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结局,大部分人都认为她最终是远嫁,到了异国番邦做了王妃。证据主要来源于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探春抽到了一个“瑶池仙品”的杏花签。此签上注解为:得此签者必得贵婿。然后李纨在旁又补充道:“咱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因此很多人都认定,探春最后也会做王妃。

· 根据探春的判词和曲子,还有插图里那个坐在船上哭泣的女子来看,探春嫁的这个“王”距离中原很远,需要漂洋过海才能过去。探春的花名签上有句诗“日边红杏倚云栽”,这句出自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意思是,科举高中的话,就会有皇帝的恩泽惠顾,好像鲤跃龙门一样,身份等级就变尊贵了。
· 这似乎非常符合探春远嫁番国的国王,成为王妃后身份变尊贵的暗示,而且探春的院子里确实也有棵梧桐树,正好也有“凤落梧桐”的说法。再一次证明,探春确实有王妃命,远嫁对于她来说似乎正是一次改命的机会。但是我们仔细研究探春的判词和曲子,好像并不完全是这样。
· 探春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逢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前两句写的都是探春的生平,第三句,写探春是在清明节这天走的,最后一句才是探春最终的结局。但是这句“千里东风一梦遥”又很抽象,需要分析才能得出结论。但是在这里,这个梦字是一个很好的提示。

· 因为“梦”是整部红楼梦的大宗旨,但凡提到梦,都大有深意。但是梦字如果放在人物身上,用来说明人物的结局,那么这个结局基本就是代表死亡。这个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 比如元春的“虎兕相逢大梦归”,这个“大梦归”就是指元春的死亡。还有甄士隐做了一个梦,梦中见了一僧一道,醒来之后就看见了一僧一道要渡他女儿英莲去出家,还说等他历过三劫之后在北邙山等他。这个北邙山也是有特定意义的,是古代埋葬君王的丧葬地。果然,甄士隐做完这个梦之后就厄运连连,在几经灾难后露出了下世的光景,追随跛足道人去了。这里的“下世”其实就是死亡的意思。
· 还有香菱的判词“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里的香魂也是梦,也是在说香菱的死,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做的那个大梦,梦见到的那些女子其实都是鬼魂。所以,探春这里的梦大概率也是一样,是在暗示探春的死亡。还有探春的曲子《分骨肉》,曲子的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永别的意味,还有那句“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这里的“分两地”也大有阴阳两隔,人鬼殊途的意思。所以探春判词里最后一句“千里东风一梦遥”,很大可能是在说探春最后葬身大海而死。

· 那么前面那么多暗示都在说探春要做王妃该怎么解释呢?这个其实并不冲突,探春确实有王妃的运,而且也确实要去做王妃了,但无奈却没有王妃的命,在出嫁的路上葬身了大海。这个其实书中还有细节有提示。比如探春出嫁的日子是在清明节,这个节日就是很好的一个提示,有谁会选择在一个鬼节出嫁呢?这无非在说明,探春的嫁日就是她的末日,也是以后祭奠她的节日。
· 还有一个暗示就是第七十回的时候,贾赦的小妾嫣红放风筝,然后引得宝玉和黛玉等众人也都开始放风筝,也就是书里所谓的“放晦气”。书里说,宝玉本想放那只大鱼的风筝,不想被晴雯放走了,然后是黛玉的风筝被紫鹃剪断了线飞走了。
· 晴为黛影,晴雯的风筝先走,然后就是黛玉的风筝飞了,这里的风筝飞走也像是一种死亡的暗示。紧接着,贾宝玉怕黛玉的风筝寂寞,也把自己的风筝剪断放走了,说明黛玉走后,贾宝玉也随着黛玉撒手人寰了。最后是探春那个凤凰风筝,和另一个凤凰风筝还有个大喜风筝缠在一起也飞走了,这里的风筝飞走也应该是死亡的意思。

· 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这一回,探春做了一个灯谜,谜底是风筝,再一次说明,探春和风筝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探春的谜语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 这里的“清明妆点”应该就是暗示探春出嫁时的装扮,而“游丝一断浑无力”更像是说探春的风筝很弱小,根本禁不住风雨摧残。但是我们看探春的插图,在茫茫一片大海上,一艘船,一个女子掩面哭泣,而岸上是两个放风筝的人。

· 这里风筝的命运其实就是探春的命运。风筝那么弱小,怎么可能飞过茫茫大海,游丝一断,必然会落入海里。同样的,探春一个弱女子,坐在小船里漂在大海上,身边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人。单凭她自己要渡过大海,这个危险系数实在是太高了,葬身大海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探春本来是有王妃运的,很多暗示都说明了,她确实是个凤凰,无奈她也是薄命司里的薄命女,在去往王妃的路上葬身了大海,和父母以及家人天人永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