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72年邓公将要复出,周总理收到主席尚方宝剑,有些人开始坐不住了

前言71年时,毛主席在陈毅元帅会议上对邓公作出了肯定,接着第二年8月时毛主席又说:邓小平与刘伯承打仗有功,这无疑是再一次
前言

71年时,毛主席在陈毅元帅会议上对邓公作出了肯定,接着第二年8月时毛主席又说:邓小平与刘伯承打仗有功,这无疑是再一次对邓公进行了肯定

不久,邓公来信,毛主席为此指示周总理要在回信中充分肯定邓公的历史功绩。

眼看着邓公即将要复出了,这时有些人开始坐不住了。

情同兄长,志同战友

邓公在接受意大利记者采访时这样讲道:

我们认识的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我们就相识了,对我而讲(周总理)始终是一位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都很尊重的人。

对于性格内向的邓公而讲,是很少会用这么浓重感情来表达对一个人尊重与看法的,然而邓公却是对周总理却是从未曾掩饰自己的情感。

这个世界的缘分有时候真的很巧,邓公是在1920年10到达的法国,而周总理则是在11月到达的法国,基本上两人就是先后脚到达,不久周总理便在法国组织了中国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闻听此消息的邓公,当即便决定加入。

那时候支部工作是由周总理来负责,而邓公则是负责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方说办《少年》《时光》刻蜡板。

做具体一些的工作时,邓公与周总理半年来都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两位伟人的生活环境并不是很好,吃的是面包,喝的是白水,住也是很多人挤在一起。

后来邓公的女儿毛毛问及父亲:您在留法时,您与哪一个人关系最为密切呀?

邓公微微一笑回答道:是周总理,我一直将他视为我的兄长,我们在一起时间也是最长的。

在留法期间,周总理与邓公有着很多的共同爱好,邓公喜欢看足球,周总理也爱看足球;邓公爱吃那种牛角面包,周总理也十分的喜欢,实际上这种面包在法国当时候是很普通的,可是对于两位伟人而讲却是最好的东西了。

图丨邓公留法时学生照

邓公儿子邓朴方回忆父亲与周总理这段时光时,这样讲道:他们几十年后依旧在怀念着留法时光。

邓公与周总理接触最多的还是在解放以后。1952年时,邓公被到北京担任副总理,而这便是再次回到了周总理的领导下。那时邓公一直是周总理的助手,协助着周总理工作。

邓公对于周总理非常的尊重,周总理对邓公也是另眼相待,特别是在邓公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后,那会儿,中央有一摊工作,国务院也是有着一摊工作。

两位伟人互相信任,也互相理解,在处理问题时,都会有一个默契,邓公是小事不管,大事抓一抓。而周总理则是负责主持外交事宜,外交无小事,周总理处理的十分细致,因此两人合作的十分好。

图丨周总理留法照

据邓朴方讲述说:那时每当有人与父亲谈起周总理时候,父亲神态总会变得十分尊敬。这便是两位伟人特有的情谊。

实际上,不仅仅是邓公对周总理十分的尊敬,周总理对邓公也格外的关心。有次周总理到邓公家中,进门以后,周总理皱了皱眉头,发现邓公家门口竟然没有一个警卫,于是周总理就说道:这怎么可以,门口连一个警卫都没有,后来周总理便为邓公安排了一个警卫。

周总理对邓公之间的情感,是友谊,是很自然的。

两人的这种情谊不仅仅是表现在工作中,生活方面也是可以得到体现。

有次邓公与周总理两家人一起到野外去,那时,周总理看着邓公的孩子们很是亲人,便问道:你们家谁管钱呀?

邓楠管,孩子们回答道。

在听到这个名字后,周总理便转过头十分慈祥的对邓楠讲道:啊!你也是总理那!你的官与我的一样大呀。

接着又对邓公家的毛毛讲道:你是你们家的外交部长。

后来邓公孩子是这样回忆周总理的:在我们这些孩子眼中,周总理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在1966年后,邓公被调到了江西,最初是将邓公安排在赣州,不久周总理便得知了消息,他连续2次给江西那边打去电话说道:

邓小平同志已经是65岁的人了,他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最好是可以将他安排在南昌附近,也最好能有两层楼,一个院子,楼上让邓小平居住,楼下则是由工作人员来居住,院子可以方便散步。

邓公复出

1972年1月10日上午时候,身穿淡黄色睡衣的毛主席辗转反侧,他面容十分的十分的憔悴,按照惯例,通常毛主席会在午饭以后会休息一会儿,可是今天的主席却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过了一会儿后,突然,毛主席对张玉凤讲道:现在几点了?

张玉凤答:主席,现在一点半了。

毛主席听后略微一皱眉,便将道:调车,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会上,毛主席对陈毅元帅的家属们不断的嘱咐道:陈毅是个好同志,你们要向他学习……

接着,毛主席和会场上的众人提到了邓公,对于邓公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让邓公再度出来工作的想法。

一旁的周总理,在听到毛主席的话后,十分的开心,他知道邓公此刻也很想回来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在此前,邓公就有过来信。

毛主席的话让这位与邓公关系甚笃的周总理如何不为之喜悦,接着周恩来总理示意陈毅元帅的子女,把毛主席对邓公的评价传出去,为邓公早日可以复出造势。

与此同时,周总理也开始充分利用各种场合 ,把毛主席的谈话内容讲了出去,

这一年1月下旬的时候,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上,在谈到邓公时,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这让在场一些人脸色开始变的得十分难看,可却是又无可奈何。

1972年6月时,周总理批示了一份文件,正式恢复了邓公的工资待遇,同时也批准了邓公儿子邓朴方到北京治病的请求,8月份的时候,邓公给毛主席写去了信件,毛主席说:邓小平与刘伯承打仗有功。毛主席这句话,无疑是对邓公的进一步肯定。

周总理在收到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后,立即就作了传达。

邓公也在得知毛主席的意思后,在8月13日时候给中央写了信件,信中,邓公向中央提出了愿意为党和人民做一些工作的请求,之后又在8月14日时候,毛主席就曾对这封信指示周总理,要回复时着重指出邓公的历史功绩。而这无疑便是一把尚方宝剑。

周总理15号时候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

然而眼看着邓公即将回归时,有些人开始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千方百计的阻挠起了邓公的复出。这就险些让毛主席指示的关于邓公复出的计划“束之高阁”。

到当年12月17日时候,事情才再度反转,当天毛主席找到周总理进行谈话。

18号,周总理致信纪登奎与汪东兴二人:昨晚主席面示,邓小平同志一家曾要求做点事情,请你们这里也考虑一下,主席曾提过几次。

在写完信后,周总理还是有些不放心,他接着找来了纪、汪二人面谈,指示他们要根据毛主席的精神,提出由邓小平任副总理的建议信。

经过周总理的不懈努力,终于再度叩开了邓公“二度复出”的大门。

1973年2月时候,年近七旬的邓公接到了中央的通知,要求他立即启程返回北京,几天后,邓公携带着全家再度登上了回京的火车,离开了伴他度过三年时光的江西南昌那座“将军楼”。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周总理正式告知中央办公厅负责人汪东兴,要求他务必要妥善安排好邓公回京以后的住所,

自从2月下旬到3月初时候,周总理不顾身体的劳累,连续主持会议,讨论邓公复出的问题,尽管在会议上时,有些人还是想要阻挠,可是在周总理的努力下,最终结果就是。1973年3月10日这天,邓公得以正式复出。就在当天周总理请病假两周,中央日常工作交给了叶帅。

实际上周总理的身体早已病情很重了,在1967年2月时,周总理就曾被诊断出心脏病。

那时医生拉着周总理的手嘱托道:您一定要安心静养,减少工作量啊,可是一心为国的周总理哪里会听医生的话,他转头便忙于手上的工作了。

时间来到1973年2月时,周总理已经需要靠连续的治疗以及吸氧餐能入睡了,到3月5日时候,这天本应该是周总理的生日,可是此刻的周总理哪里能顾得上,那时的他连几分钟的休息都十分困难。

3月28日时候,周总理身体有所好转,便会见了邓公,第二天周总理拖着疲惫的身体拉着邓公前去与毛主席开会。

4月9号时候,周总理、邓颖超在玉泉山与邓公夫妇共进晚餐。

4月12日时,周总理与邓公同时出现在了人民大会堂,欢迎西哈努克亲王,而这是邓公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复出后,首度公开露面。

12月时候,毛主席同意周总理的建议,对邓公进行了任命,并说道:邓小平的回归,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小平同志进入政治局,是给政治局增加了一位“秘书长。”

接着毛主席当场送给了邓公八个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

1973年时周总理在会见加拿大友好人士朗宁时,这样介绍道邓公:我要你们会见一位将成为重要人物的人——邓小平副总理。

周总理的去世

1974年初,周总理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病情愈发严重,在1月下旬开始,周总理连日便血,不得不实行癌细胞控制治疗,可是这时有些人却是不安分了起来,开始小动作不断。

有鉴于此,周总理再次召开会议:

提议由叶帅牵头,邓公、陈锡联等人组成5人小组,全权处理军委日常事物以及紧急作战事项,而这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由此邓公进入到了军队领导核心。

而这无疑是对那些不安分的人有力回击。

此时此刻周总理的病情愈发严重,可是周总理此刻依然表示还不可以马上住院治疗,他还要继续工作。有关周总理为何一再推迟住院治疗时间的缘由。

直到周总理去世数年以后,妻子邓颖超才向周边的工人人员讲述道:在那段时间里,恩来一直对小平同志的事情放不下心来,他担心有人会对他不利,所以才不肯离开工作岗位。

12月23日时候,周总飞往了长沙,向毛主席汇报起了四届人大筹备会议,毛主席说他(邓公)政治思想强,接着毛主席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很大的“强”字。

周总理看到这里,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谈话时,当周总理向毛主席商谈起了人事安排,由邓小平出任国家第一副总理兼军委总参谋长时,毛主席这时露出了笑容,点点头:就这样。

说着,毛主席又在纸上写下了“人才难”三个字。

周总理在看到毛主席的这几个字时,如何能不清楚主席的深意,他脱口而出:人才难得。

毛主席含笑放下了手中的笔。对周总理讲道:你身体不好,在四大以后,你就安心养病吧!国务院的工作可以让邓小平同志来顶。

在四届人大以后,周总理平均每两周都会与邓公会见一两次面。在病房内,两位老友促膝谈心,共商国是,常常一谈便至深夜。

1975年12月中旬时,邓公去往了305医院,想要去看望周总理。

那时的周总理膀胱癌外加结肠癌,晚年时一共做了大大小小的手术近20次,在9月份的那一次手术,周总理由于癌细胞已经全身扩散,吃饭也不得不靠着一个管子。

邓公在到达医院以后,周总理想要站起身来说话,可是此刻的周总理实在是站不起来了,见状,邓公急忙上前说:您就躺着,我在这里坐着。

邓公看着病榻上的周总理,此刻已骨瘦如柴,心中莫名的有些疼,在看到周总理身体有些不舒服时,邓公急忙退了出去,等待下次前来。

后来周总理的秘书回忆道:邓公坐在床边,握着周总理冰凉的手,眼泪不住的在眼眶里打转,鼻涕拧都拧不完。在大多数时间,邓公只是陪着周总理在那里坐着,而当周总理状态好些时,邓公才会去说上几句话。

邓公十分悲痛的说:我听说毛主席的病情也不是很好。”

周总理闻言也是满怀忧虑的说:“毛主席身体出来问题,那国家未来堪忧呀,我看我这个样子,大概是要走在主席之前了。”

之后,邓公从医生那边得知了周总理的病情已经愈发严重了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周总理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这时邓公直言:“总理,您还有什么心愿吗?我看您留下的位置,可能会搅动一些人的神经呀。

周总理点点头,接着说道:“都是因为一个代总理而引起的,小平同志,我看啊你又超然事外了。”

邓公说:“谁是代总理,主席会考虑的,我未必是最合适的。”

听到这里,周总理有些激动地说道:“你不合适,那还有谁合适?你后面那个第二副总理吗?”

这时邓公紧紧的握住周总理的手讲道:总理您放心,不用我更不会用那个第二副总理,在这一点上,我相信毛主席的政治智慧。

这时。周总理长舒一口气,说:你理解主席就好,毛主席他也很难的,不可能找到面面俱到的办法,不过小平同志,你记着,这盘棋不可以再往下走了,再走就无法收拾了。

邓公说“总理您放心,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去整顿的。”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走完了他78年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