后,其家属可以获得40个月的抚恤金,而事业单位员工去世后,抚恤金通常为20个月。

为何说:未来几年,公务员和事业编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1、改革先从事业单位开始
现如今,事业单位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使得事业编制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就拿公益三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来说,也就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会转为企业,这种现象一直存在改革。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很多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被改制为企业,就比如山东(如下图),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原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全部解除编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此外,现在的高校、公立医院和公立幼儿园也都采用的备案制,对编制人员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以前的编制是“编制随人走”,而现在编制则属于单位,不属于个人。这种变化也增加了事业单位人员的不确定性。


2、政策试点先从公务员开始
从近年来的政策落实趋势中,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一个规律:好的政策试点总是先从公务员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和完善后,再逐步推广到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其他领域。
就拿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来说,其实早在2015年就发布意见开始试行了,但经过四年的试点后,于2019年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还有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制度,从2022年1月就发布意见开始试行了,但目前还没有全面推行,按上面的时间规律,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到2026年,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有望在全国所有事业单位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