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潍水河啊,你流淌着乳汁,哺育着我,我拿什么来报答你?听,我闭上眼睛,就能听到你在呼唤我。你的声音如同母亲,温柔,慈祥。你的身段却犹如少女,穿着五彩霞衣,你历尽沧桑,也见证了历史。你哺育了你的儿女,我们要用双手来呵护你,建设你,让你变得更加美丽。
在潍坊市,潍河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河流。她的重要不亚于我们的母亲河。潍坊就是根据潍河而命名的。潍河之美,美于历史文明;潍河之美,美于人杰地灵。
潍水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聚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潍坊的历史文明也不例外。潍坊是一个河流分布密集的城市。白浪河、潍河、弥河、虞河、张面河、浞河等等。潍坊的自然之美首先就来自于水秀。潍河之名,古籍有载: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在这本专著中是这样记载潍水的:“潍水出琅邪箕县潍山”,水以山名。清乾隆《莱州府志》载:“淮河即潍水”。《汉书》中将“潍”字作“淮”。今潍河上游沿岸百姓仍习称淮河,在墙夼水库岸边有南、北淮河村名,所以,潍河有“上淮下潍”之称。潍河,自成一水系,发源、流经临沂、日照、潍坊3市10个县(市、区),至昌邑市渔尔堡注入渤海,总流长246公里,流域面积6493.2平方公里。
潍河算不上是名川大河,但它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潍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老东夷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这里不仅出土了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也出土了距今5000年前刻画于陶器上的古文字。不仅如此,在潍河两岸,自古至今,出现了很多政治名人和文化大家,如传说中古代五帝之一的虞舜,孔子女婿、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公冶长,显达西、东两汉的伏氏家族,经学家郑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著名作家王统照,著名诗人臧克家等等。著名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发生在潍河这一带。建安初年,孔融被黄巾军困于都昌,太史慈西渡潍河携孔融书信求助刘备,刘备遣精兵三千随太史慈跨潍河与黄巾军交战于今县城南5里一带(今都昌街办大营村一带,该村村名也因此而得,估计因战后兵营设施被百姓入住,逐渐成为村落),都昌之围遂解。
在楚汉战争中,汉朝名臣韩信巧妙利用潍水(今山东潍河)歼灭楚齐联军的一次进攻作战。公元前203年冬,韩信率军袭破齐历书(今山东济南西北)军,齐王团广逃亡。并遣人向楚求救。项羽遣大将龙且率军救齐。所以, 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就是指的潍水河。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齐、楚两国军队隔潍水摆开阵势。韩信命人连夜赶做了一万多个袋子,装满沙土,投堵潍水的上游,然后率领一半部队渡河去袭击楚将龙且,随即假装战败,往回奔逃。龙且果然高兴地说:“韩信果然胆小如鼠啊。”
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战,未合。人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遂战,与信夹潍水陈。韩信乃夜令人为万馀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 “固知信怯也。”(摘自《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原文)
于是齐将龙且渡潍水追击韩信。韩信即派人挖开堵塞在潍水上游的沙袋,大水立刻奔泻而下,龙且的军队因此大部分没能渡过河去。韩信迅速组织反击,击杀龙且,阻留在潍水东岸的楚军四散奔逃,齐王田广也逃走了。韩信随即追逐败兵到了城阳,俘获了田广。汉军将领灌婴这时在追击楚军时捉住了齐国守相田光,遂进军到博阳。田横听说齐王田广已死,就自立为齐王,回头迎击灌婴的队伍,灌婴在赢城下打败了田横的军队。田横逃往梁地,归顺了彭越。灌婴接着又进军到干乘攻打齐将田吸,曹参则在胶东进攻田既,将田吸、田既都杀掉了,全部平定了齐地。汉军在北方战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直接威胁项羽统治中心,为转入反攻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潍水之战”。
山清水秀,地灵人杰。滔滔潍河水流淌了无数个春秋,滋养了两岸千千万万的居民。那么,潍河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呢?千百年来,史籍多有记载,前人多有考证,但至今尚有争论。
有关于潍河发源、流经的记载,有不少史料为证,《地理志》、《说文》皆谓“潍水出箕屋山”;而《淮南子》记载:“潍山曰箕屋山、覆舟山,盖一山三名也。”;也就是说,潍山又叫箕屋山,也叫覆舟山。是一座山,三个名字。而覆舟山这一说法,仅在《淮南子》中有记载。至今,潍河所流经的各县县志记载潍河的发源地,也都指称莒县北部的潍山、箕山或箕屋山。1980年版《辞海》说:“潍河,水名,源出五莲县西南箕屋山”。这一说法与其它记载山名相符,但境界和方向就相去甚远了。
因时代久远,地名更迭,一山多名也是有的。潍山也好,箕屋山、覆舟山也好,位置就是古代的箕县境内,今莒县北部。潍河以山名,王献唐先生在《山东古国考》中,对潍河源头作过详细的考证和辩证,今详引其说,佐以辩证: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这本著作较为详尽的记载着我国各知名水域的形成,发源,流经地域,以及历史变迁等。据《水经》记载:“潍水出箕县潍山”,目前尚找不到潍山所在。《山东通志》上记载,潍山是沂水县东北泉头庄的西山,未免揣测,因为西山并不叫潍山,且和现下潍源不合。《重修莒志》谓潍有南北两源,北源出莒县西北约百里地带的箕山,南源出相距不远的屋山,并考证南源即析泉水。说皆正确。《水经注》又曰许慎、吕忱云:潍水出箕屋山。
《淮南子》曰:潍水出覆舟山,盖广异名也。莒县北部偏西,正有一个箕山,一个屋山,由这两山发源的水,汇而为潍。可见,《汉志》以下箕屋山名称,应当分作箕山和屋山来解,并非箕屋为一名。箕山乃潍水北源,照水流情况,应是正源,屋山南源的水,是以后汇入的。因此我认为箕山即水经注的潍山,潍水由此发源,亦以潍名。王献唐先生的分析辩证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莒县北部是没有箕屋山这座山的。但是,潍河源头是否就如王献唐先生所考证的?箕山就是《水经》所称的潍山吗?
从莒县地图上看,箕山在莒县城正北偏东,从诸城溯河而上,到达诸城市与五莲县交界的墙夼水库,就是潍河的上游。《水经注》所说的“潍水经仲固山又东北”的仲固山,已是库中岛屿。由此而上,两岸是连绵不断的山岭,河床不宽,至莒县东北部的库山村西的库山前,有两股水在此汇流,这就是潍河的南源、北源汇流处。
潍河北源,沿库山东趾北上,经横山曲折西北,至莒县与沂水县交界的杨庭山西趾又西约7公里,就到了沂水县的箕山脚下。箕山,东西向,长约3公里,因形名。北麓植被好,山上多刺槐树,南麓植被差,周围多山泉。北山脚下有村名王家箕山,村以山名。但是,潍河河道并非止于箕山脚下,而是沿箕山北趾又西约3公里,至大茅山东北又转北约2公里,到沂水县泉头庄村东,河道变成宽仅数米的小沟。
泉头庄,在沂水县东北部,居屋山之阴,距县城约35公里,古代曾为莒地。泉头庄系由马泉头、闵泉头、西泉头三个村组成的一个自然村落,闵泉头村居北,泰(安)薛(家岛)路经村前横贯东西,将马泉头、西泉头两村与闵泉头村南北隔开。村西有南北长山,称西山,为东西分水岭。闵泉头村北有小山,名云秀山,齐长城所经,山上植被差,西麓与西山连,再北是绵延东西、为南北分水岭的低山岭。
泉头庄四周为连绵的山岭,村址就坐落在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500米的狭长小盆地里,地势北高南低。根据以分水岭为河源起点的原则,泉头庄村北的云秀山和村西的西山,即为潍河发源的起点。可以说,就是在这个狭小的范围内,诞生了潍河的发源之地。潍河,就是从这里开始了她曲折、漫长的旅行。
如果说沂水县的泉头庄是潍河的发源地,这就印证了民国四年版《山东通志》对潍河源头的考证是正确的。如今,在泉头庄村东有一座桥,系1997年修泰薛路时所建,导流洞3×3米,桥虽小,却是潍河源头第一桥。
西泉头村,位于3个泉头村的西南部,紧依西山,此段山上柏树森森,蓊蓊葱葱。村前有一山泉,极旺,四季涌流不绝,称为潍河源。闵泉头村《闵氏族谱》载:“明嘉靖九年(1530),(闵氏)自济宁迁居此,村西南有山泉,是潍河源头”。
民国四年版《山东通志》载:“潍水在莒(州)西北一百里,水经出琅邪箕县潍山,今泉头庄西山下有泉,渟泓、深二丈许,土人指为潍水源,伏行至茅山东北麓,流复见,经里许,绕箕屋之阴,去潍山已八里矣。许慎、吕忱皆谓发源箕屋山,特见其溢出之下流,且误以箕屋为潍山也”。
《山东通志》与《山东古国考》对潍山所指与(潍)河源的考证,各有千秋,二者各有贡献。《山东通志》考明了潍河的发源地在沂水县的泉头庄,否定了箕山为潍山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泉头庄的西山也并非就是潍山,将箕山称为箕屋山也是不对的。《山东古国考》辨明了箕屋山为箕山和屋山的合名,是正确的,但箕山并不是潍河之源。
泉头庄村前的山泉,已砌为水井,有数百年的历史,深约5米,井口约一米见方,冬夏水温依旧,清冽滑甘,啜之如饮琼浆,余流溢出,东流入潍。西泉头、马泉头两村200多户人家炊饮、浣衣、浇圃皆赖此泉。然而,自古论:河源从山不从泉。《山东通志》称为“潍山”的西山,是一座南北向的长岭,与其北的云秀山相比略低塌,更不及其南的大茅山和屋山,称其为潍河之源的潍山,未免牵强,正如《山东古国考》所说,“西山并不叫潍山”。
大茅山,在泉头庄南约2公里稍偏东,高耸,山上植被差,今又称宝山。因西向望之形如元宝,故名。山东南麓有村名叫宝山坡,村以山名。大茅山之西,就是这一带最高的屋山了。
屋山,位于莒县、沂水县交界处,海拔451.8米,东与大茅山连脉,东北西南向,数峰连绵。屋山在当地又叫“五山”或“武山”。屋山北麓有村落名“五山”,村以山名;武山,是因其南有“文山”相对而名,故而当地有“文”“武”二山之称。若从泉头庄向南望之,屋山东北麓的水注入潍河无疑。然而,来到屋山脚下近前看则不然,泉头庄西山的山势北高南低,南延直抵大茅山,将屋山北麓水西分流入秀珍河,而与潍河无缘。由此推想,在久远的古代,人烟稀少,山上树木茂密,植被丰厚,加上交通极为不便,远观屋山,误将屋山北麓认定为潍河源也合情理,况且,“屋”、“潍”二字音近,一山二名或多名也是常有的。因而,认为屋山即《水经》所说之潍山,当在情理中。
在《莒县志》中记载:“潍水北源始出自沂水县官庄乡和本县东莞镇境内的箕山西北麓”。这一记载很明确,箕山就是箕山而不是箕屋山,潍河发源地是箕山西北麓而不确指发源箕山,含蓄地否定了潍河源“箕山”说。箕山在莒县、沂水县交界处,而大部属沂水县境。以上是潍河北源的基本情况。
潍河南源,今称石河,旧称析泉水。析泉,汉朝时期的一个县。《水经》云:“水出析泉县北松山,东南流,经析泉县(城)东又东南”。《太平寰宇记》误将诸城境内的涓(河)水指为析泉水;而《齐乘》将今五莲县城东的分流山误为松山,发源于该山的水也就成了析泉水了。
松山何所指?清乾隆《诸城县志》载:“据水经注,析泉城应在松山南,今松山在莒州北境沈流庄西北”。即屋山。析泉城又在哪里呢?《莒县志》载:“析泉故城遗址,位于库山乡上、下石城村所在地,至今城子岭上仍有石城残墙”。《山东古国考》对此予以肯定。
古时的析泉水以地名,今称石河,不知因何名。石河岸边的大石河村村标载:“元代,郝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西关牛头街索家巷子迁此,因东临石河,以河名村”。可见,在元代析泉水已称石河了。《莒县志》载:“石河,潍水南源,发源于东莞镇大沈庄西北屋山”。从石河的流长和流域面积看,与潍河北源相仿,将石河认定为潍河南源是正确的。
潍河南源曲折东南流,至库山南与北源汇,“流长25公里,流域面积172.2平方公里”(《莒县志》)。这是潍河南源的基本情况。
天不愧人以雨之,地不愧人以河之。潍河的南源、北源,都处在山岭之间,山泉众多,两源水未汇合前,并向东南流,两岸山岭连绵,地质坚硬,河床下切不深,河床较窄,水在山谷中曲折而行,河床改道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两源水在汇合前,除南源有一条长仅数公里的连五河之外,基本上没有像样的支流,南源流域面积相对狭小。北源自沂水县的泉头庄曲折东南流,至库山与南源汇流,流长约29公里,其流域面积在莒县境内是162平方公里(沂水县境内段流长约11公里,流域面积没有记载),是潍河的正源。但是,若论水流量,南源不输于北源。
潍水悠悠,蜿蜒北上,纵贯潍坊中东部,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浇灌着潍坊大地,养育了潍坊人民。潍河两岸,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史上有诸多杰出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及历史遗迹。
潍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老东夷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这里不仅出土了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也出土了距今5000年前刻画于陶器上的古文字。不仅如此,在潍河两岸,自古至今,出现了很多政治名人和文化大家,如传说中古代五帝之一的虞舜,孔子女婿、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公冶长,显达西、东两汉的伏氏家族,经学家郑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著名作家王统照,著名诗人臧克家等等。“孔融让梨”的故事就发生于潍河怀抱。当时这个让梨的孩子(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长大后成了北海相(后汉时期,管理辖区多在潍一带),建安初年,孔融被黄巾军困于都昌,太史慈西渡潍河,携孔融书信求助刘备,刘备遣精兵三千随太史慈跨潍河,与黄巾军交战于今县城南5里一带(今都昌街办大营村一带,该村村名也因此而得,估计因战后兵营设施被百姓入住而成村落),都昌之围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