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媒体播放的一则采访中,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瓦莲京娜·马特维延科表示,解决与乌克兰冲突的谈判无疑将在明年开始。
这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方发出的最具明显的“停战”信号。
而在一个月之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第三届“乌克兰谷物”国际粮食安全会议框架内与外国媒体交谈时表示,完全有可能在2025年结束冲突。
结合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就发出的“迅速结束俄乌冲突”的言辞,以及美西方最近的态度转变,是不是能够下个结论,这已经是俄乌冲突即将结束或者说暂停的开始?
然而,在这最后关头,普京遭遇了“三连击”。
俄罗斯三防部队司令基里洛夫中将与助手走出家门口时,一辆藏匿有TNT炸药的电动车被遥控引爆,基里洛夫与助手不幸遇难。爆炸发生的梁赞大街起点,距离克里姆林宫只有区区7公里。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这是泽连斯基对普京发出的最猛烈的“一击”也是强烈的“警告”。
乌军8架无人机千里奔袭,分三波进入喀山市区,其中6架被击落或压制,另外2架“漏网之鱼”仿911式袭击击中了一幢高层住宅楼。值得庆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俄方货轮“大熊座”号在与俄海军2艘登陆舰一同穿越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后,发生了猛烈的“机舱爆炸”,并很快沉入海底。据俄媒报道,这艘货轮装载着大量技术装备,包括扩建海参崴军港所需的港口超重机等。
基里洛夫中将被袭,乌国家安全局在当天就“认领”了;而乌军发射无人机,这是明晃晃的反击;至于“大熊座”号货轮爆炸沉没,乌方尽管没有承认,但乌克兰国防情报局长布达诺夫少将竟然先于西方媒体披露俄货轮沉没消息,外界普遍猜测,这是乌方对普京的又一次“暗算”了。
其实,普京虽然在2022年发布指令,俄军在乌东四州开展了特别军事行动,但他一直是希望俄乌实现和平的;两年多时间以来,普京也从未对谈判关闭大门。
包括年度记者会上,普京也重申,俄方愿在不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与乌方展开谈判。
然而,乌方的连番“盘外招”真的惹恼了普京。
普京在一视频工作会议上对喀山遇袭表示,不管哪个国家,不管其如何试图对俄罗斯搞破坏,都将因此在自己国内遭到数倍于此的破坏。
曾经美西方认为俄方将被“冲突”拖垮,至少拖得半残不堪,因为俄罗斯“孱弱”的工业生产能力,是无法支持如此漫长且持久的战线损耗的。
然而,《华尔街日报》发表长篇专题报道称,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军队约60%的火炮弹药来自朝方,以及俄罗斯去年向乌克兰发射的弹道导弹中约三分之一来自朝方。
《华尔街日报》还披露了具体数据,比如朝方向俄方移交了约2万个集装箱的弹药,其中包括超过500万枚炮弹和数十枚导弹,以及100多枚火星11弹道导弹。朝方约有200家武器弹药工厂满负荷运转,由俄方为它们提供燃料以维持运转。
另据多家外媒消息,韩联合参谋本部称,根据美韩多项截获的情报,金正恩正准备向俄乌前线继续增兵,同时对参战部队进行轮换。
泽连斯基确认了这一消息,还表示朝方将增派更多的武器装备。
德国选择党联合领导人在近期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德国应该意识到俄罗斯已经获胜,如果北约不尊重俄罗斯利益,德国可以考虑退出。
而泽连斯基亦曾表示,以乌克兰目前的实力,无法夺回被占领的领土。
尽管如此,泽连斯基仍未表示放弃,只是他的表态,已经明显发生了改变。
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泽连斯基与美西方唠嗑的常用语就是“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甚至期间他还签署了禁止与普京谈判的法令;然而,泽连斯基称,“我们得到的只是一场全面战争和许多受害者。”
也许,泽连斯基早就看清了这一场战争的本质,但他在美西方的怂恿和支持下,已经无法脱身,无法回头,甚至是作为交战的一方,竟然都无法“自行”作出停战的决定。
而这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一旦停战,他的命运将会如何?
但不管怎样,冲突再久,终有停止的一天。
无论是谁,无论哪个国家,都无法阻止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