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无疑将成为我国对外竞争的重要节点!
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群发展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新风口,也是未来几十年我国发展最大的结构性潜能。
而在这个发展形势下,地级市无疑将成为城市群、都市圈的新枢纽。
这次,我们一起来看看北方地级市十强!
与前三季度季度的数据相比,北方十强地级市都有着较大的排名调整,这也说明了北方十强地级市存在着大洗牌的可能性。
2022年全年的数据中,北方最强的地级市为烟台,其GDP距离万亿仅一步之遥。
按照目前的这个趋势,2023年,烟台将成为中国北方首个GDP破万亿的地级市。
分产业来看,烟台全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022.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31.09亿元。
当地学者指出,曾经的烟台,有着更为突出的经济成绩。不过在第四次经济普查之后,烟台的各类数据明显下调。
查阅数据可知,在十二五时期,烟台的经济水平与南通、泉州等地级市处于一个梯队。
无论任何领域的比较,山东在北方地区的实力还是较为领先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徐州虽然地处江苏,但依然划到了北方地区。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的广大地区。
与前一年的数据相比,潍坊2022年的GDP增速开始放缓。从GDP总量上来看,潍坊与烟台的差距由前一年的1700亿元左右扩大到了2200亿元左右。
当地学者指出,拼经济将是2023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加力突破,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加力突破,在发展数字经济上加力突破,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加力突破。
2022年,能源型城市的发展迎来了机遇,榆林、鄂尔多斯等城市的GDP排名也是水涨船高。
同期,济宁位居中国北方地级市第九位,领先了南阳。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济宁全市的GDP总量为5316.9亿元,同比增长4.4%。
分产业来看,济宁的第一产业增加值61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6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37.8亿元,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5:38.9:49.6。
很明显,济宁的农业水平相对较高!那么对于北方地区的十强地级市,大家有什么其他想法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