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九年,一位名叫叶伯巨的官员上书,他告诉皇帝,如今大肆裂土分封,恐怕几代之后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到时候再进行削藩,必定会使得诸王怨恨,甚至引发动乱。他提醒皇帝,要吸取汉朝七国之乱、晋朝八王之乱的历史教训。明太祖朱元璋,看到上书后,勃然大怒,说叶伯巨离间骨肉,于是将其下狱,最后死于狱中。
二十三年之后,建文元年,建文帝朱允炆下令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之役爆发,四年之后,朱棣攻进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踪。
历史似乎证明了叶伯巨当年的远见,也让后世许多人都感到迷惑,以明太祖朱元璋之雄才大略、熟读历史,他不可能不知道西汉、西晋因为分封制所引发的藩王叛乱,他应该也清楚唐朝、宋朝吸取前代教训,而对宗室子弟实行的诸多限制,那他为啥还要坚持分封诸王,并给予其实权呢?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放眼天下,他发现朱家的天下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牢固,而是面临着统治危机。一方面,蒙古人虽然被赶出中原、退守漠北了,但是仍然拥有较强的军事实力,时刻威胁着北方边境。为了防备与打击蒙古人,那就需要在北边屯驻重兵,而统兵将领则很容易拥兵自重,形成地方割据,从而威胁中央集权。晚唐五代的藩镇之乱,就是前车之鉴。
另一方面,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勋臣宿将,位高权重、手握重兵。作为贫民出身的朱元璋,有着“小农政治意识”,他个人权力欲望极强,家天下观念极重,猜忌臣下,生怕这些人会威胁他的皇位与朱家的天下。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破局呢?朱元璋想到的办法就是分封,他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自家人才可靠,真心为我们朱家考虑的还得是我们朱家人。在他的设想中,应该派儿子去镇守北边与全国各处要地,并逐渐把朝中勋臣宿将的兵权转移到自己的儿子手中,甚至赋予藩王起兵“清君侧”的权力。这样,各地藩王手握兵权、镇守边关、监督地方、藩屏帝室,以避免中央内部篡权和地方割据的发生,从而让朱家的天下万世不易。
于是,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先后进行了三次分封,将自己的24个儿子封为亲王、1个从孙封为郡王,将其派往各自的封地。其中与蒙古接壤的北边地区,更是封王的重中之重,形成了塞王守边制度。此处的藩王不仅数量多,而且实力强,明朝最具实力的几个藩王——晋王、燕王、宁王,都是位于北边的藩王。
朱元璋还赋予这些藩王们以当地的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等极大的权力、极高的地位和极其优厚的待遇。
而对于历史上发生的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朱元璋并非不清楚,但是他有自己的认识。对于七国之乱,朱元璋认为,七国之乱是因为汉景帝当太子的时候失手杀了吴王世子,引起了吴王的怨恨。他登基为帝后,又听从晁错的意见,轻易削去诸侯的土地,这才使得诸侯反叛,这并不是分封制度所导致的,不能都怨它,其错误也不在七国。
因此,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潜在的意思是:分封制,只要能好好实行,并不必然会带来藩王叛乱的结果。而且,我们也不要忘了,朱元璋确实知道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但他同样也知道,秦朝二世而亡,三国时期魏国被权臣篡位,它们两个没有实行分封制,导致朝廷孤立无援,这也是明摆着的事实。
当初汉高祖刘邦为啥要搞分封制呢?《汉书》说道:“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晋武帝司马炎为啥要搞分封?《晋书》有云:“泰始之初,天下少事,革魏余弊,遵周旧典,并建宗室,以为藩翰。”
朱元璋是认同秦、魏孤立而亡这个逻辑的,所以在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分封的时候才说:“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汉晋以来,莫不皆然,其间治乱不齐,特顾施为何如尔?要之,为长久之计,莫过于此。”为了王朝的长时间延续,还是得搞分封。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朱元璋有可能也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哪怕藩王真的叛乱了,最后还成功了,这天下还是我朱家的天下,我作为大明的开国之君,永远都会受后世子孙的供奉,也总比被权臣篡位、改朝换代要好的多。
另外,元朝宗王出镇制度的成功,也让朱元璋更有信心能够搞好分封制。朱元璋搞的分封制,实际上是继承了元朝的宗王出镇制度。虽然他明面上把实行分封制的合法性基础上溯到了周代,并且后来在王府职官的设置上,又仿照汉朝诸侯之制。但这只是掩人耳目,因为在当时的民族矛盾、华夷之辩下,朱元璋无法公开表示这项制度继承自身为外族的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抵御其他黄金家族势力的威胁,加强皇权。根据蒙古家产制的传统,陆续分封诸子为王,出镇地方,充任地方军事长官,拱卫皇室。
这些宗王“封藩不治藩”,其所在地仍以行省命名,而不称某某国。宗王在地方上所拥有的基本权力是军事权,对于地方的作用主要在于军事镇摄,至于行政、财政、司法权力,虽然在个别时期、个别宗王身上有所体现,但总体来讲,不是其基本、共有的权力。
朱元璋则是继承了这个制度,所以你看明初的分封制度,藩王同样是有封号而无国土,地方上以布政使司,而不以国命名。藩王的主要权力也是军事权,至于行政、司法、财政等权,主要限于王府内部,与地方关系不大,且后面被朱元璋逐步剥夺了。
这个和汉朝的分封是不一样的,汉朝的藩王,“籓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地方上的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财政权一把抓,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因此,朱元璋实行的分封制度,并非是地方分权,而是将地方军事权力集中至诸王之后,继而逐步收归中央,仍为中央集权。
除此之外,朱元璋对分封有可能产生的尾大不掉、威胁皇权的弊端,也是有应对措施的。他最早想到的办法是对诸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命人撰写《昭鉴录》给诸王,里面记载了汉、唐以来藩王做的善事恶事,想让藩王引以为戒、奉公守法。他还利用各种机会,反复告诫藩王,要安于本分、不得觊觎皇位。
按照朱元璋的设想,防范措施做到这儿也就差不多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打乱了他所有的布局。朱元璋只能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皇位继承人。
但是皇太孙年幼,威望资历都不够,很难服众。于是,朱元璋改革分封制度,他修订了《皇明祖训》,在制度上确立皇帝对于诸王的权威,并逐步将诸王在王府内的行政权、司法权等权力收归中央,仅保留其军事权力。以减少诸王对储君的威胁,确保储君登基后,能够牢牢控制住藩王。
而对于手握重兵的北边诸王,朱元璋也不是没有制约。首先,朱元璋在此地分封了九个藩王,这就使得彼此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权力格局,有利于中央集权。其次,朱元璋在北边所建立的塞王守边制度,是以晋王、燕王为双核心的,晋王与燕王关系又不好,二者互相制约。且晋王与皇太孙交好,燕王却与皇太孙关系不睦,有着晋王的牵制,燕王恐怕也不敢起兵作乱,即使起兵,成功希望也渺茫。
可是,历史的发展,往往会超越个人的谋划能力。洪武三十一年,晋王去世,这打破了塞王守边制度的权力制衡,双核心变为了以燕王为首的单核心,这再次使得朱元璋陷入被动。他只能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采用一些补救措施,可是老天爷没有继续再给他时间了,几个月之后,朱元璋驾崩,对于此后的历史发展,他无能为力了。
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成功由藩王变成了皇帝。朱棣登基后,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到明宣宗时期完成,明朝的藩王成为了不掌实权的食禄阶层,“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参考资料:梁曼容《明代藩王研究》; 朱伟明《〈皇明祖训〉与明代政治》; 蒋兆成《明代宗藩制度述评》; 张德信《明代诸王分封制度述论》; 赵现海《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 赵现海《明初分封制度渊源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