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琊榜》中,有一件特别诡异的事情,一直被人们提起。那就是皇上为什么要立萧景宣为太子呢?萧景宣在剧中和原著中的表现,都不能说是平庸了,简直就是愚蠢和懒惰的代名词。
贪图享乐、不知收敛,遇事只知道喊打喊杀。三十多岁了,还找越贵妃和皇上哭。就是这样的人居然被立为了太子,而且皇上一直还挺支持他的。能力这么差的人如果继位,那么萧家的王朝,估计被断送了。
皇上为什么会立萧景宣为太子呢?大多数人觉得是皇上没有更好的选择,其实并不是。细数一下皇上的皇子。长子萧景禹被赐死、二子病逝、三子有残疾、五子萧景桓生母为滑族、七子萧景琰和赤焰关系匪浅,但是还有六皇子啊。
关于六皇子,剧中是有过两次出场的。一次是梅长苏提到胸无大志,一次是三月春猎时和景琰聊天。对于六皇子的表现,我认为他更像是纪王一样,智商超高,大智若愚,绝不简单的是胸无大志。在看到夺嫡之战危机重重,故而选择了主动退出。所以说皇上在太子的人选这里,并非没有更好的选择。
再次探究一下萧景宣被立为太子这件事,我认为是和皇上的忌讳有关。这个忌讳在剧中出现了很多次。
皇上第一次到静妃的芷萝宫,问了静妃对誉王怎么看,静妃回答,说誉王是个贤王。皇上在听到这两个字后,马上就变了脸色,打断了静妃的回话:“后宫妇人知道什么贤不贤的!这些话还不都是外面传进来的!现在朝堂议事,大臣们都以他马首是瞻,倒是真贤啦!”
另外一次出现是卫铮被抓后,誉王和夏江合谋在大殿上向靖王发难。靖王提到了赤焰一案,他并不知情。梁王在刚开始听到靖王对于赤焰案的辩护时,并没有发怒。但是当靖王说到:“祁王是一代贤王”时,梁王就变了脸色,随后梁王质问靖王:“朕对赤焰案的处置,你有何不满吗?”靖王回答:“儿臣并非对父皇有任何不满,儿臣只是以为,祁王素来,”皇上马上就发怒了,并且打断了景琰的回话:“住口!什么祁王,是庶人萧景禹;什么林帅,那是逆犯林燮,你到底学没学会该怎么在君前奏对!”
从这两处细节,可以看出皇上对于贤王的忌讳远大于林燮和赤焰军。而且剧中皇上多次主动提到宸妃,还有最后林殊和皇上在大殿里单独会谈也可以看出,皇上对于赤焰、林燮、宸妃其实并不忌讳。甚至因为错杀林燮给林殊跪了下来。
正是因为他对于贤王的忌讳,谁最不贤谁就最有可能做太子。而当时已经二十五六岁的萧景宣,性情智商都已养成,是最不可能成为贤王的一位皇子。这一点让皇上感觉很放心,所以萧景宣也就被皇上选中,立为了太子。
END
作者:我有鱼两条 原创不易,禁止转载!盗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