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道路千千万万条,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壮志难酬,有人一步入歧途,一念误终生。好人名垂青史,坏人恶名昭著,宋朝的蔡京便是一个受万人唾弃的人。说起他一生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可最终总结只有“奸臣”二字。
《宋史·蔡京传》中记载:“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根据描述,蔡京奸诈狡猾,玩弄权势,媚上欺下,是一个妥妥的小人。
事实的确如此,在蔡京担任宋朝宰相的十五年间,他和儿子蔡眦简直把朝廷搅了个天翻地覆。枉死在他手上的忠臣数不胜数,大量钱财被其收入囊中。蔡京贪婪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每年他生日时,要自己女婿送上十万生辰纲。
不仅如此,蔡京看上的东西,不择手段也要得到。有一次,蔡京为了得到下属的一个玉杯,害死了下属一家子人。蔡京对待亲人和属下尚且如此不留余地,可见为人有多心狠手辣。他的坏简直坏到极端,难以想象会有另一个人能与他相提并论。但明朝时,有一个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蔡京的翻版,那就是严嵩了,这两个人的经历到底有多相似呢?
年少成名
没有人生来就是坏人,甚至有些坏人也曾满腔抱负,想在世界面前大展身手,可惜最后他们迷失在世俗的诱惑中。年少的蔡京和严嵩,同样的意气风发。蔡京二十三岁便考中进士,入朝为官。
在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极少。有些人考了一辈子,连个举人也考不上,能考中进士,那就是光宗耀祖了。蔡京年纪轻轻,便身有官职,必然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抛开文采不谈蔡京的书法就足以吊打众人。
当初,蔡京和米芾闲聊时曾问:“如今,谁的书法首居第一?” 米芾的回答是自柳公权之后,当是蔡京和他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又问,那第二是谁,米芾说当然是他自己。米芾的书法自成一派,造诣甚高。
《宋史·文苑传》对米芾书法的评价是:“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而且米芾为人高傲,要不是蔡京的书法真有过人之处,怎么会得到米芾这样高的肯定。在古代能写的一手好字,是学霸的象征。
比蔡京晚两年,二十五岁考中进士的严嵩书法同样出名。据说清朝顺天府贡院大殿的匾额,“至公堂”三个大字就是出自严嵩之手。乾隆知道后,命大臣重新写,准备换掉奸臣的字迹。可惜众人写了许多,都比不上严嵩。
最后,乾隆亲自提笔,也还是不甚满意。于是,乾隆便打消了换匾额的念头。除了字写的好,严嵩的文采也是群臣之首,更是因为写的一手好“青词”而被嘉靖皇帝看重,然后委以重任。《明史》便有有关:“他又写《庆云赋》、《大礼告成颂》上奏皇上,皇上很高兴,命令交给史馆珍藏。严嵩不久加封为太子太保,侍从皇上幸临承天府,获得的赏赐与宰辅大臣相等。”
一个人的文字可以让皇帝龙颜大悦,出彩程度可见一斑。不过这都是后话,初入朝廷时的严嵩,从来没有想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讨皇帝欢心,然后一步登天。
那时严嵩是满怀热血,想用自己一身的才华,满腹学识,来报销朝廷,造福百姓。他不知道什么叫阿谀奉承,一心勤学苦干。对于当时得宠太监,“九千岁”刘瑾的胡作非为,严嵩也是相当看不惯,并敢提出自己的想法。
朝廷掌控天下,自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皇帝想造个宫殿,征收一些壮丁当苦力,多砍几片树林都是很平常的事。但是严嵩并不这样认为,对于朝廷奢靡的现象,他也是持批评态度的。但是慢慢地,严嵩发现,刚正从来不会个他带来任何好处。
直到严嵩母亲去世,他被迫辞官回家守孝,这段时间严嵩可以说是毫无建树。这一回家,严嵩直接被冷落了十年,那十年,严嵩干了什么无从考究。只是当他再次回到朝廷后,仿佛想通了什么,巴结讨好,全不在话下。
这是严嵩称霸朝堂的开始,也是他悲剧的开端。他或许熟读历史,却看不清自己将要重蹈三百年前蔡京的覆辙。年轻时的蔡京,心境跟严嵩一模一样。当时,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荼,蔡京一直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
王安石很器重蔡京,对于小自己二十六岁的蔡京一直赞赏有加,还把女儿嫁给蔡京的弟弟,拉近两家人的关系。可惜的是,王安石变法最终没有成功,蔡京只能另谋出路。不过任他在怎么折腾,最后蔡京还是被贬黜,去了一个偏远的地方任职。
在人生的岔路口,蔡京和严嵩做了一样的选择。当他们决定放弃理想,向虚无缥缈的权势名望奔跑的时候,就注定了万劫不复的结局。满怀壮志的他们,终究被黑暗吞没,成为与黑暗狼狈为奸的人。
但是这并不能怪任何人,一切都是蔡京和严嵩自己的选择。从他们开始迫害无辜的人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成为历史的罪人。结局凄惨,被后人批判,也是罪有应得。
身居高位
若没有一定的权利,想要以一人之力在朝堂上兴风作浪还是很难的。被后世戏曲称为蔡太师和严太师的两个人,都曾担任过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高官。也就是用着当初他们最渴望的位置,来满足一己之私。
蔡京被贬官以后,自然不甘现状。以蔡京的书法,放在现在一定是个艺术家。对于书画什么的,蔡京是目光独到,总能寻到些别出心裁的玩意。好巧不巧,宋徽宗对书画古玩颇有兴趣。
得知了宋徽宗的爱好,无所事事的蔡京到处去搜寻精美的古董字画,献给宋徽宗。顺便把宋徽宗身边的红人也一起笼络了,有人天天在宋徽宗面前给蔡京说好话,再加上那些源源不断的宝物,实实在在讨到宋徽宗的欢心。
不久,蔡京就被调回朝廷。吃到甜头的蔡京,像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从此在政务上漫不经心,一味的去奉承皇帝,没想到不到半年,他就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宰相。当初宋徽宗之所以贬黜蔡京,就是因为他见王安石大势已去,转头就加入了旧党阵营,反过来打压自己的同伴。
但是有了蔡京送的宝物,宋徽宗什么都看不见了。而且蔡京能说会道,把每天都把宋徽宗哄得高高兴兴,宋徽宗哪里还舍得责备蔡京。就算有人上书弹劾蔡京,宋徽宗也会帮蔡京遮掩。本来就位高权重,还有宋徽宗的庇护,蔡京在朝堂上越发如鱼得水。
都说欲望是深不见底的,对于蔡京这种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讲,更是如此。渐渐地,已有的地位已经不能满足蔡京膨胀的内心,他的眼睛里也容不下半点沙子。但凡有人在朝廷上和蔡京作对,那么迎来的就是蔡京的赶尽杀绝。
蔡京天天给皇帝送各种宝物,是需要钱的。那些出自于名家的书画和年代久远的古董,全是价值连城的。要是全靠当丞相的那一点俸禄,恐怕一件就让蔡京倾家荡产了。所以对于蔡京来说,收拢钱财是必须的。为此,他不仅贪污还对自己的同党强取豪夺。
要是历史可以对话,蔡京和严嵩一定是一见如故,称兄道弟的存在。关于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的做法,二人如出一辙。严嵩被召回朝廷以后,就开始对嘉靖皇帝的阿谀奉承之路。
对于嘉靖皇帝,严嵩是随叫随到。据他自己所言:“当时世宗忙于同辅臣及礼部尚书等制定礼乐,有时一日召见两三次,有时至夜分始退。他住在城西约四里,乘车驱隶弗及,往往是单骑疾驰。”
皇帝也是个人,谁会不喜欢一个对自己处处迎合的人呢?更何况嘉靖是道教的忠实信奉者,严嵩这方面的知识相当丰富,和嘉靖论道不在话下,自然就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皇帝。时时对嘉靖吹一吹彩虹屁,高官厚禄不就唾手可得了。
嘉靖十八年,正值朝廷整顿吏治,压制宦官之际,严嵩呼风唤雨的时代也就来了。在夏言的提拔之下,严嵩一步步走上内阁首辅的位置。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后,严嵩的行径简直就是复制粘贴蔡京的。
严嵩的贪婪和蔡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对提拔他的夏言,严嵩也毫不留情。夏言为人正直,说话难听不怎么受嘉靖待见。但是为了压制严嵩,嘉靖又把夏言召回了。严嵩表面风平浪静,实则马上就开始给夏言使绊子。
什么贪污军饷,结党营私全往夏言身上安,结果就是夏言败了。嘉靖明知谁是罪魁祸首,但也并没有过多追究。朝堂上下多少都和严嵩沾点关系,因为反对严嵩的都被排挤出去了,嘉靖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此更加乌烟瘴气。
结局悲惨
蔡京和严嵩两个人政绩半点不突出,但是在高位的时间却意外的长。蔡京当了十七年的宰相,他当宰相时期,百姓可谓水深火热。其实这和宋徽宗脱不了干系,宋徽宗是一个奢侈成性,花钱如流水。
就算有国库也耐不住宋徽宗造,于是蔡京就想尽各种办法,征收赋税来充盈国库,顺便中饱私囊。《宋史·蔡京传》记载:“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扣头,无复廉耻。见利忘义,至于兄弟为参、商,父子如秦、越。”
有蔡京这么一位助纣为虐的奸臣在,皇帝昏庸一点都不奇怪。可是蔡京本来就是因为讨好上司才飞黄腾达的,总有一天,他也会失去这种能力。加上他在朝堂上的时间实在太长,年老体衰也不肯告老还乡,妄想永远掌握大权。
后来,蔡京老花眼,连眼睛都看不见,脑袋也转不动了,他就提拔自己的儿子蔡绦。那时候,几乎所有的政务都是由蔡绦完成。《宋史》如是描写:“京至是四当国,目昏眊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绦。凡京所判,皆绦为之,且代京入奏。”
儿子对于奸臣来说,算是个抓住权力的好帮手。严嵩熬到六十一岁才当上内阁首辅,但是他掌权的日子和蔡京不相上下,整整十五年。年老的严嵩效仿蔡京,同样利用儿子严世蕃为自己处理朝政,还有写“青词”的任务也交给了严世蕃。嘉靖会重用严嵩,就是因为他的青词写得好。
而严世蕃写的文章,根本不能和他的父亲相提并论。严世蕃行事高调,常常打压意见不合的人。嘉靖不怎么喜欢严世蕃,偏偏严世蕃能力不怎么样,很快就被嘉靖抓住马脚,有了这个由头,嘉靖决定要收回严嵩的权力。
皇帝之怒,血流千里。严嵩自食恶果是时候还是到了,他自己被削官遣回家乡,家人被流放,儿子直接处死,万贯家财也被抄了个精光。一生机关算尽,八十岁高龄的严嵩一无所有,甚至连饭都吃不起。
可就算是这样,严嵩应是靠吃贡品在乱葬岗又苟活了几年,活到八十七岁高龄。要不怎么说严嵩和蔡京的经历惊人的相似,蔡京也是八十一岁才逝世的。而且他的下场也和严嵩相差无几,儿子被杀,自己被削官,家属流放。
比严嵩好一点的是,蔡京没有被抄家,离家的时候还是带了点财物。可他的晚年生活依旧不好过,他是在寺庙结束了恶贯满盈的一生。死后,他被列为“宋朝六大奸臣”之一,同样,明朝的六大奸臣的名单上也少不了严嵩的名字。
蔡京和严嵩两人人生的轨迹,可算上是处处重合,严嵩简直是蔡京在历史上的轮回。有时候,生活就是会给人安排意外的巧合,明明毫不相干的人,却走出一样的路。可能这些走过同一条路的人永远不会相遇,但还好他们各种在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参考文献:
《明史》
《宋史》
《浮邱子》
《通鉴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