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慢!且慢……毛主席来信了!”
1937年的一个寒秋,一人骑着快马横穿整个行刑场,在黑压压一片人群的注视下,将手中的信递给了即将行刑的犯人。
黄克功,曾经是毛主席的心腹爱将,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因杀人罪被判死刑。
看着眼前毛主席寄来的信件,原本已经绝望的黄克功眼中久违的绽放出光明,但在仔细阅读过后,却又重新回到了死寂。
砰——,随着一声枪响,他在生命的最后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那么,黄克功的人生经历究竟是怎样的,能让毛主席为他写信?而他又为何犯下杀人罪呢?
出生贫困,成为红军干部
1911年,黄克功在湖南省一个农家出生,因从小就饱受地主阶级的压迫。
所以早早就在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企图将高高在上的地主拉下马。
然而,在那个炮火连天、群雄割据的年代,军阀之间的混战让普通家庭之间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
别说复仇,就连生计都成了黄克功的一大困扰,直到1927年,机会终于来临了,秋收起义的大风刮到身边,他义无反顾的加入了红军。
在革命氛围浓厚的红军部队里,黄克功努力的读书认字,刻苦学习。
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他也逐渐意识到了红军的目标是为了解放中国,建立属于人民的国家。
这与黄克功的目标十分契合,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改革的伟大目标之中。
在其不断出色的表现下,党逐渐意识到了这个朝气蓬勃,对党忠诚的小伙子。
于是,短短一年过后,黄克功就被安排在了毛主席身边,成为了一名小小的通讯员。
在毛主席身边的这段日子里,他学习到了很多革命的知识和军事技能,没多久,就被毛主席深深的折服,成为了小迷弟。
而主席对这个聪明机智、勤奋好学的的通讯员也十分喜爱,经常要找他交流革命问题。
不过,没过多久,黄克功就向毛主席提出了离开的申请,说想要前往一线部队。
对黄克功而言,他并不想一辈子做通讯员,觉得上战场才是他的使命,毛主席看出了这个年轻人的决心,最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在成功加入到战场后,黄克功出色的军事才能显露无疑,在多次战役中都能立下奇功。
在参与多次反围剿和漫漫的长征后,黄克功的心智逐渐成熟,军事技能也愈发优秀。
鉴于他出色的表现,最终成为一名师团级干部,是毛主席的心腹大将,很受信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革命人才,竟然在往后的生活中犯下了杀人的重罪,最后被处以死刑。
杀害学生,终于伏法
1937年,由于黄克功在部队中的出色表现,组织将他派往了抗大,担任队长的职责。
在那一年,身为革命圣地的延安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出色学子,而刘茜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作为抗大的队长兼教官,黄克功难免会与其接触,看着她活泼开朗,朝气蓬勃的讨论着军事理论和革命问题。
黄克功的心中逐渐产生了青春的悸动,于是,每次训练结束,总是要找到刘茜,有时是和她一起在图书馆看书,还会一起讨论国家的未来。
在接连不断的接触中,黄克功和刘茜亲密的举止传到了抗大其他学生和领导耳里,这无疑引起了抗大领导对黄克功的不满。
毕竟,对于抗大来说,师生之间是要保持安全距离的,不能发展成情侣,黄克功也因此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顿痛骂,还写了书面的检讨。
不过,这些都未能阻止他那刚刚懵懂起来的青春之心,今后的日子里,依旧按部就班的找刘茜。
总是要派人给她送一些小礼品,还经常偷偷约她出来一起吃饭,这些对于黄克功来说,或许是对心爱女子义无反顾的追求。
但对于一心想要学习的刘茜来说,黄克功死皮赖脸,近乎偏执的追求却让她十分烦恼。
刘茜的思想十分开放先进,在她的心里封建女性的那一套早已过时,只一心一意想找自己喜欢的伴侣,建立一个平等的婚姻。
而不是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者迫于压力选择一个她根本不喜欢的人。
黄克功在刘茜的心里只是一位敬爱的教官,并不是她今生的所爱。
但黄克功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革命分子的婚姻就该干脆,男人在前面流血,女人只要在后方给予支持就好。
在他的心中,只要自己是优秀的红军干部,功劳大,女人就理应接受自己的好意。
因此,黄克功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直接派人给刘茜送上一身崭新的军装,并留言:穿上它你就是我的妻子。
对此刘茜果断的拒绝了,而这件事情也在抗大引起了轩然大波。
之后的日子里,黄克功仍然没有放弃,依旧热烈的追求着刘茜,且不止如此,在他看到刘茜与其他男子交流时,总要和他们进行“谈话”。
然而,这些都未能打动刘茜的内心,黄克功的内心一度十分煎熬。
直到1937年4月,黄克功独自邀请刘茜进行最后的告白,只可惜,刘茜还是拒绝了,她坚毅的面庞让黄克功非常绝望,随之而来的就是愤怒。
随后他在冲动之中拔出了手枪,抵住刘茜的头顶,下了最后通碟,结果砰——,随着一声枪响,刘茜倒在了血泊之中……
第二天清晨,黄克功就被逮捕归案,抗大的学生面对这个杀害学生的教官,满脸都是震惊。
很快,事情就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由于这件事影响重大,且黄克功对党有着突出贡献,毛主席必须亲自决断。
在了解完事情的整个真相后,毛主席亲手给黄克功写了一封信,并告诉法官依法对黄克功进行判罪。
在主席的信中,深刻的赞扬的黄克功对于党和国家的功绩,说他革命的历史是非常光荣的。
但是,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竟然犯下了杀害平民学生的大罪,这又绝对是无法原谅的,如果赦免,今后就无法、教育党、教育红军。
结语
1937年10月,黄克功在延安被处以极刑,失去了生命。
而这一切,终究还是他咎由自取,明知党的作风严格,明知杀人是要枪毙的大罪,却还要知法犯法。
黄克功被枪毙的事情,是给新中国所有党员树立了一个榜样,是给全国人民群众一个交代。
参考资料
毛泽东批准枪毙黄克功-文摘报-光明网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委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人物志》.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