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水资源会不会成为一个危机爆发点?探索湖泊干涸消失原因

放弃惯性思维叭 2024-11-19 04:43:58

几十年坚守,只为唤醒世人对自然平衡的重新认识带你走进一场生态变迁的沉思

你是否知道,我们国人生存的这片土地正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却被很多人忽视了?你是否也听过那些专家总是说情况在好转,越来越好!但实际上却越来越糟。

其实,我们的湖泊河流早已病入膏肓,本人这些年一直在奔走呼号这一问题。尽管专家们总是说情况在好转,但现实却并非如此。真正关心这一问题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只是简单地将它归咎于全球干旱和气候变化。然而,真正的原因根本不是全球干旱,全球干旱这一说法简直就是一大笑话!

看看我们周边的国家,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国等,这些地方极度干旱,但他们的湖泊情况这些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说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非仅仅由干旱或气候变化所导致,而是有着更为复杂和深层次的原因。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讨这一问题,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地掩盖和逃避。

水资源短缺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我们不能再将其简单地归咎于全球干旱。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讨这一问题,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湖泊不仅是地球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全球生态循环不可或缺的部分。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稳定生态的作用,湿地也被誉 为“地球之肾”,其变化对全球气候环境有着直接影响。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一些湖泊面积急剧萎缩甚至干枯,加剧了环境恶化 。 由于内蒙古的特殊地理环境,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较全国尤为突出,这里也是全国最薄弱的生态节,我们明白了内蒙古湖泊的消失原因,也就对我国目前的干旱缺水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把它看着前车之鉴,会对我们今后的湿地保护有所启发。

内蒙古虽然地处干旱地区,但是过去湖泊、河流众多,据 1984 年的统计,内蒙古草原上分布着大小湖泊共约 1531 个,总面积 6000 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 0.51%”。(以上收集都是 1 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实际 1 平方公里以下的水塘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根据本人80年代时期的回忆,过去农村到处都是水塘,其湿地面积远超 7200 平方公里。 千百年来,蒙古高原牧民们逐水草而居,以湖泊为代表的水资源, 在蒙古高原往往意味着生命。自东到西的湖群带上,一座座湖泊星罗棋布。全区各地均有分布,大小河流 1000 余条。主要大河有:黄河、永定河、滦河、西辽 河、嫩江和额尔古纳河水系。河流周边形成了众多的湿地,成为各类 水生动物的栖息地。说内蒙古过去湖泊星罗棋布,其实一点都不为过。

内蒙古的湖泊面积由 70 年代末的约 7200 平方公里,快速锐减到 2010年的约 2901 平方公里,这是2010年的数据,目前真实的数据本人还没有找到,(本人调查应该有90%已经干涸或面临干涸)变化之巨大,非常惊人。内蒙古第五大湖泊“黄旗海”由上世纪 80 年代的 110平方公里到 2006 年彻底干涸。 内蒙古的第三大湖泊“岱海”由上世纪 80年代的160.93 多平方公里,快速锐减到 2022年的 45.63 平方公里。(本人观察应该比这个数字要小得多)短短几十年,变化之大非常惊人。

岱海经过生态补水后的现状

岱海现状(图片由作者拍摄)是什么原因让内蒙古的湖泊、水库、河流 、地表水在短短 40 年快速消失?大家想过原因没有?是因为气候原因?降雨量减少?还是农业用水增多?还是过度放牧?还是人口增多?还是因为开矿挖煤?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们这些年的洪水越来越少了,四十年前内蒙古夏天到处都有洪水,后来就一年比一年少了,其实明白了洪水消失的原因,你就会明白内蒙古湖泊干涸的真正原因了,明白了湖泊干涸的原因,就不难理解地下水快速消失的原因,因为湖泊一直在时时补充着地下水。降雨形成洪水,洪水补充到河流湖泊,河流湖泊又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形成自然的良性循环。有限的降雨聚集到一起,补充到地下才不会被快速蒸发。这也是过去内蒙古虽然降雨量少,但湖泊、河流到处都是的原因,而且地下水也非常的浅的原因。

回溯40年前,乌兰察布的夏天,洪水如猛兽般肆虐,河沟常被填满。但那时,这是大自然亿万年雕琢的循环杰作。雨水汇聚沟壑,滋养河流湖泊,再反哺地下水,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链。然而,90年代后,洪水却渐渐稀少,直至消失无踪。这背后,是地表水流路径的悄然变迁。原本如毛细血管般密布的自然水道,在人为干预下变得支离破碎。虽然水土流失治理保护了耕地,却也阻断了雨水的自然汇聚之路。小塘坝虽然蓄水,但却难以恢复当年自然循环的盛景。洪水之谜,实则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缩影。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水道,也改变了洪水的命运。我们享受着治理带来的便利,却也不得不面对自然生态的失衡。

洪水之谜,不仅是对乌兰察布过去的回忆,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下面我们就以内蒙古中部城市乌兰察布市做一个详细的解读,或许对 大家有所启发。乌兰察布市境内有内蒙古第三大湖泊“岱海”,第五 大湖泊“黄旗海”。 乌兰察布,内蒙古自治区地级市,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介于北纬 39°37′~43°28′,东经 109°16′~114°49′ 之间,东西长 458 千米,南北宽 442 千米,总面积约 5.45 万平方千米。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相邻,南部与山西省相 连,西南部与首府呼和浩特毗连,西北部与包头相接,北部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04 公里。2021 年,全市常住人口为 165.95 万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面积约是台湾省面积的1.5倍多)

乌兰察布地处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水资源以河流和湖泊为主,河流分外流河流和内陆河流 两大类型,其中外流河流分属黄河、永定河二大水系。汇入黄河的主要支流有大黑河、浑河、杨家川等。汇入永定河的有二道河、饮马河、 银子河等。两大外流水系在乌兰察布市境内的流域面积约 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32.7%,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前年平均径流量 8.75亿立方米。(相当于接近南水北调东线的年调水量)内陆河水系分为两大块,即后山地区塔布河、无尾闾河等水系, 以及前山地区岱海水系、黄旗海水系、察汗淖和碱海子水系等几十余 条河流。内陆水系的总面积占全市水系总面积的 67.3%,上个世纪 90 年代前年平均径流量约为 4亿立方米。从上世纪 90年代后期流入黄河、 永定河的两大水系逐渐枯竭。流入内陆湖的水系也是一样持续快速萎缩。

乌兰察布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乌兰察布境内的湖泊约 51个,水库共计约 66个,地下水位 2-3 米深,90 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快速萎缩,到 2010 年湖泊、水库消失约 30%,地下水位下降到约 20 米左右。到 2022 年 湖泊、河流、水库、地表水几乎所剩无几,湖泊面积由约:430.78 平 方公里,锐减到现在不到 60 平方公里。地下水超过 40 米,水井几乎 全部超过 100 米。下面是本人经过查询资料和实地考察的乌兰察布境的湖泊、水库现状。

乌兰察布境内湖泊现状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乌兰察布境内水库现状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乌兰察布市的地表水源正在快速枯竭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下面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解影响乌兰察布地表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我们一一去解析。一、降雨量减少?经过我调查研究黄旗海镇和岱海镇 1980-2018年历年降雨量记录,并没有 明显变化。有干旱的年份,也有丰水的年份,可是湖泊的干枯情况没有对应的波动,一直在持续快速下滑。结论:不是降雨量的原因,降雨量没有明显变化,有干旱的年份,有丰雨的年份,地表水却在持续下降,没有因为降雨量而变化。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二:人口增加?乌兰察布人口在快速减少, 2021 常住人口只有 1659500 人,20 年间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下图是乌兰察布市 2000 年至 2020 年的人口变化。结论:不是人口增加的原因。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三、生活用水增加?下图是 2010-2021 年乌兰察布生活用水的使用量,没有明显变化, 从 2019 年还略有下降。结论:不是生活用水增加的原因。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四、农业用水增多?上世纪 60-80 这里农业用水量要比现在多得多,过去农村人口也多 ,耕地也多,看看过去的水井数量和扬水站的规模,那时候浇地都 是大水漫灌,根本没有现在的喷灌、滴管节水措施。这些年乌兰察布 市一直在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用水逐年减少,1994 年到 2000 年底累计完成退耕 1200 万亩,2000 年至 2018 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 375 万亩。(数据来源:乌兰察布政府网站 2019-08-07《乌兰察布市沙地治理情况》整理人:赵忠茂)还颁布了《乌兰察布市 岱海黄旗海保护条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农业节水 对使用水资源提出了严格限制,下图是历年农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逐 年在缩减。2021 年比 2010 年减少约:30%。结论:不是农业用水增多的原因,农业用水没有增加。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五、工业用水增加?这些年乌兰察布市大力发展绿色能源,高耗水项目被逐一淘汰, 工业用水逐年在减少,措施工业用水置换,减少新水取用量,提升用 水效率。工业用水大量使用污水处理再循环水,这些年污水处理量在 逐年快速增加。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六、过度放牧?没有,乌兰察布市已经实行禁牧工作好多年了,生态保护意识名列全区前茅。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七、煤矿影响?(这也是好多人认为的原因)乌兰察布市到目前还没有一座严格意义上的煤矿,煤矿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截至 2019 年底其他矿产总用地 305.5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0.56%,对水资源的影响占比不大。八、城市扩大的影响?乌兰察布市城市用地 76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0.1395%。影响 有限,对水资源的影响占比有限。九:用水量增加?总用水量没有增加,总用水量 2021 年比 2020 年还低 20%。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十、气温升高?通过对乌兰察布历史气象数据分析, 1955-2020 年 66 年期间年 平均气温上升约 2-3℃左右,高于全国正常值。不过乌兰察布号称“草原避暑之都”,现在夏季平均气温 18.8℃,常年平均气温 4.3℃,这个升温绝对不足以造成地表水如此大的变化。而且过去 66 年来多有气温和降水波 动较大的时期,地表水面积、水量却没有随气候的波动出现相应的跳跃式变化,而是出现持续的下降。而且我分析地表水的消失恰恰是导致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一、全球性的气候原因?本人这些年通过各种渠道一直在关注我们周边的国家蒙古国、阿富汗、 巴基斯坦等这些同样属于干旱缺水的国家,他们国家的湖泊就没有像内蒙古的湖泊、河流一样快速萎缩,这些年基本变化不大。比如巴基 斯坦,年降雨量 250 毫米之间,比乌兰察布略低,前段时间整个国家都泡在洪水之中。阿富汗全国年均降雨量只有 240 毫米,极度干旱你看看阿富汗用什么吃水,“压水井”或直接用地表水,他们的地下水很浅。你看看阿富汗的“班达米尔湖”世界上最漂亮的湖。你去考察 一下这些年有巨大变化吗?真没有太大变化。

此图来源于网络我们再看看内蒙古的亲兄弟,同属内蒙古高原的蒙古国,沙尘暴肆虐,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到处是矿产,煤炭、铜矿大量出口 到我国。这些年也没钱去治理水土流失,没钱去修复生态,可是他们 的湖泊河流却变化不大。

大家可能不相信,说我胡说八道,那你可以 去了解一下呼伦贝尔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它们两个湖为姊妹湖,相距不远,呼伦湖在内蒙古境内,贝尔湖大部分在蒙古国境内。 呼伦湖这些年急剧萎缩,现在引海拉尔河的水来维持。呼伦湖1999 - 2009年湖泊面积急剧下降,1999 年呼伦湖面积 2105. 41平方公里 ,2009 年面积骤减为 1770. 97 平方公里,10 年间面积约减少了 335平方公里。 贝尔湖这些年却变化不明显 1982-2003 年贝尔湖面积相对比较稳 定,大体维持在 610平方公里左右; 2003-2007 年湖泊面积略有减少; 2007 -2015 年贝尔湖面积持续增加,不减反增。了解一下蒙古国的库苏古尔湖,水域面积 2760平方公里,淡水储量却是我国所有淡水湖泊水量的 1.68倍。这个湖就是蒙古国海军的基地,你去打听一下这些年湖水有 变化吗?根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此图来源于网络十二、有人说可能是因为这几年经济增长快的原因。我想有这个原因,经济增长了地面挖沙取土、地面硬化、修路、 盖楼、都会导致一定的影响。但它不会导致这么明显的变化,欧洲、 韩国、日本、美国经济前几十年不比我们增长得慢,他们的湖泊好像 也没有像我们这样快速持续性地快速减退,而且我们的生产总值也没 有直线增加,尤其三年疫情经济活动有所放缓。

十三、上游拦截,水库截流。这个有影响,可是乌兰察布河流大都属于内陆河,水系分为两大 块,即后山地区塔布河、无尾闾河等水系,以及前山地区岱海水系、 黄旗海水系、察汗淖和碱海子水系等。大部分的水都汇聚到这四个内 陆湖里了。乌兰察布市水库有但是不多,问题是水库也没有水呀,河 里也没有水。乌兰察布这些年对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多年前就实施了“两节、两补、两恢复”措施和 《乌兰察布市岱海、黄旗海条保护例》 (第十七条 市以及两湖流域所在地旗县级人民政府,应 当加强对入湖水源的保护,除抢险、救灾、居民应急供水外,在两湖 流域禁止拦截入湖水源或者擅自取水。)而且有些河道这些年都清理 平整得非常平整,都用上压道机了。很显然不是截流、水库的原因造成如此大的问题,问题是库里也没有一滴水了!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原因分析:过去内蒙古的森林面积除东部兴安岭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目前的约23.46%左右,天翻地覆的变化。小草根部浅,只会吸收表皮水分,树木根系发达会吸收深层的地下水,而且蒸发量巨大,更关键的是它会破坏地表原始径流,使雨水无法聚集,形不成洪水。没有洪水的快速聚集与补充,河流湖泊自然会干涸,湖泊河流的干涸又会造成地下水无法渗透补充,有限的降雨量无法渗透到地下,地下水无法正常补充,自然循环被人为打破,树木的蒸发又会造成地下水快速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乌兰察布这些年在生态保护方面投入巨大,先后实施和启动了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三北防护林、平原绿化、治沙工程以及大规模 的草牧场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制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 乌兰察布森林面积由解放前的几乎没有,到 2019 年的森林覆盖率。从 2000 年开始到 2018 年底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15333.33 多平方公里,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 26253.33 多平方公里,接近以色列整个国土面 积。林地面积达到 7674 平方公里,相当于 10 个新加坡国土的面积。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乌兰察布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也在逐年快速增加,治理面积已达 19233 26 新加坡国土面积,多半个台湾岛面积, 接近半个瑞士国土的面积。从始到年,乌兰察布市林业生态资金共计投入约:337 亿元。相当于蒙古国年全年生产总值的 4 倍多。(年蒙古国 GDP:11.37 亿美元)。乌兰察布最近 20年在生态修复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治理范围全国排名遥遥领先。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这些年我们的降雨量没有明显变化,我们的人口在快速减少,工农业用水没有明显增加,总用水量也没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我们的 水土流失治理已达总面积的 35%,林地面积增加了无数倍。那我们的河流、湖泊、地表水、地下水为什么会急速消失?原因在哪里?要想搞明白其中原因,我们还得从 40 年前说起,上点岁数的本 地农村人都知道,90 年代以前,农村夏天河沟里经常发洪水,每年夏天都会发好多次洪水,因为那些大小沟壑是历经亿万年自然形成, 只要有雨水就汇集到这些沟壑里了,这些沟壑经常流水,地下渗透已 经基本饱和,雨水会快速形成洪水,洪水最终都汇入了河流和湖泊。 洪水补充了河流、湖泊,河流,湖泊的水又补充了地下水,这是一个 完美原始的自然循环。这也是为什么乌兰察布虽属干旱地区,过去地 下水位却只有 2-3米的原因。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

此图来源于网络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阿富汗、巴基斯坦、 蒙古国的洪水,虽然这些地方降雨量没有乌兰察布市多,可是这些地方到现在每年夏天都会发洪水,这也是这些地方湖泊、河流、地下水这 些年变化不大的关键原因。乌兰察布上世纪年代以前每年发好多次洪水,从年代以后洪水就一年比一 年少,到现在几乎几年也见不到一次洪水了,洪水哪去了?找到了洪 水消失的原因,就找到了岱海、黄旗海、河流、地下水……消失的真 正原因了。

此图由作者制作这些年我们破坏了地表原始的水流流经,地表的原始流经 犹如毛细血管,它们经过亿万年风雨而自然形成,分布在整个地表, 有降水的话它会快速聚集到一起。经过这些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它们 被人为的改变了,现在雨水根本无法聚集。这也正是水土流失治理所 要达到的效果。这就是我们洪水一年比年少的原因,洪水被我们无知的治理了!没有了洪水的补充,湖泊能不干吗?

此图由作者本人制作

此图来源于网络由作者制作过去荒凉的大地犹如一块塑料布,有雨水会快速聚集,现在经过修复的大地犹如一块海绵,雨水只会被就地吸收。海绵是吸水,但如果在有限的降雨量下,干旱地区一场降雨 根本无法渗透到地下,只会附着在大地表面。这也正是内蒙古草原过 去没有树的原因,雨水渗透的位置刚好是适合长草的深度。请看图, 这是 2021年6月13-14日乌兰察布察右中旗下了两天雨后的照片。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一场雨过后只会渗透表皮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雨水根本无法渗透到地下深处从上图可以看到,一场中雨过后,雨水只能渗透到地下 20cm-30cm 的地方,30cm 下面的土壤仍然是非常干的,这个深度刚好是草根的深度。如果是树木雨水根本无法渗透到根部,这也是这里过去不长森 林的一个原因,现在我们种植的树木大都靠吸收地下水和人工浇灌来维持。 乌兰察布年降雨量 200-300 多毫米,一年的降雨量还不及南方台 风带来的一场大雨的量,这点点雨水在被我们修复得像海绵一样的大 地上能存住吗?根本不可能。

我们可以做个试验,拿同样一桶水, 用喷淋喷在平米同样大小的一块布和一块海绵上,把它们放到高低凸起的两个斜坡上,倾斜下面接一个盆子,布就好比原始的大地, 海绵就相当于水土保持治理后的大地,高低凸起的就好比是沟壑,盆子就是湖泊。喷淋在布上的水会被布吸收 部分,一部分会快速流聚到盆里。而喷在海绵上的水就地吸收,不会 留到盆里。(这就是这些年洪水越来越少的原因)同样在太阳下暴晒,海绵很快就会蒸发变干,而布上流到 盆里的水几天也不会被蒸发干净。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过去乌兰察布虽然过去干旱缺水,但湖里有水的原因,湖里有水又会补充地下水,储存到地下不被蒸发,这也就是过去地下水位很高的一个原因,因为它能一直被补充。而经过水土流失治理后的雨水,根本无法渗透到地下深处就会被蒸发得干干净净,而且土地会形成毛细现象,土地板结加快蒸发。

我们比较一下水土流失治理前的地表和治理后的地表有什么不同。治理前的地犹如一块塑料布,有雨水就会快速聚集到自然形成的沟壑里,形成水流,雨水汇集到一起。只有汇集到一起的雨水才会补充到地下,补充地下水,才不容易被蒸发,得以保存。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水土流失治理前的地表、地貌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水土流失治理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干旱的草原看上去荒凉,其实只要一场大雨过后就会绿意盎然, 干旱地区的降雨,只有快速聚集才能不被快速蒸发,经过我们治理后, 现在整个降雨被就地平摊开了,根本无法聚集。平摊开的雨水根本无法渗透到地下就会被快速蒸发。这才是洪水消失真正原因,没有了洪水的补充,河流湖泊能干吗?根系发达的树木大量的吸收地下水,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地下水能快速下降吗?没有了地表水的温度调节,气温能不升高吗大量的地表水被蒸发到空气中,能不形成雾霾天吗?这才是雾、气温升高、湖泊干涸、干旱缺水.....的真正原因!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水土流失治理后的地表治理后的大地犹如一块海绵,雨水无法聚集,只能散开附着在表面,太阳出来两小时就会被蒸发得干干净净。

此图由作者本人拍摄

荒漠化的成因究竟是什么?答案是水!没有水,土地就会荒漠化;有水,土地才能保持生机。然而,植树造林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水资源增加,反而让干旱问题更加严重。湿地和水资源的快速消失,已经不容忽视。这不仅影响生态环境,更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造成深远影响。或许,荒漠化只是我们对自然生态的一种误解。大自然的恢复力是惊人的,只要一场大雨,原本荒芜的草原就能恢复生机。这种自然的恢复力,是任何人为修复手段都无法比拟的。人为修复往往基于主观意愿,忽略了草原的生态规律和特点,反而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洪水本是自然界的平衡机制,却在我们的“改造”下逐渐消失。我们总想着战胜自然,却忘了自然界的规律。其实,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是保护自然的最好方式。盲目进行所谓的保护活动,反而可能破坏自然生态。

比如,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国虽然极度干旱,但湖泊、河流、地下水却非常丰富,山洪爆发虽造成损失,却是生活用水的保障。反观我们,洪水被治理,水土保持、防风治沙,却导致河流湖泊逐渐干枯。水土保持,听着好像挺在理,水不外流了,土也不丢失了,只能 乖乖呆在原地保留了。其实水土只有在自然的流动中才是正常的循环, 看看喀斯特地貌的广西,还有云南的石林,哪一个不是水土流失造成 的?古人说的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不流动是死水,迟早是要 干的。土壤如果也一直保持静止,只会形成毛细管结构,造成蒸发加 快,土壤越来越干旱,造成板结开裂。流动的水土可以蓬松土壤,增加营养。

水土保持在干旱地区就是一个生态灾难,其实所谓的水土流 失,就是一个伪命题,水土其实从来都没有流失,所谓的水土流失, 其实是自然演化的一个过程,和自然界的刮风下雨,自然的生老病死 是一样,只是一个自然的循环。比如水蒸气从海洋被云带到内陆,遇 冷空气形成降雨,降雨又汇集到江河流入大海,这一过程滋养了大地, 净化了生态,你能说是水流失吗?其实它们根本没有流失,如果你违 背自然,不让它们正常汇入大海,自然循环被人为打破,你说生态会 好吗?这些年我们把正常的自然的现象给彻底妖魔化了,人为干涉了 自然循环,我们不懂得尊重自然,不循环的水土才是不正常的水土。

我们黄河水土一直在流失,已经流失了亿万年,但到现在也没有把黄 土高原流失完,反而越流失黄土高原越高,还冲出一个华北平原。(请 重新认识最新的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这也是亿万年沙尘暴的作用,黄土高原的土来自新疆盆地,这里看似流失,可别的地方就会形成 为一个的陆地。黄河入海口东营每年大约新增 30 平方公里的陆地, 你说这是流失吗?这不是流失,这是正常的自然循环。在这个循环过 程中土壤会越来越有活力,更加有营养,更加适合植物生长,比如花 土如果几年不换,花就会失去营养而枯萎,如果每年更换新的土壤土 花草就会更有活力,越长越旺盛。

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一些,最近 20年我们洪水越来越少 的原因。近 10 年来我们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6个韩国的面积。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以前黄河、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经过这些年的水土流失治理, 洪涝灾害很难再发生了。但是更大的干旱缺水也随之而来,希望我们 的科研人员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吧,不要弄巧成拙, 事与愿违,背道而驰。台风会带来灾难,难道我们也要去消灭台风吗? 台风不只是带来灾难,同样能带来巨大的降雨,自然界没有台风是不 行的,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老想着征服自然。

有人说我们修复是在恢复被我们破坏的自然,那没有错,比如矿山等, 但是你不能去修复原始自然的生态。有人说乌兰察布过去生态破坏严重,古人过度放牧、过度砍伐,真的是这样吗?根本不是,你要是真 正了解蒙古人过去怎么放牧就不会这样认为了,他们有夏牧场,冬牧场,他们不会在一个地方啃光光还放牧,把草地吃成沙漠,那只是农 耕文化不理解游牧文化的一种误解。蒙古人不会天天砍树,他们做饭 烧火根本用不着树木,遍地的牛粪比树木方便得多了。盖房子都不怎么用树木,都是用纯天然的毛毡。我们现在好多时候,是拿着南方农耕文明的眼光,去看待游牧文化,强加于人,生态破坏,乱砍滥 伐............。

其实内蒙古人民对生态环境的热爱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我 们的执行力也是全国屈指可数,乌兰察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文明城市, 名列全国 23 名。这些年不是我们生态保护的不好,是我们保护的太好了。是我们行动指挥的专家没跟得上生态发展的步伐,希望我们 的生态专家能重新认识一下这一问题吧。

自从家乡的小河断流的那一天起,我就发誓一定要找到它断流的原因,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20年前偶然间发现原因所在,这些年一直在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原因,希望有所改变,可是国人的惯性思维太难改变了!这也是我改名“放弃惯性思维“的真正原因。本人从小热爱自然,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天天一醒来就想着这些年快速消失的水!身不由己,本人不是为了流量,不是为了金钱,只是看着一天天快速消逝的水,心里难受!这种痛苦无法用言语表达,这种痛苦已经折磨我好多年了。最后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干旱缺水、关注我们的水资源!关注———放弃惯性思维赵忠茂。(本文完成于2022年11月)

0 阅读:0

放弃惯性思维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