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至10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军阀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规模空前的大混战。
双方投入兵力达到近150万,由于这场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所以被称为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是蒋介石与地方割据势力为争夺权力进行的不义之战,是北洋军阀覆灭后,新军阀派系之间的首次角逐,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
中原大战使国家元气大伤,民生凋零,蒋介石虽然取得名义上的最高统治权,但国家积贫积弱的情况反而更加严重。
蒋介石“削藩”:南京国民政府与地方实力派从合作走向对立1928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首领蒋介石联合西北军阀冯玉祥、山西军阀阎锡山及桂系军阀李宗仁联合讨伐北洋政府实际领导者、奉系军阀张作霖。
经过两个月的北伐,奉系军队全面溃败,北伐军攻占河南、山东、京津要地,张作霖被迫宣布下野,撤回关外。
6月3日,张作霖专列行驶到皇姑屯时被日本人炸死,即历史上著名的皇姑屯事件。
12月末,奉系主帅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奉军改为东北军,纳入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至此蒋介石完成中国形式上的统一。
随着北洋政府的倒台和北洋旧军阀的覆灭,蒋、冯、阎、李等新军阀的斗争成为新的矛盾。
蒋介石仅仅取得名义上的“正统”地位,却并未真正统一国民党,国民党内四分五裂、派系林立。
即便是刚刚易帜的东北也不过与南京国民政府维持着分治合作的关系,在政治、军事、财政上均享有自主地位。
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更是割据自守,与南京政府貌合神离。
蒋介石为了消灭地方实力派,巩固自身权势,开始对东北军以外的李、阎、冯等部实施一系列裁军,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而化之、各个击破,央地矛盾与日俱增。
蒋介石首先要铲除的是南方桂系势力,桂系首领李宗仁早在北伐战争前就曾逼宫蒋介石下野,企图取而代之。
北伐后桂系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武汉和广州这两大城市都掌控在其手中,李宗仁本人更是统率大军,坐镇武汉,统辖两湖地盘,扼守长江中游腹地。
名义上虽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但军事、财政均自成体系,北伐期间,蒋、李二人尚能搁置矛盾,可一旦共同的敌人被消灭,原有的矛盾便再次暴露。
由于蒋桂之间本就积怨已久,再加上李宗仁盘踞长江中游,对据守南京的国民政府造成极大威胁,因此蒋介石欲除之而后快。
1929年1月,蒋介石召开军事编遣会议,要求各地军阀裁军,当时东北易帜后,桂系成为抗衡蒋介石中央军的第二大军事力量,此次裁军桂系首当其冲。
面对蒋介石的咄咄逼人,李宗仁直接将蒋介石嫡系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涤平撤换,并派桂军进驻长沙,将湖南湖北连成一片。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李宗仁先斩后奏的行为触犯了老蒋的底线,1929年3月,蒋介石正式颁布“讨伐令”,派遣中央军出击讨伐桂系,蒋桂战争爆发。
为了打败桂系,蒋介石除了武力征服,还利用桂系内部矛盾大力分化收买桂系大将李明瑞等。
战争打响后,蒋介石主力掐断桂系从南方给武汉的补给线,然后中央军三个军直扑武汉,桂系被打个措手不及,仅四天武汉便落入中央军之手。
同时,之前被收买的桂系将领纷纷倒戈宣布效忠南京国民政府,短短一个多月,湖北全境及广东便被蒋介石控制,桂系主力基本瓦解。
不服输的李宗仁在广西梧州集结三个师的兵力通电反蒋,向广东进军,准备反扑,但仍遭失败。
李宗仁不得已于1929年6月逃往香港,蒋桂战争以蒋介石的胜利宣告结束。
相较于蒋桂之间颇有历史渊源的矛盾,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则是一个由亲密走向决裂的过程。
1928年2月,蒋、冯二人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张作霖,两人结拜为“换谱兄弟”实现合作,冯的西北军被编为第二集团军。
不过两人的合作是基于各怀心思和利益划分基础上。
当时蒋介石以国民党中央政权的名义占据江浙富庶地区,但兵力薄弱,很难一口吃掉张作霖的奉军,需要借助冯玉祥北伐,占领北方地盘,实现“统一”中国。
而冯玉祥虽然控制西北广大地盘,但地瘠民贫,交通闭塞,需要借讨伐张作霖之机,夺取财源充裕和交通便利的京津、山东等北方要地。
可没承想,奉军被击溃后,蒋介石担心冯玉祥势力发展过快,便把京津等地划给山西军阀阎锡山,还任命阎为京津卫戍司令,阎锡山率领的第三集团军大摇大摆开进北京。
而冯玉祥却不被准许进入北京城,只能干瞪眼,蒋、冯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此后在裁军问题上,蒋冯之间矛盾进一步扩大。
1928年7月至12月,蒋介石多次召集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等人,要求各地裁军,遭到冯玉祥等人强烈反对。
同时蒋介石为了架空冯玉祥,特委任其为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要求其立即到南京就任,冯玉祥推辞不去。
此后在蒋桂战争期间,冯玉祥未听从蒋介石调遣出兵讨桂,再加上冯素来坚持平民政治,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因此蒋冯之间的矛盾逐渐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平定桂系后,蒋介石便把进攻矛头对准冯玉祥,一面大举向山东、河南调兵,形成军事施压,另一面以国民政府名义指责冯破坏革命、大逆不道。
1929年5月革除冯的一切职务,并永远开除出党。
由于冯玉祥也没料到桂系会这么快失败。对于蒋介石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只能被动应对,命令山东、河南守军西撤,以集中兵力缩短战线,巩固西北,同时与阎锡山等积极联系,宣布反蒋。
至于阎锡山,蒋介石采取明拉暗打的手段。
阎锡山虽然在蒋的支持下控制北平、天津等地。但蒋介石却于1929年初划分“国税”和“地方税”,迫使阎锡山将平津税收划归中央,剥夺其财政大权。
同时阎锡山虽为京津卫戍司令,但整个北平的行政、警察和防务却全由蒋嫡系把持,阎锡山不过是个光杆司令。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让阎锡山惴惴不安,蒋阎矛盾日益激化。
1930年初,蒋介石命令河南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逮捕阎锡山,但被阎发觉,阎锡山遂连夜逃回太原,并发表反蒋演讲,公开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武力政策。
蒋介石对地方派系的弹压制裁最终让冯、李、阎走到一起,一场规模空前的内战一触即发。
中原大战,张学良的态度成为战争天平的关键。1930年3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57位将领联名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
阎锡山被一致推举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李担任副总司令,反蒋集团被编为八个方面军。
李宗仁的桂系为第一方面军,北出湖南,进攻武汉,冯玉祥西北军为第二方面军,担任河南境内陇海、平汉两线作战任务,阎锡山晋军为第三方面军,担任山东境内津浦、胶济和陇海线东段作战任务。
同时蒋介石也宣布讨伐阎锡山等反蒋势力,整顿军马备战,5月,中原大战爆发,反蒋集团80万人、蒋介石中央军60万人参与到这场大战。
5月11日,蒋介石集合嫡系精锐部队由徐州沿陇海线向归德方面的阎冯联军进攻。
由于蒋军来势凶猛,又有空军配合协同,阎冯联军大败,蒋介石一举拿下归德,初战告捷。
不过很快就有大批援军加入到阎冯反蒋战斗中,在火力和参战规模上逐渐压过蒋军,蒋军由攻转守,落入下风。
双方从5月下旬十多天里连续发生激战,蒋军被打的全线溃散。
蒋介石本人在前线指挥也差点被擒,只得退到鲁西南躲避,此后阎冯联军乘胜追击,重创蒋介石部队,6月占领济南。
与此同时,李宗仁见反蒋联军在北方取得大胜,便立即挥师北上,配合冯玉祥等夹击蒋介石。
然而李宗仁部实在不争气,在湖南战场上屡遭失败,被蒋介石打的退回广西。
蒋介石击败李宗仁标志侧翼威胁解除,不甘心在北方失势的蒋介石卷土重来。
7月底,蒋介石在津浦线发动总攻,重新占领济南,阎锡山被打的措手不及,仓皇北撤,又遇黄河水泛滥上涨,晋军被淹死无数。
眼见晋军溃败,冯玉祥迅速出兵向陇海线发动反攻以挽回颓势,经过七个昼夜的激战,蒋军力不能支,从陇海线正面和归德以南溃退。
就在冯玉祥决胜之际,却天公不作美,突然天降大雨,连下数日,河水泛滥,冯军深陷泥泞,苦不堪言,由于后勤给养得不到补充,冯玉祥便向阎锡山求援。
但阎锡山为保存实力,竟不予配合,冯军只能停止进攻,而这给了蒋介石喘息之机,到8月底蒋军重新站稳脚跟,战局逐渐偏向对蒋有利的局面。
1930年9月初,蒋介石在做好全面准备后再次下令总攻,冯玉祥不甘失败,认为还有机会与之一战。
于是便将兵力集结于郑州外围,并再次向晋军求援,准备背城一战,然而阎锡山一味保存实力,密令晋军向黄河以北撤退。
冯玉祥很快陷入独木难支的境地,被蒋介石截断后路,只得转向豫北撤退。至此蒋介石扭转局面,逐渐掌握主动。
不过阎冯势力仍牢牢控制平津等北方地区,双方陷入僵持,这时一贯态度中立且战力强大的张学良东北军就成为这场战争的关键。
此前张学良被反蒋集团暗中任命为副总司令,东北军被编为第五方面军。
但张学良却公开表示中立,张的谨慎一下子让其成为蒋介石和反蒋集团争相拉拢的对象。
双方派来的说客都快把张学良府邸的门槛踏破了,那么东北军如此受宠,其实力究竟有多强呢?
当时东北军占据黑吉辽、热河、察哈尔等五六个省份,光是正规军主力就达到28万,而冯玉祥所有部队凑在一起不过26万。
但东北军最令人生畏的还是强大先进的战力装备,东北军是当时地方派系唯一拥有海陆空三军整编的部队,实力仅次于中央军,空军、重炮、装甲部队甚至超过中央军。
其拥有上百架战斗机、20余艘水面战舰,坦克装甲车大部分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进口。
旗下的沈阳兵工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年产火炮150门,迫击炮900余门,炮弹20余万发,步枪6万余支。
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张学良成为北方当之无愧的最大军阀。
蒋介石与反蒋集团为了将张学良拉到自己阵营,均使尽浑身解数。
阎锡山拟在新政府各部首长中委任较多奉系官员,而蒋介石更加现实,给钱封官一样不落。
早在1930年6月,蒋介石便给张学良200万元作为出兵费用,后不久又答应张学良封其为陆海空军副司令,地位仅次于蒋本人。
8月,张学良在与蒋介石特使商讨出兵之时,提出要求南京政府拨付500万元军费,再发公债1000万元以稳固金融,蒋介石大笔一挥,全部应允。
与南京政府相比,阎锡山等显然没有那么充裕的财力,开不出太高的价码,因此张学良在站队问题上逐渐偏向于蒋。
不久在南京政府和周围亲信的劝说下,张学良口头宣布:如蒋能将济南攻下,东北即可出兵。
就在张学良按捺犹豫之际,蒋介石竟暗中挑拨东北军将领马廷福擅自入关作战。
张学良闻知大怒,先是处置了马廷福,然后表现出亲阎冯的姿态,蒋张关系濒临决裂。
自知理亏的蒋介石急忙亲自给张学良打电话解释,还赴济南制止中央军渡河北上,以取得张学良谅解。
为了进一步打消张的疑虑,蒋介石甚至答应裂土封侯,将北方地盘全部划给张学良。
与此同时蒋介石攻占济南,做到了张学良的要求。张学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于9月上旬公开宣布支持蒋介石,9月18日张学良率十万大军出关。
出关后,张学良每到一地,便通知晋军让防,阎锡山明知败局已定,老老实实按通知撤兵,东北军几乎一枪未发就和平接收平津。
同时张、阎达成默契,东北军不进入山西,不伸手染指阎锡山地盘,晋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所有部队退回山西。
此时反蒋集团只剩下冯玉祥的西北军,蒋介石则故技重施,派人活动利诱,分化策反冯部下多人。陷入众叛亲离的冯玉祥无奈表示愿意停战。
1930年11月4日,阎、冯宣布取消海陆空军总司令部,至此中原大战正式结束。
战争影响在这场历时7个月的中原大战中,双方动员兵力140万人以上,支出军费5亿元,死伤30万人,战火波及20多省,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国力被极大消耗,史载:
“举凡国家财政、社会经济,两俱枯竭。”
经此一战,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中央互相削弱,元气大伤,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彻底瓦解,阎锡山的晋绥军也受到重创,只得龟缩山西。
而入关后的东北军虽然接管华北事务,但造成东北防务空虚,让日本有了可乘之机。
就在其入关一年后的同一天(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整个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