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占据着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在2023年上半年的生产数据中,广东以惊人的数字引领榜单,半年内生产5428.26万台,同比增长4.83%。这个数字让人惊叹,占全国总产量的58.26%,相当于排名第二的山东省产量的4.6倍、第三名四川省的7.4倍、第四名福建省的10.2倍。
广东之所以在彩电产业中占据如此主导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其拥有TCL、创维、康佳等电视巨头的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这些企业在深圳、惠州等珠三角地区积极布局,成为中国彩电生产规模最大的区域。海信、长虹等品牌也纷纷在广东设立生产基地,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电视产业链。
不仅如此,广东在电视产业链上游也表现出色,拥有LG显示、超视界、华星光电等电视核心零部件的领先制造商。这使得广东的电视产业链更加完善,从零部件到整机的生产环节都得到了优化和提升。
山东、四川、福建在彩电产业中也崭露头角,分别位列全国产量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山东上半年生产1174.59万台,同比增长22.34%。这里的本土企业海信在全球电视出货量中仅次于韩国三星,堪称彩电行业的佼佼者。四川则以729.7万台的产量位居第三,长虹作为该省的代表性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了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和制造的跨国企业集团。
而福建在彩电产业的崛起要从上世纪90年代初说起,当时全球最大的电视代工企业TPV在福清设立了大陆第一家工厂。经过多年的发展,福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值超过百亿元。这也证明了福建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初创企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在彩电产业中的表现也相当抢眼,同比增长21.10%至149.75万台。这主要得益于贵阳海信的产量持续上升。作为贵州电子信息制造的龙头企业,上半年已经完成144万台电视机的产能,全年有望实现300万台的目标。贵阳海信甚至在去年引入了70寸+大尺寸液晶电视产品线,今年更是开始试生产85寸电视机,成功量产后销售额更是喜人。
综合来看,中国彩电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依然强大,而各个省市的崛起也展现了中国彩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在科技不断创新的时代,电视产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或许,未来的发展中,更多的地区会崭露头角,为中国彩电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