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狂儒”辜鸿铭:吃西餐被北大学子拽英文羞辱,他如何回怼?

逢纪来看过去 2024-11-07 02:04:1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 麻麻赖赖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了五四时期,中国再次经历文化和思想的剧变。面对国家危机和社会动荡,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追寻西方文化,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科技和思想来寻找救国之道。在这一潮流中,也有人如辜鸿铭坚持传统文化的价值。他在西化浪潮中坚持自己的文化立场,这背后是怎样的文化自信和思想深度?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多年的革命努力终于扫除了清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迅速兴起了一场象征着摒弃旧秩序、迎接新生的“剪辫运动”。

在1917年的北平,西餐厅内,通常光顾的都是穿着整洁的西装男士和优雅的女士,在一家充满欧洲风情的西餐厅内,一位身着黄马褂、梳着长辫的老者,正雅致地使用刀叉品尝着西式料理。他的传统服饰与西餐厅内的现代装潢形成了鲜明对比,似乎不太搭调。从他那泰然自若的举止中,人们又能感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和谐。

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辜鸿铭。他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槟城,自幼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长大,精通汉语、英语、马来语和葡萄牙语。他的一举一动都让我们看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的执着。他的衣着传统,却并不影响他享受西方的餐饮文化。

就在这时,两位身着北京大学校服的学生走过,他们的现代装扮与辜鸿铭形成鲜明对比。他们注意到了辜鸿铭的古典装束和长辫,私下里用英语交换着窃窃私语:“看这位老先生,穿着这样的服装来吃西餐,真是有些不搭。”其中一位学生更是带着轻蔑地调侃,“这封建老头还真敢来这里吃西餐?

辜鸿铭年岁已高,耳朵依然敏锐,他清楚地捕捉到了那两位学生的讥讽。对于这种误解和偏见早有免疫,他却选择了用他们同样的方式回应。他转过身,用一口地道而流畅的英语回怼道:“小伙子们,当我第一次在伦敦品尝西餐时,你们可能还未曾降临这个世界呢!

之后辜鸿铭突然厉声质问:“你们是谁?是我们华夏子孙,还是化身洋人?”

得知这两位是北大的学生后,他语气稍缓,用一口标准的汉语深意地说道:“从你们的面容和打扮,我就能辨认出你们是中国人。我们的黑眼睛和黄皮肤是永远改变不了的身份标志,为何你们在自己人面前还要使用英语,难道忘了母语的温度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想当年,俄国贵族只对外国人和上层社会使用法语,视自己的俄语为下等,用外语彰显身份的荣耀。没想到在我们的国家,这种颠倒的价值观竟比那更甚。将外来语看作是高贵的象征,这是自我否定的表现,不觉得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自我亡国行为吗?

两位年轻人听后,面露难色,彼此对视一眼,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羞愧。他们的自傲和盲目追求西化的态度在辜鸿铭的质问下变得站不住脚。随即两人拱手作了一个揖,向辜鸿铭赔礼道歉:“先生的教诲,我们铭记在心,感谢您的指点。”这番话两位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愧。

辜鸿铭点点头,目送他们匆匆离开,他又沉思起来。辜鸿铭精通多国语言,始终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忠诚和热爱。

颜面尽失的两位学生迅速收起了嘲讽的态度,低头离开了餐厅。辜鸿铭则继续他的用餐,他的态度和言行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文化的自信和底蕴,也无声地告诉在场的所有人,不应仅凭表面和刻板印象评断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或身份。

这样的事情在辜鸿铭身上可不只这一件,在一个春末的欧洲之旅中,辜鸿铭从维也纳前往柏林。为了应对漫长的火车旅程,他随身携带了一份最新的德文报纸。旅途中,辜鸿铭故意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阅读——报纸被他倒置着拿在手中,这是他偶尔为了测试自己语言能力的小挑战。

对面座位上,两位德国旅客注意到了他这一独特的阅读方式。他们彼此对视一笑,误以为辜鸿铭不懂德语,认为他这是在装模作样。其中一人忍不住讽刺地笑道:“看哪,这位先生竟将报纸拿反了,还假装在阅读呢,真是个想要显摆的文化人!”

这番话刚落,周围的一些乘客也被他们的笑声所吸引,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辜鸿铭听到了他们的议论,没有立即反应,继续倒着阅读他的报纸,直到看完了一整版。

随后他悠然放下报纸,转向那两位德国人,用一口地道且流畅的德语回应道:“其实,德文对我来说简单到即使倒着看也能轻松理解。你们的语言结构和表达,对我这样的语言学者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这突如其来的回击使得那两位德国人瞬间哑口无言,他们的嘲笑声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一位德国人重新开口,这次语气里带着几分尴尬和敬意:“先生,我们很抱歉,没想到您这么精通德语。您的能力确实令人佩服。

辜鸿铭只是微微一笑,优雅地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他重新拿起报纸,继续他的阅读。这次他又恢复了正常的阅读方式,他已经用自己的智慧和语言能力,在那些怀疑他的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位坚持传统的顽固学者,不只是维护着大清帝国时期的长辫子这一标志性传统,更有着自己对于男女关系的独特看法。他公开宣扬支持“一夫多妻制”。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不少人争议和讨论。

辜鸿铭对清朝的支持看似是出于对传统的顽固维护,他却同样是一个敢于直言不讳的批评者。在他看来,皇室和政府的作用是为民谋福,而非单纯的权力象征。这种观点使他在公众和学界中具有复杂的形象——一方面是保守的清朝忠臣,另一方面则是关心民生的智者。

1902年,当慈禧太后举办奢华的万寿庆典时,整个京城沉浸在庆祝的氛围中。庆典中,处处可见歌颂皇室的《爱国歌》,辜鸿铭却对这种盲目的庆祝很不满。在一个宴会上,辜鸿铭与一些官员讨论时指出了这种现象的荒谬,他问道:“为何满街都是歌颂皇室的歌曲,却没有一首是为普通百姓写的《爱民歌》?

当一位同僚半开玩笑地提议他应当现场演唱一首“爱民歌”时,辜鸿铭沉思了一会,决定接受这个挑战。他站起身来,全场的喧闹声逐渐平息,所有目光都聚焦于他。

“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这首歌直接指出了皇室的奢华庆典背后普通百姓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和苦难。这种大胆而直接的批评一处,在场宾客感到十分震惊,瞬间窃窃私语起来,许多人对辜鸿铭的勇气感到惊讶,同时也对他的真诚深感敬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的教职工作中,始终秉承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他是一位坚持传统着装和仪式的学者,更在课堂上深入教授国学经典。他经常让学生们翻译并深度解读《三字经》和《千字文》,这些作品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学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辜鸿铭的这种教学方法,在当时看来颇为传统,实际上是他对中华文化深深的热爱和敬仰的体现。他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年轻一代中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这是学术上的传承,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根脉的传递。

辜鸿铭在外形和某些观念上显得保守,可深入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种所谓的“怪诞”背后,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比热爱和对国家的深沉忠诚。他的这种热爱和忠诚不是表面的装饰,是深植于骨髓的爱国情怀。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