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陈赓为“死刑犯”求情,董必武不敢做主,毛主席:破格批准

小宠宠 2022-12-06 14:18:49

新中国刚成立时,毛泽东就强调我们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实现国防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办一所诸兵种、多学科、综合性的正规高等军事技术学校。

1952年,中央军委正式决定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让谁来当这个学校的校长呢?毛泽东想到了陈赓。毛泽东认为:陈赓是黄埔军校毕业的,而且身经百战,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早在中央苏区时,他就担任过红军步校校长,有办军校的经验,让他挂帅来办军事工程学院,那是很合适的。

毛泽东

当时陈赓正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在朝鲜前线指挥作战。6月23日,陈赓收到了一纸调令,让他回国述职,当时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这个时间点让他回国,他感到十分纳闷。

陈赓回国以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接见了他,陈赓向毛泽东报告了朝鲜的战事,他说:“我军缺乏现代化装备,部队缺乏精通科技的人才,造成在朝鲜战场的困境。只能靠坑道对付敌人的飞机大炮,许多战斗由于装备技术落后而不能取得胜利。”

毛泽东说:“这就是我叫你回来的原因,中央决定创办军事工程学院,由你来挂帅,你要尽快把它办起来。”

陈赓有些吃惊,他连忙推辞说:“主席,我这个人只会打仗,办学恐怕不行,还是安排个懂行的人来办吧!”

毛泽东说:“你不会办学?你过去当红军步校校长,不是当得挺好的嘛。我看让你来办这个学校最合适。”

周恩来也说:“你上过黄埔军校,办过红军步兵学校,还带过红军干部团,你干不了,别人恐怕连你这点经验也没有,就这么定下了。”

《陈赓大将》剧照

陈赓也就不再推辞,他大声说:“请主席放心,请总理、总司令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陈赓又对周恩来说:“要干,你们得给我找个好政委。”

毛泽东风趣地说:“我看你自己又当爹又当娘吧。”

1952年7月8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9月1日,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在北京地安门恭俭胡同59号院组成,陈赓为主任,开始筹备创建这所陆海空三军综合性的军事工程技术学院。

办军事院校,最重要和最困难的就是罗致人才,为了办好“哈军工”,陈赓在这方面可是下了大功夫。

“既要承认两万五千里,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

陈赓对学院的教职员工十分尊重,每次有新来的教授,他都亲自登门去看望。一位老教授回忆说:“当时我从南方到哈军工报到,本想在北京多留几天。可没想到陈赓院长说要请我吃烤鸭,并且让我不要着急,在北京多住几天,还要给我派车,去各处名胜古迹玩一玩。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不知怎么了,一天也不想住了,马上动身来哈尔滨。”

有一次,学院营建管理处给教职工发写字台,处长张复明决定按照部队的老规矩,教授、副教授按团职干部发大写字台,讲师、助教按营职发小写字台。但这种分发的方式引起了很多讲师的不满,他们反映说:“讲师身材长得和教授差不多,为什么发个小桌子?我们的工作量不见得比教授们小,书也不见得比教授们少,小桌子怎么够用?”

陈赓知道这件事后,专门把张复明叫了过来,狠狠地批评了他:“这是谁规定的?谁叫你们把营、团的概念硬套到教职员工身上的?他们的书多,桌子和书架小了不行。凡是学院的教师,一律发大写字台。另外,把书架做大一点,他们要多少,你给多少!你要记住,这里不是军营,你服务的对象也不是‘土八路’了!”

陈赓(左)

不久以后,学院的教师都分到了大写字台,大家都感到很满意。

但时间长了以后,学院里的同志对“谁是办学的主体”出现了一些分歧,大多数人认为要靠老党员、老干部办,不要把从地方上聘请的专家教授视为办学的依靠力量,很多老同志对陈赓尊重地方上的专家教授表示不理解,认为这是政治上的“右倾”。

陈赓对此专门召开会议统一大家的思想,他在会上说:“我们学院,既有经历长征两万五的八角帽(指老红军),也有经历十年寒窗苦的四角帽(指博士),八角帽上过井冈山,四角帽去过旧金山,都是国家的宝贝,是建设国家的财富。大家必须要团结一致,必须借助这两部分人才的力量才能将学院建设好。”

1953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2周年时,陈赓再次召开老干部和老教师座谈会,他再次强调要办好学校,“既要承认两万五千里,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在他发言的感染下,老干部和老教师都非常感动,纷纷表示要向对方学习,学院里很快出现了团结和谐的办学氛围。

陈赓

陈赓平时没事时,就会在学校里到处转,只要发现教职员工的生活存在问题,就马上想办法为他们解决。

陈赓对每个人都很亲热,如果碰到一个不认识的人,陈赓就会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如果对方是湖南人,他就认老乡;对方是江西人,他就喊“老俵”;对方是上海人,他就说上海话。所以校园里经常会出现一片欢声笑语。

曾有一位老教师回忆说:“那时,陈院长是教师家的常客,他脚上负过伤,拄个拐棍成天在大院里。转哪个老师家水龙头不好使、下水道不通、暖气不热、墙上有霜,他都知道,并亲自打电话叫营房处去修。”

为了要一个死刑犯,竟惊动了毛主席

陈赓用人,不拘一格,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即便犯了重罪,他也敢大胆使用。

1953年的一天,学院保卫部长把一份名单送到陈赓面前,陈赓指着数学教员俞大贞的名字问:“你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

部长解释说:“她是有疑问的,按照政审条件她不合格,她有一个哥哥俞大维是台湾国民党政府的要员,她在我们学院工作不合适。”

陈赓问:“她本人工作表现如何?”

“工作表现认真负责,没说的。”

陈赓又问:“那么我们政务院部长的妹妹能不能在我们这里工作呢?”

“当然可以!”

陈赓语重心长地说:“你呀!你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你只知道她有一个哥哥是台湾国民党要员,而不知道她还有一个哥哥是黄敬同志,是我们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她没有跟那个国民党的哥哥跑到台湾,却跟这个共产党哥哥留在祖国,这不正好证明她是进步的吗?”

部长听后满脸通红,诚恳地接受了批评。

此时学院的张述祖教授敲门进来,陈赓连忙请他坐下,然后问道:“张教授,你说的那个弹道专家到底怎么样”

张述祖说:“此人名叫沈毅,曾经留学法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少将专员和团长,解放战争时期随部队起义,是研究弹道、制造兵器的专家。”

陈赓高兴地说:“那咱们赶紧要呀!”

张述祖叹了口气:“恐怕要不来。”

“是不是又要找周总理批?”

“我看谁也批不了他。”

“为什么?”

“陈院长,你不知道, 他解放以后到了民航总局工作,任财务处长,‘三反’中查出犯贪污罪,被判处死刑, 但尚未执行……”

陈赓紧锁眉头,沉吟半晌,最后下决心说:“你说沈毅是个人才,那么我出面要下这个罪犯如何?”

张述祖没想到陈赓竟然作出这个决定,迟疑地问:“这能行吗?”

“可以叫他立功赎罪嘛!”

陈赓随即给领导“三反”运动的薄一波打电话,请他“刀下留人” 。薄一波说:“你真爱惜人才!你敢要,我们就一同打电话给董老(政务院政法委主任董必武),请求对沈毅从宽处理。”

董必武

陈赓又马上给董必武打电话说:“董老,刀下留情,把‘宝贝’给我们‘哈军工’吧!”

“什么‘宝贝’”

“就是民航总局那个贪污犯沈毅,他是弹道专家,懂法文,我现在就缺法文翻译……”

但此事事关重大,董必武也不敢轻易做主,于是他又来到中南海请示毛泽东,毛泽东又把周恩来请了过来,三人一起商量关于沈毅的事。

经过讨论,毛泽东和周恩来、董必武一致认为,虽然沈毅犯了重罪,但他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应该允许他戴罪立功。最后由毛泽东破格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将沈毅的死刑改为死缓监外服刑,以观后效。

一个星期以后,最高人民法院果然把沈毅送到了哈军工。陈赓问保卫部长:“他怎么还戴着手铐?”

部长面露难色:“他是犯人,怕万一……”

“你看他那个样子能逃走吗 取下来。”

然后陈赓安慰沈毅说:“沈毅,我们保你出来,是希望你用你的专长继续为人民做工作。到军工后,你就翻译科技情报资料,一边工作,一边改造,重新做人。”

沈毅听到这番话后,感动得痛哭流涕,他向陈赓跪下说:“你们给我一条生路,我一定好好干,立功赎罪!”

此后陈赓为了让沈毅专心工作,又专门给他找了一间房子。沈毅翻译的资料对弹道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很有参考价值。鉴于沈毅的良好表现,1959年,他被特赦,不再服刑,后来他和其他老教授一样同住在教授楼里,一直工作到晚年。

五院向各单位要人,陈赓一下给出6名教授

陈赓招揽人才,并不是为了让“哈军工”一家独大,在关键时刻,他更是能为了全局“放出”人才。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成立,钱学森任院长。第五研究院成立以后,聂荣臻组织各大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开会,他在会上说:“按照中央、国务院批准的钱学森教授的《意见书》,遵照周总理指示,准备从各单位调配人员到第五研究院。”

聂荣臻说完以后,会场一片沉默。此时陈赓站起来讲话了:“搞导弹是非常重要的,成立机构是需要人的,我们军事工程学院要支持,准备调任庄逢甘等6位教授。”

会场顿时活跃了起来,有人发言说:“我们这里知识分子不多,老知识分子就更少了,这是我们的‘老母鸡’,还准备靠他们‘下蛋’呢,怎么能够调走呢!”

陈赓再次站起来发言说:“这是巩固国防的大问题,有了导弹、原子弹,人家就会另眼看待你。聂总,选调专业技术干部,我们军工还可以再增加3至4名。另外,再过一年半,我们第一期学员毕业,可以向五院输送足够的新生力量。”

与会人员被陈赓顾全大局的精神所感动。随后,中国科学院、各个部委都纷纷表态,愿为五院用人提供方便,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60年代初,军委在广州开会,陈赓向军委领导提出:“现在发现研究院有一种不正的风气,什么对外加工的事、有关行政方面的事务,都推到钱学森教授那里去签字,这怎么行呢?钱教授的精力是组织领导导弹的研制,其他事情不要推到他那里去管嘛!钱教授提出的问题,你们只要保障好就行啦,其他事连让他知道都不要,不要分散他的精力。我自告奋勇,去当五院的院长,这些扯皮的事我来管。”

但当时陈赓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最终军委还是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而是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兼任了五院院长。

对于陈赓给予的帮助,钱学森一直铭记在心,他在晚年时曾回忆说:

陈赓大将很直爽的,他想干什么,让人一下就明白。君子坦荡荡,他的心是火热的,他的品质透亮,像水晶一样。

陈赓大将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创办的“哈军工”却一直传承了下来,“哈军工”经过多次改编和重组,现在是著名的“国防科技大学”,是全军唯一一所“985”高等院校,它将秉承陈赓的遗志,继续为我军培养更多的国防科技人才。

国防科大校园中的陈赓雕像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