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还在持续发酵,很多人都笑着笑着就怒了,努着努着就泪目了。
明明是皆大欢喜的时刻,为何变成了这样?
刀郎带着新歌归来,凭借一己之力,给所有人上了一课,让人拍案叫绝。
想解释的人张不开嘴,毕竟没有指名点姓,上升不到这个层次。
反之,不想解释的人,人在家中坐,热搜榜单从流量而来,“旧账”直接被翻出,尴尬到无地自容。
说句实话,如果没有一点文化水平,这首《罗刹海市》真的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
不管是作曲,还是歌词的含义,都天花板级别的效果。
不仅让人感叹,刀郎19年的时间里,并不是封刀了,而是躲起来磨了一把屠龙宝刀。
但喜悦之后,更多的是心疼和泪目。
此处无声胜有声站在理性的角度来讲,王者归来粉丝们“欢呼雀跃”,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人微言轻的刀郎,凭借实力找回了曾经丢失的“体面”。
一首《罗刹海市》掀翻整个乐坛,给所有人狠狠的上了一课。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取自清代小说蒲松龄创作的一个故事,背景环境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精髓。
“罗刹”和“海市”并不是一个地方,更像是形容一种病态的现象。
喜欢看印度电影的粉丝,应该对这个词汇比较了解,一个是“恶鬼”,一个是“海市蜃楼”。
整合在一起,就是“恶鬼的海市蜃楼”,本就是一个虚幻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刀郎犀利的文笔,直戳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马户”和“又鸟”,看似说了什么,但好像又没有说什么。
但“未先开言先转腚”这句歌词,成功戳到了围观者的记忆碎片,这一幕似曾相识,好像在某个综艺节目中见到过。
尤其是,手掌高高举起,然后“拍”的镜头,相信不少人都印象深刻。
令所有人费解的是,就是一首歌曲,怎么反响这么大?
刀郎高调的回归,真的是在指桑骂槐?还是在用音乐回应往日的恩恩怨怨?
站在理性的角度来讲,他是一个有格局的人。
往事既然已经翻篇,怎么会站出来刻意的针对某个人、某群人、某件事。
自从《罗刹海市》爆火后,不少娱乐圈的明星,在个人社交平台,以此为背景,做出一些滑稽的行为。
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种“响应”和“声援”。
换个角度来讲,何尝不是暴露内心的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娱乐圈本就充满形形色色的诱惑,稍有不慎就会得罪人,遭受到打压和挤兑。
刀郎用真切的声音,触动了“共情”的开关。
不仅让人感叹,似乎这才是音乐真正的魅力,平易近人的歌词,可以让人感同身受。
高端奢华的文字,依然让听众,明确的感到曲中意。
这位王者的才华让人敬佩,他用实际行动,给华语乐坛上了一课,经典之所以不被超越,并非是旋律优美,流量支撑,而是真诚流露的情感。
“我斗不过他们”纵观刀郎的成名之路,有心的人会发现,真的不容易。
从一位草根歌手逆袭,凭借实力得到观众的喜爱,纵观整个乐坛,恐怕找不出来几个人。
凭借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刀郎红遍了街头巷尾。
不骄不躁的他,紧随其后推出了《西海情歌》、《冲动的惩罚》、《情人》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在乐坛之中立足。
按照这样的形式发展下去,成为一棵常青树,只是时间的问题。
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讲,一个歌手的事业,可以上升到什么样的高度,取决于音乐在市场多受欢迎。
综合粉丝们的回馈,以及街头巷尾的场景来看,刀郎实至名归。
有人赞叹他的励志之路,也有人从内心欣赏在音乐领域上,这位才子的造诣。
讽刺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竟然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挤兑”。
生活中的大家,身处职场中,一定是可以感同身受。
明明很努力,也明明有拿的出手的成绩,但是就是不被主流认可。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或许亲身经历过的人,才可以明白其中的滋味。
凭借傲人的销售量入选,本以为可以被接纳,结果遭到了那英的反对,原因是不具备审美。
美到底是什么样的界定标准?客观来讲,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更多的是一份偏见和眼红。
这样的声音出现后,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对刀郎指手画脚。
明明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大家的职位没有本质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名气。
最为讽刺的是,反对刀郎的这群人,基本上都是依靠团队,走上了乐坛的最高点,而他却是一个全能型的歌手。
每一个作品,都是出自刀郎之手,他真的不配?
时隔多年,往事重提不禁让人觉得有点揪心,明明事事优秀,却要遭受到不公的对待,刀郎做错了什么?
汪峰言之凿凿,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的悲哀。
这才是令人诧异的存在,一个圈子的推进,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
刀郎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作曲、填词、演唱集一身的才子,真的难登大雅之堂?
而这些压制和挤兑,与港台乐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毫不夸张的来讲,内娱的乐坛有多么忌惮刀郎,港台乐坛就有多么喜欢他。
成龙、罗大佑、李宗盛、谭咏麟等人,都毫不吝啬的夸赞过,甚至还有人不远千里的合作。
但这些和内娱的排斥相比较,更加明显的衬托出刀郎的举步维艰。
他只想做自己的音乐,用歌声去鼓舞众人。
遗憾的是,青春最好的时光,这位实力派歌手,选择了归隐现实生活。
因为“斗不过他们”,所以动了躲的念头。
风波之下的心疼但是这群人,在刀郎离开之后,是否选择了息事宁人?很显然,并没有。
为什么这样说?去年杨坤在直播的时候,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刀郎站在台上唱歌会不舒服,适合在幕后工作”。
因为这句话,舆论引发了热议。
客观的来讲,杨坤和刀郎是一个时期走红的歌手。
虽然是同行却也是竞争对手,还是曾经“围剿”的一员,他是什么样的立场,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当然,杨坤口无遮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
毕竟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他都曾经大言不惭的说对方是一个演员,并不是一个歌手。
因为这件事情,遭到了众人的讥讽,口碑直线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风波中,那英的评论区沦陷最为严重。
但是大家不知道是,曾经在某综艺节目中,她后知后觉主动和刀郎道歉。
对方并没有接受,毕竟那些言论对他的伤害和影响,不是三个字就可以释怀的存在。
目前这件事情,还在持续的发酵。
有人觉得刀郎用“魔法打败了魔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更多的人觉得,他不是一个这样小气的人,不原谅不代表回去报复,通过这样的手段,来一雪前耻。
真正有实力的人,心里装着的是大海,而不是几个鱼几个虾。
越来越多的明星艺人,用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说明了什么?娱乐圈这个鱼龙混珠的地方,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刀郎撕开的是一个群体的“丑态”,不是针对某个人、某件事。
粉丝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没必要上纲上线的抨击。
再来说,为什么很多人笑着笑着就怒了,那种感同身受的“无助”,是情感上的共鸣,或多或少每个人都经历过。
但为什么怒着怒着就哭了?出生于1971年的刀郎,已经52岁了。
2004年正式出道的他,截止到目前为止,整整19年的时间,他被耽误了太久太久。
不算是一夜成名,也不算是大器晚成,中间夹着太多的心酸和委屈。
人到晚年再一次被听众认可,这一路走来让人心疼、泪目。
其他人演唱会爆满的时候,刀郎只能遥望着事业,眼神中都是迷茫和畏惧……
人微言轻的他,终于苦尽甘来。
希望刀郎认真把握机会,将更好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粉丝们也理性的守护,是金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发光,这就是实力的魅力。
相信未来的日子里,这么多人保驾护航,他再也不用“躲”了。
长文创作不易,感谢您的点赞和支持~
我圈子绝对地小。但和刀郎的经历相似。逆境中写下了近620首古诗、38首白话诗。但我却没有刀郎的幸运。我祝福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