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拿钱回家能改变命运么?看清王狗儿名字就清楚他们家的结果

君笺雅侃红楼 2025-01-29 19:25:11

还说刘姥姥。这个贾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靠着“厚脸皮”,两次从贾家拿回家一百二十八两银子一吊钱。

其中贾府给了二十两银子,王夫人给了一百两银子,王熙凤给了八两银子一吊钱,约等于九两银子不到。其他还有若干物资一大车等。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这笔钱看似不多,那是对于贾家。以当时的普通老百姓论,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银子,更别提几十上百两银子。

如果要折算价值,以银价、米粮换算并不太准确。但以京郊普通农民一家五口一年的基本生活支出计算购买力,相对靠谱一点。

刘姥姥计算螃蟹账时,算出一顿饭花了二十多两银子,尽管是胡说瞎算没有根据,但又说够他们花销一年当是实情。

他们一家一年要花费二十两银子,在当时绝对是奢侈了。绝不是缺衣少穿的人家,起码也要在小康上下才可能。

既然能勉强够上小康,不缺吃穿还跑来贾府卑躬屈膝要钱,说刘姥姥“厚脸皮”绝不是贬义。她被曹雪芹有意描写的那般模样,自然也是戏谑其人。

当然,仗义每多屠狗辈,刘姥姥最后的反转才是人性的光辉!但就像她的“影子”醉金刚倪二一样,不能因为对贾芸好,就忽略他是个放印子钱,赚人血泪的无赖恶霸。刘姥姥瑕不掩瑜,却还是有瑕疵的正常人。不提。

那么,刘姥姥说的二十两银子够花一年,大概值多少钱?以一吊钱算1000块,约等于一两银子。但实际一两银子购买力要在1500左右。二十两银子最少也有3万的购买力。

我手头并没有精确数据,但只是以农村自给自足后的生活成本,不算教育医疗以及其他大额支出,一户农家俭省一点,3-5万的基本生活支出勉强够用。而那时候的生活支出项目,也远不及现在这么多。

如此一算,刘姥姥两次进荣国府,拿回家最少有20万。这笔钱放在现在,也是一笔巨款。别看在现在农村盖不了几间房,在当时足够盖几间房、买几亩好地可能还有剩余了。这从王夫人借平儿口传话也能佐证。

“这两包每包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引程甲本第四十二回)

刘姥姥家本来是做小生意的。第六回写王狗儿就提到“狗儿白日间又作些生计”。至于房子和地也都不缺,除了继承父祖的,刘姥姥也将自己的房子和地都给了女婿。所以这笔钱拿回去,实际就是干赚的存款,可以用作投资,扩大营生以改变家庭状况。

那么,王家会因此改变命运么?答案可能让很多人失望了。因为曹雪芹在书中有两条线索证明他们家依旧原地踏步,并没有彻底翻身。

其一,巧姐的判词图画,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美人自然是巧姐。荒村野店就是刘姥姥家了。根据贾芸求职巧遇醉金刚倪二得到帮助的线索。可知巧姐在被舅舅王仁拒之门外后,巧遇刘姥姥赶来,将她收养长大后,就嫁给了板儿。

可巧姐身在荒村野店,还需要自己纺绩,可知王家彼时也并不富裕。刘姥姥带回去的钱,并没有被善加利用。原因在第二点。

其二,王狗儿名“狗”,就知道其人的劣根性。他家有房子有地有生意,却被他过的入不敷出,需要丈母娘厚着脸皮去亲戚家打抽丰,可见是典型的好吃懒做。

这种人“狗改不了吃屎”,一旦有钱只会更加消磨志气,更不会努力上进。

刘姥姥七老八十了,拿钱回去后不可能自己经营。钱也不可能由她管,她女儿也害怕丈夫,自然是王狗儿说了算。狗儿得了钱彻底躺平,就像有人突然中了五百万,穷人乍富是祸非福的可能更大。

所以,刘姥姥家没有改变才是万幸。可能那王狗儿没活那么久才是,不然有他败家,可就真遭了。但想要改变命运因此富裕,那可是痴人说梦了。起码曹雪芹没有留下相关线索。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