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南京半导体产业发展概述

南京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源地之一。1951年,新中国第一个专业电子管厂南京电工厂建成,1952年,南京电工厂成功研制出五

南京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源地之一。

1951年,新中国第一个专业电子管厂南京电工厂建成,1952年,南京电工厂成功研制出五灯收音机用电子管,结束了我国收音机电子管依赖进口的历史。1953年该厂定名为南京电子管厂(772厂)。

1952年,国营南京无线电厂(714厂),利用美国RCA牌56X型收音机的余料,配以少量国产元件,组装生产了红星牌501型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台品牌收音机,1953年,利用772工厂的研发产品,714厂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全国产化的电子管收音机,后续大量生产用于抗美援朝战场,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6年,毛主席视察714厂,并且提出要有自己的品牌。为响应“创品牌”的号召,714厂与1958年研制、生产出一种五灯电子管收音机,并且对于名字,在经过了厂内推荐,南京市民海选投票后最终选择“熊猫”,从此“熊猫牌”的收音机、电视机等等家电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也作为“国宾礼”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之一走出国门。

六七十年代,全国的半导体产业遭受重大冲击,基本上停滞不前,南京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后,基于种种原因,苏南苏北的经济、科技、管理等差距开始拉大,“散装苏联”重新登场持续至今。在半导体产业,苏南地区尤其是无锡异军突起,趁着中美关系破冰,无锡市政府抓住窗口,通过引入欧美先进设备,把国营长江内衣改制成江阴晶体管厂(如今长电科技的前身),随后又引入日本东芝3英寸的生产线,开始正式走商业化路线,一路狂飙,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重镇,南京一度被远远甩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吃老本。

2003年,南京重启半导体产业,目标是晶圆厂,起初计划开工建设高新半导体公司,规划0.7平方公里,投资1.2亿美金,但是项目烂尾。依托于南京有众多的高校人才资源,此后陆续有半导体公司在南京设立研发中心,但是产业规模始终没有得到质的发展。

2015年,对南京半导体产业而言是个转折点,南京开始正式向围绕半导体制造为主的产业开始布局。

2015年11月,引入生产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塔科马项目,项目规划投资30亿美金,项目一期计划建造一座8英寸晶圆厂,主要生产电源管理芯片和微机电系统芯片,二期计划建造一座8英寸晶圆厂(主要生产电源管理芯片和射频芯片)和一座12英寸晶圆厂(建造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该项目烂尾。

2016年,台积电落户南京,这一次南京选择了All in支持,台积电投资30亿美金,建设12英寸晶圆厂,从动土开工到量产用了不到20个月,刷新了台积电的建厂记录。台积电投产的成功,吸引了一大批上下游的供应链企业纷纷入驻南京,比如ARM、Synopsys、Cadence、紫光展锐、华大半导体、中电科技等/华天科技等,也让南京重新有机会回到半导体产业一线地位。

2017年,拟规划总投资300亿美金,占地1500亩的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和紫光IC国际城项目落户南京,但是项目烂尾。

2020年7月,规划投资30亿美金的梧升半导体IDM项目落户南京经开区,主要建设晶圆厂、封装测试厂以及IC设计中心,产品包括OLED显示面板驱动芯片、硅基OLED显示芯片和图像传感CIS芯片等。项目雷声大雨点小,项目烂尾,最后以南京鑫越极芯半导体公司(梧升半导体更名)破产告终。

搞半导体制造,还是得扎扎实实学习我们台湾省,别再搞金融圈钱的模式。

依托于台积电形成的产业集群,以及东南大学等优秀的高校半导体生源,南京也在不断巩固发展自己“芯片制造城”的定位。

目前南京半导体已经确定了“一核、两翼、三基地”的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图”。

以江北新区为核心,打造自主可控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建立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电子等产业园区,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半导体企业入驻,以江宁开发区和南京开发区为两翼,重点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自主可控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和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中高端芯片设计与制造产业,以南京软件谷、徐庄软件园、麒麟科创园为三基地,大力发展光通信、宽带通信、物联网、电源管理等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及相关软件服务业,打造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孵化基地。

江北新区:台积电、三星、飞利浦、华为、紫光、南京高新半导体、南京华天科技、南京鸿富锦精电、南京国兆光电、南京紫光展锐、南京龙芯中科、南京南大光电、南京江化微、南京晶泰科技、南京晶方半导体、南京晶晨半导体、南京晶丰明源、南京晶方光电、南京晶方科技、南京晶方微电子、南京晶方光电科技、南京晶方半导体科技、南京晶方微电子科技、南京晶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

江宁开发区:南京中微半导体设备、南京中微半导体材料、南京中微半导体技术、南京中微半导体研究院、南京中微半导体工程、南京中微半导体科技、南京中微半导体有限公司等。

南京开发区(两翼之一):南京东芝、南京三星、南京飞利浦、南京东芝半导体、南京三星半导体、南京飞利浦半导体、南京东芝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飞利浦半导体有限公司等。

南京软件谷:南京光迅科技、南京光迅通信、南京光迅半导体、南京光迅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光迅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光迅半导体有限公司等。

徐庄软件园:南京芯源微电子、南京芯源微电子科技、南京芯源微电子有限公司等。

麒麟科创园:南京芯智微电子、南京芯智微电子科技、南京芯智微电子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