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术刀,
拿起木工刨刀,
马明文选择了弃医从木。
“我记得小时候的板凳、木马,
都是父亲亲手做的,
几十年后,
我仍能从那些木头里感受到温暖。”
可以支撑屋檐,遮风挡雨屹立千年;
可成为桌子,承载生活的柴米油盐。
木屑纷飞间,
“85”后榫卯木艺传承人马明文,
让传统榫卯工艺,
继续“活”在人们的生活里。
榫卯,两个或多个木构件的连接方式凹凸结合,中国古代木制建筑的精髓
榫卯咬合,中国传统木制家具的经典
木匠工艺,是师徒口口相传
是一卯一榫手手相授。
为找回中国榫卯技艺,
马明文四处寻找老木匠,
历时3年,拜师学艺。
整理出108种榫卯结构,
制作出33种实体模型,
复原失传的中国传统家具“鲁班凳”。
藏着中国工匠的极致智慧,
更蕴含了平衡与支撑的哲学。
一刨一凿里,
马明文打磨着自己的非遗人生。
本文首发于时代面孔全媒体平台撰文|农墨
编辑|波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