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比亚迪明年的目标销量是 500 万台!听到这个数字是不是已经很惊人了?但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 他们计划卖出 300 万台带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这是什么概念?简直是给整个汽车行业来了一场 “核爆”!无数竞争对手恐怕都要遭殃,尤其是那些还秉持着老观念、拒绝进步的品牌和车评人,可能会被直接碾压。


我们来分析一下比亚迪的优势:20 万以上的车型配备激光雷达,在城区行驶表现出色;10 万到 20 万的车型在高速上能够自主变道、上下匝道。虽然我们试驾腾势 D9、比亚迪汉后,发现它与华为、理想、小鹏这些第一梯队品牌相比还有些差距,但它已经稳稳处于第二梯队的领先位置。而这个 “领先 + 量大” 的组合,才是最让人畏惧的地方!


设想一下,300 万台智能驾驶车推向市场会是怎样的情景?如同海啸一般!不仅会冲垮众多对手,还会极大地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很多人可能原本只打算买海豚、海鸥,但进店后就被拉去试驾汉或者腾势,体验城区智能驾驶的奇妙感受。这时候他们会怎么想?“我可能买不起,但其他品牌也没有这么厉害啊!这个技术,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这就将其他品牌逼入了绝境,尤其是那些传统车企。好不容易在混动和电动方面追了上来,结果在智能驾驶领域却还在摸索,根本没有能与之抗衡的产品。再看看那些新兴的复合品牌,那就更绝望了。他们的电动化还停留在 PPT 阶段,标准化更是连供应商都没搞清楚,拿什么和比亚迪竞争?等到 2026 年,比亚迪的智能轿车可能年销 600 万台,而复合品牌只能退缩到 10 万以下的低价市场,彻底沦为廉价车的代名词。
对我来说,这是个绝佳的好消息!因为车企竞争越激烈,懂智能驾驶的人越少,像我这种精通技术又能讲解清楚的人,生存空间就会越大。而且那些完全抵制智能驾驶的人,也会被这股浪潮所影响,毕竟智能驾驶普及的道理很简单:在中国的路况下,老司机每天制造的剐蹭和事故多得惊人,而智能驾驶的整体表现肯定比大多数人类司机更可靠,事故损失减少了,凭什么不普及?
朋友们,这不是比亚迪一家车企的胜利,而是中国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全面超越全球的开端!到时候,我们不仅是新能源第一强国,也将成为智能驾驶的绝对霸主。想想都令人激动不已!我是林间烛影,感谢你的点赞与关注。
李想宣布:25年实现L3智驾,3年内推出L4,迪子要加油了!
比亚迪的智驾现在就是渣,落后别的厂家很多。借助华为也最多就是追近别的厂家一些。
笛子自家的天使之眼要推送了,据说牛逼。高速noa意义不大,大多数人一年跑不了几次高速,倒是低价位把智能泊车做好就够了。
界系在性价比面前真不值一提
中国制造就是要不断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