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疫情全面爆发前,
徐峥携《囧妈》提档至大年三十,
引起众多影院工作人员的不满。
随后公共场所全面管制,
他直接放弃院线发行,
以6.3亿的价格打包买给字节跳动,
赢得观众一片叫好,
换来的还有,
“浙江电影行业2万余名从业人员”为署名的一纸抗议书,
惨遭20多家电影公司联合封杀,
导演毕志飞直呼让他滚出娱乐圈。
徐峥毫不在意,保持为观众服务的态度,
复工后,想尽办法直播带“货”,
帮助影院经济重新复苏。
近期张庭夫妇涉嫌传销被立案,
陶虹被牵扯其中,
徐峥直接被骂上热搜第一。
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
作为TST公司旗下“峥酒”代言人,
他并没有参与持股,
陶虹靠分红赚了数亿,
他居然没有分一杯羹,
难道真如媒体猜测两人各玩各的?
实际上,
不该赚的钱他看得清清楚楚,
“聪明绝顶”的徐峥比谁都精明。
01
1972年,
徐峥出生在上海的富裕家庭,
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
祖上财富传下来不愁吃喝,
便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
从爷爷开始,
家里的文艺气息便十分浓厚,
一家人住在上海剧院附近,
遛弯的工夫就能走到人艺。
耳熏目染下,
他对表演升起几分好奇。
三年级时,
相比同学们日益张开的小脸,
他还是一副可爱幼稚的样子。
圆脸圆眼、呆萌乖巧,
正巧少年宫的老师来挑选小演员,
他被一眼看中,
选进儿童剧《考学》演“小地主”,
老地主带着小地主,
一块去接受教书先生的考验,
经历一系列的脑筋急转弯,
最后贫下中农战胜“邪恶的地主”,
小地主落选,
长工成为先生的学生。
“方圆几百里,
全是我们孙家的!孙家的!”
他把那股子蛮横的劲演得很入神,
在老师的一声声夸赞中,
小徐峥演得越来越起劲,
他的潜能被激发出来。
凭借出色的表现,
他被中国福利院少年宫选中,
担任戏剧组的组长,
在外聘的儿艺老师身上学到许多,
没多久换成音乐老师给他们排戏,
把原本的作品改得面目全非。
他心里特别不服气,
感觉很多调度都不合适,
老师一点不把他的话当回事,
他只能含着眼泪把戏演完。
最后表演出来果然不尽如人意,
小徐峥意识到:
“艺术这个事情必须要坚持。”
他的心里埋下对表演渴望的种子。
中学时期,
在枯燥的学业外,
考进青年宫艺术剧院戏剧组,
他经常偷偷去上海人艺看戏。
慢慢开始尝试登台表演,
后来加入人艺的业余剧团,
更是为了上台时不时旷课,
舞台经验积累起来,
在剧院也小有名气。
有幸和国家一级演员奚美娟同台对戏,
感受到前辈们举手投足间都带着戏,
徐峥产生了进修的想法。
参加艺考这个决定,
遭到老师们不同程度地反对,
“你这个形象,就不要考戏剧学院啦,
长了一张娃娃脸,
跟一个小孩儿似的,顶多跑个龙套,
而且你这个公鸭嗓,还没发育好一样,
我们搞话剧讲究的是,
把声音打到剧场的最后一排反弹回来,
震得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
所有的缺陷被罗列出来,
他却始终没有改变想法。
抓紧一切演出的机会,
突击表演知识,
没日没夜的训练台词。
在相识导演的帮助下在影视剧里跑龙套,
路人甲、小瘪三、尸体挨个尝试。
艺考如约而至,
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
中央戏剧学院只开办新疆班,
李亚鹏、王学兵、陈建斌等人纷纷入选,
他只能望洋兴叹。
北京电影学院他连初试都没通过,
被卡在高颜值的要求上。
最终以专业课前10名的成绩,
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
此时他还拥有满头乌黑浓密的长发。
02
1990年,
徐峥进入上戏,
和沈晓海、果静林、傅程鹏成为同学。
梦想的光芒照进他的现实,
可现实正在吞噬他的梦想。
刚进学校时,
他除了拼命汲取专业知识以外,
还接拍不少广告,做起发模,
一头及肩的长发摸起来有一种纯羊毛的感觉,
他感觉自己像个摇滚明星一样,
甩来甩去特别潇洒。
直到大二的一天,
他在洗头的时候,
一抓头发大把大把往下掉。
他害怕极了,立马给爸爸打电话:
“爸爸,我这怎么回事,是不是你遗传的秃顶啊。”
爸爸感觉莫名其妙:
“我是45岁以后的事情。
你才几岁,你才20岁怎么就开始秃了。”
从此徐峥和家人就开始了寻医问药的囧途,
探访了全国的医生和医院,
问遍所有朋友手里的“秘方”。
得出一个集大成的处方,
生姜抹到发热搭配生发水继续抹。
每次在宿舍开始治疗,
生姜和生发水的味道飘满宿舍的楼道,
同学们就拍着脸盆大喊:
“徐峥开始治头发了!”
围过来盯着他看,
他一紧张“啪”生发水倒在桌子上,
同学调侃道:“你们说这桌子上会不会长毛呢。”
另一个同学一唱一和:
“你看他的头你就知道了,效果也不怎么样啊。”
还有同学真诚地建议他去植发,
绕着这个话题大家又讨论了一番,
他只能在旁边尴尬的站着。
为了这个头发,他受尽屈辱、嘲讽,
尽管做出各种努力,他的发际线还是飞速上移。
徐峥的内心自卑到极点,
五颜六色、不同款式的帽子换着戴。
几年时间他一直沉浸在煎熬里面,
有一次他骑车等红绿灯,
旁边停着一位大哥,
突然一阵风过来他帽子被吹跑,
他为数不多的头发被风吹的直立起来迎风摇晃,
大哥看了一眼吓得连人带车直接摔倒在地。
他表面淡定的下车捡起帽子戴上,
实则心里最后的防线被打破,
绝望差点将他淹没。
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徐峥心想:
“难道我这辈子真的做不了演员了吗,
梦想就这样离我而去了吗,我该怎么办啊。”
他纠结许久终于决定要给自己剃一个光头,
手起刀落间仿佛看到红尘离他远去,
视线不禁开始变得模糊。
看着镜子里那颗闪亮的光头,
全新的造型让他显得更加年轻,
他从前心中的阴霾散去大半,
困扰许久的脱发问题也就是半个小时5毛钱的事。
他豁然开朗:
“我还是我啊,
为什么从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别人对我的评判上,
而忽略了我自己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呢。”
他开始渐渐懂得必须接受全部的自己,
才能面对真正的问题,
就算没有头发,努力努力也能成为好演员,
葛优、陈佩斯、郭冬临,
这么多前辈在前面冲锋陷阵,他也一定可以,
他开始转变自己的心态,
顶着一颗光亮的脑袋向目标出发。
徐峥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步入社会后他才发现“秃顶”,
只是实现梦想道路上最微不足道的小坎坷,
因为根本没有机会上台,没人找他拍戏。
他没有气馁,
从前的磨练早已让他变得更强大。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
他一边跑龙套一边和朋友组建剧团,
大家一起琢磨剧本、找场地、求资金。
古装剧、言情剧、历史剧,
只要能筹到钱他都去演,
还靠主演的话剧《股票的颜色》拿到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
自誉文艺青年的他排出两出前卫的实验话剧,
观众看不懂,业内人士连连质疑,
他不停地争辩也拯救不了日益空旷的观众席,
卖不上票,发不起工资,
只留下几个朋友和他一起艰难支撑。
投资商的撤资,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切的计划都无法进行下去。
他站在场地里徘徊许久,
现实沉重的打击压弯了他的腰,
但他心里始终有个声音指引他:
“总有一天会有个机会来找你的。”
03
2000年机会真的到来,
《春光灿烂猪八戒》的制片人范小天找到他:
“我看过你演的舞台剧,想找你演个戏。”
进组前导演让他和陶虹先培养感情,
陶虹11岁进入北京花样游泳队,
15岁成为国家队队员,
多次在全国运动会拿到冠军,
在世界锦标赛夺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21岁的她被姜文导演选中出演《阳光灿烂的日子》,
出道后第一次做主演,一举拿下华表、金鸡奖最佳女主,
斩获国际影后的名号,
考进中戏毕业后首次出演影视剧来到这个剧组。
第一次见面在酒店的饭厅,
远远地他就看见陶虹身披长发,穿着米色的短袖,
原以为是一个爽朗的女孩,
没想到女性魅力扑面而来让他措手不及。
陶虹没想那么多,
心里直嘀咕:“怎么导演、演员全是光头。”
熟悉过后便开始正式进组,
剧组的资金链却突然出现问题,
“小龙女”和“猪八戒”的组合让投资商难以接受,
不约而同选择及时止损车子离开。
片场人心惶惶,导演放下狠话允许带资进组,
徐峥心里清楚这个剧本是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
第一次看的时候他都没能忍住眼泪。
他掏出所有积蓄全部投资进去,
制片、导演东拼西凑终于能够继续拍摄。
第一次挑大梁,还承载着自己全部的积蓄,
他拼命想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每天四点钟起床化特效妆,“27点”收工,
一整天都得带着头套,没办法正常活动,
有一场海上的戏份在空中整整吊了48小时。
休息时间他和陶虹几乎形影不离培养感情,
看他不方便吃饭日渐消瘦,
他们找老乡买下两个鸡蛋和盒饭炒在一起,
陶虹一勺一勺喂给他,吃得格外香,
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特别动容。
戏越苦他们的感情升华得越快,
有她在再多的苦徐峥依旧乐不思蜀,
两人暧昧的气氛全组几百号人都能感受到。
他能感受到彼此都抱有好感,
下戏的时候,单独约她散步趁机表白,
自然而然确定了关系谈起恋爱。
《春光灿烂猪八戒》播出后创造多个收视奇迹,
收视在黑龙江高达31%,
其余卫视均达到25%以上的好成绩。
投资方纷纷悔不当初,
徐峥一炮而红,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
当初投资的钱翻几倍回到他的钱包。
一开始他高兴极了,觉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可“猪八戒”的标签狠狠贴在他的身上,
他才发现踏进另外一条囧途。
有一天他在家楼下的小面馆吃饭,
突然冲过来一群中学生指着他的鼻子说:
“看!他就是猪八戒!”
他瞬间脸红到脖子上,就差找个地缝钻进去。
从此在各种公共场合,不管是厕所还是澡堂,
永远有人指着他窃窃私语,
连做梦都是他变成猪头的样子。
剧播出几年后,
他去银行柜台取钱,
客户经理表面上彬彬有礼,
转身就是一句“快给猪八戒拿两万块钱!”
结果营业麦没关,被他听的一清二楚。
一边为角色的成功高兴,
一边不禁为现状难过,
他离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越来越远,
几年戏拍下来仍旧跳不出“猪八戒”的影子。
徐峥在思考中不断反思,
磨练演技的同时思索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渐渐地他开始承认自己小丑的一面,
尝试不断挑战变得更好。
他在《李卫当官》中,
饰演出身卑微一步步做到两江总督的“双面派”李卫,
首次执导电视剧《李卫当官2》,
刷新观众心中的认知,
他的内心得到升华,
别人的言论再也无法左右他的想法,
初心和目标都是他坚定努力的方向。
即使依旧未能“小猪八”的称号,
他也不再为此困扰。
事业从困境中走出,
爱情也历经5个春秋,也是时候开花结果。
2003年,
徐峥和陶虹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举办婚礼,
正式结为夫妻,完成人生大事,
他们的情谊在时间的流逝中反而愈加浓厚。
随后夫妻俩各自为事业奋斗,
《疯狂的石头》筹拍时他毛遂自荐,
饰演心狠手辣的房地产商,
顶着光亮的脑袋把反派角色演的活灵活现。
和黄渤、王迅等主演结下友谊,
靠这一角色拿下百花奖最佳男配。
紧接着现代、古装喜剧都演了不少,
《爱情呼叫转移》、《疯狂的赛车》等电影接连上映,
在观众心中他彻底和喜剧划上等号,
他意识到作品的成功绝不是一个演员的功劳,
剧本、道具、灯光、服装都必不可少,
他开始关心剧本语言的逻辑,
渐渐地每部戏片场里都能看见他到处请教的身影,
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心得,
他想要实践的心蠢蠢欲动。
04
《人在囧途》的大获成功让他产生新的灵感,
徐峥在有意识的结交看好的演员。
终于在2012年,
他找来杨庆导演一起攒剧本,
《人在囧城》初具雏形,版权却迟迟不到位,
华旗抢先一步注册《人在囧途2》。
寻求华谊合作只落得俗气的评价,
辗转四处终于得到光线王长田的青睐。
投资到手版权难得,
无奈之下,
他带着团队来到泰国,
苦肉计、画大饼,手段层出,
终于三顾茅庐请来黄渤和王宝强。
历经磨难剧组终于成型,
他自编自导自监制自演,忙得恨不得长出八只手,
终于在12月中旬顺利上映。
徐峥利用全部人脉青睐张歆艺、黄小蕾、
袁泉、郭涛等众多名人观看首映礼。
诚意之作换来爆炸的回报,
票房一举突破10亿,
投资数额整整翻了42倍,
先后把包括他在内的几位主创送上福布斯榜单。
光线影业数钱数到手软,
泰国旅行人数增长5倍,总理英拉亲自邀请他会面。
“利益动人心”
上映前《人在囧途》编剧发文:
“徐峥的剧本和《人在囧途2》有相似的桥段,
但相似并不意味抄袭,我的故事在北京,徐峥的在泰国。”
转身《泰囧》揽获12.7亿票房,
华旗不顾以往情谊,反手一份律师函,
他和老东家打了两年官司,
黄渤接不到有深度的角色,开始后悔出演,
王宝强作为唯一拿不到分红的主创,不再继续合作。
徐峥再次筹备拍摄《港囧》,
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光线旗下艺人包贝尔。
虽然他借此拿下不少国际奖项,获得赴美交流经验的机会,
但上映后口碑直线下降,被观众指责出卖情怀,
包贝尔更是无端受到殃及。
《年兽大作战》、《猪先生》、
《大唐玄奘》等电影都没能掀起太大水花。
犯罪悬疑片《幕后玩家》他监制并主演,
突破以往的形象,口碑逐渐回升。
监制并主演《我不是药神》的上映,
让他的事业再次冲向顶峰,
一开始剧本没人看好,宁浩递到他面前,
他看完之后泪流不止,
决心哪怕市场不看好也要投资拍摄出来。
两人自掏腰包补齐投资金额,
找来毫无拍片经验的文牧野,
试镜大批“性价比高”的演员。
宣传期徐峥力排众议,以喜剧的角度发布预告片,
强烈的反差让无数走进影院的观众震惊,
最终票房节节升高突破30亿大关,
豆瓣评分高达9.0。
他借此拿到金马奖最佳男主等诸多奖项,
在东京国际电影节狂揽3个大奖。
随后徐峥接连监制、导演《宠爱》、《疯狂的外星人》、
《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
囧系列再次产出,
电影《囧妈》可谓是历经坎坷,
先是提档风波引起诸多不满,
而后他察觉风声不对,和主创团队冥思苦想,
最终决定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响应大众的呼唤,
把《囧妈》打包出卖,在抖音网络上线。
路人缘直线暴涨,
同行却知晓业内潜规则,纷纷发来斥责,
陈思诚和王宝强更是抽当其冲。
他没辜负团队的付出却殃及到院线乃至同行们的利益,
为了不被封杀抵制,
在复工复产后,
徐峥再次越线想出直播带“电影票”的点子,
竭尽全力帮助影院回春,
巧妙化解封杀的危机。
他凭借电影《我和我的父辈》,
成功跻身百亿票房导演的行列。
今年他主演兼导演的4部电影获得100部优秀作品金扬花奖,
监制的祖国献礼片《我心飞扬》,
虽票房不高但意义深远。
近期张庭夫妇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老婆陶虹深陷其中不知何去何从,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支持相信他。
这些年他凭借独特的眼光投资许多打爆影片,
控股真乐道文化、欢喜传媒早已赚的盆满钵满,
《我不是药神》推动医保改革,
《泰囧》推动旅游发展,
红色影片更是接连执导,
哪怕接连失利,网友心中的滤镜仍在。
徐峥一路走来坎坷不断一度失去人生信念,
始终惦念着初心和目标,
真正抛下他人言语的伤害,
对艺术坚持,对自我坚持,
才顺利走向成功。
走自己的路,成功就在脚下。
千万不要只遵从规矩做事,规矩在创造之中,
这就如别人对你怎样的看法和评价,
仅仅是他们的观点,并不代表你的全部。
不要被别人的言语所左右,
做自我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