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传很久的说法:机枪、机关炮上为修正弹着点,会在弹链上每隔几发弹装一发曳光弹,但是曳光弹和普通弹弹道差异很大,用曳光弹修正弹着点效果适得其反,曳光弹打中了意味着普通弹都没打中。
那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说曳光弹。典型的曳光弹结构中,弹头内部前半部分一般是铅芯,弹头的后半部有空腔,空腔中有一个一头开口的金属盲管,这个金属盲管叫做曳光管,它的开口朝着弹尾,里面填充着曳光剂,然后用一个金属压环将其固定在弹头尾部的空腔里,再将弹头被甲的尾部向内卷,压住压环不让其脱出。曳光剂和信号弹的信号剂、照明弹的照明剂乃至燃烧弹的燃烧剂一样,属于烟火剂的一种,它是通过在镁粉、铝粉等可燃金属粉末中混入特定的金属盐燃烧时产生特定颜色的火焰来发光的,例如混入锶盐就发出红光,混入钠盐就发出黄光,混入铜盐就发出绿光。在曳光药剂后面还要压一层传火药,确保曳光药剂被充分点燃。
在发射时,枪弹发射药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一方面把弹头射出枪管,另一方面就点燃管内的传火药,传火药燃烧后点燃曳光药剂开始发光。为了不让曳光弹的曳光药剂发光太早暴露发射位置,传火药有一定的延迟作用,让曳光弹飞出枪口一定距离后才开始燃烧发光。
7.62x39mm曳光弹结构:弹头前半段是铅芯,后半段有曳光管,管内填充曳光药剂。
那么曳光弹的弹道和普通弹差异到底大不大呢?理论上说曳光弹头的尾部有曳光管,在飞行中曳光剂逐渐燃烧减少,弹头的质量和重心都在变化,所以曳光弹的弹道和普通弹有一定区别。不过正因为这一点,为了让曳光弹尽可能和同口径的普通弹弹道一致,曳光弹弹头和普通弹弹头外形差别很大,弹体圆柱部分更长,弧线部分也没有普通弹那么尖锐,底部通常是直口平底,不用普通弹的船型弹尾,弹头前部填充物一般用更重的铅芯。经过精心设计调整,在有效射程内曳光弹和普通弹的弹道基本一致,只是射击精度略差一些,弹着点散布略大一些。
7.62x39mm普通弹(左)和曳光弹(右)对比,曳光弹圆柱部更长,弹头也更长,头部弧线部分要比普通弹圆钝。
所以,曳光弹打中了意味着普通弹都没打中是一个典型的《读者》式段子,看似新奇有趣、富含哲理,其实完全没有这回事。读者们仔细想一想也会发现破绽:如果曳光弹的弹道和普通弹差异那么大,在靶场试验的时候就能发现了,还会把问题留到战场上吗?
关于曳光弹还有一个段子,出自某网络问答平台一位著名的装兵党,他信誓旦旦地说曳光弹是用来校正归零狙击步枪的,因为能看清弹道。
枪械通过试射的方式修正瞄准具的偏差叫做射效校正,办法是在固定距离上(自动步枪常见的是100m距离,装定表尺3)架好枪,以卧姿有依托姿势对着固定靶单发射击数发枪弹,排除偏差量特别大的意外弹后,取有效弹的平均弹着点,查看这个平均弹着点和瞄准点之间的偏差,然后修正瞄准具准星,再射击,直到平均弹着点和瞄准点重合为止。在射效校正中,观察的是子弹在靶子上的弹着点和瞄准点之间的偏差,不需要看到子弹飞行的轨迹,看到了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射效校正根本不需要曳光弹显示弹道。
俄军士兵正在给AKM突击步枪做射效校正
除了不需要在射效校正时看到弹道,曳光弹本身也不适合进行射效校正。和普通弹相比,曳光弹弹头内零件多,有被甲、铅芯、曳光管、曳光药剂、压环等,这些零件装配时产生偏差的概率也比普通弹多,所以曳光弹的射击精度天生就不如普通弹,对准一个固定靶以固定姿势射击时,排除外界因素,曳光弹的弹着点散布也比普通弹大。射效校正是为了修正枪械瞄准具的偏差,这就应该尽可能排除枪械本身以外的因素干扰,选择精度好、散布小的普通弹进行试射,怎么可能用散布偏差较大的曳光弹试射呢?
事实上为了尽可能提高射击精度,很多狙击步枪使用的是比赛级专用弹,摒弃铅钢复合弹芯,采用纯铅芯,尽量减少弹头内零件装配数量,有的甚至采用纯铜弹头,整个弹头就是用铜棒车出来的,就一个零件。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少影响弹头精度的因素,弹头结构越简单越好。所以这种宣称曳光弹用来校射的“特种兵”成色有几分大家应该清楚了。
MK262 Mod0狙击专用弹,没有钢芯,只有纯铅芯,为保护铅芯在装配时不变形,还用了前收口被甲。
狙击专用弹用纯铜弹头?那得多费钱?土豪才用的起吧。不过你出的是一颗纯铜弹头的钱,人家出一条命,还是划得来的。[呲牙笑]
军武专家又不是傻子[狗头]人家专门干这个的,可不是外面那些野生砖家不用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