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千年沙漠,减少黄河年输沙量4亿吨,中国人种起树来有多狠?

清凌说世界 2024-07-28 20:10:43

文 | 文渊的历史书

编辑 |文渊的历史书

前言

在中国西北部,有一片曾经让人闻之色变的沙漠正在悄然消失,它就是毛乌素沙漠,一个曾经面积比海南岛还大的荒漠。

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黄沙茫茫、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但今天,当你站在这片土地上,眼前呈现的却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绿树成荫、农田广袤、鸟语花香。

毛乌素沙漠的草场

这一惊人的变化背后,是中国人70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

从1959年开始,中国就对毛乌素沙漠发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治沙战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毛乌素沙漠已有80%以上的面积被成功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41%。

更令人振奋的是,2020年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市境内的毛乌素沙漠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这片千年老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上"消失"。

毛乌素沙漠的成功治理,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为黄河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由于毛乌素沙漠的治理,黄河每年输沙量减少了4亿吨。

这一成就不仅让中国人为之自豪,更为全世界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宝贵经验,那么,中国人是如何创造这一奇迹的呢?我国防沙治沙和植树造林究竟比美国、非洲、澳大利亚强在哪?

从绿洲到沙漠:毛乌素的千年沧桑

"沧海桑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毛乌素沙漠的变迁再合适不过,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毛乌素经历的是一个"逆向"的过程——从肥沃的绿洲变成了不毛的沙漠。

据历史记载,在五世纪时,毛乌素地区还是一片水草丰茂的绿洲,当时,这里是匈奴人的聚居地。

他们选择在此安家落户,正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草原植被生长的气候,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牧场资源;丰富的水资源,为人畜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源,同时也滋养了周围的草场...

所以在那个时候,这里简直就是游牧民族的天堂,但好景不长,随着人口增加和过度开发,这片绿洲开始逐渐衰败,从唐代开始,毛乌素地区就出现了积沙现象。

一方面是因为唐代正值中世纪温暖期的开始,全球气候开始转向相对干旱,这种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导致毛乌素地区降水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使得地表更容易受到风蚀作用。

另一方面,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大量人口涌入毛乌素地区,与此同时,农业开发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张,毛乌素地区原本适合游牧的草原被大面积开垦为农田,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此外,还有过度放牧、唐代多次与北方游牧民族发生冲突、森林砍伐等各种因素,导致这里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地表植被逐渐消失,失去了绿色屏障的保护,风沙肆虐,日积月累,终于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一片茫茫大漠。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千年之久,到了20世纪50年代,毛乌素沙漠已经扩张到了11645平方公里,其中被流动沙丘所覆盖的面积就高达28%。

28%这一数据尤其值得关注,流动沙丘是沙漠中最不稳定、最具破坏性的地形,它们不断移动,可以迅速吞噬农田、草场和居民点,对周边地区构成严重威胁。

而高比例的流动沙丘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度脆弱,植被覆盖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固定沙土,导致沙丘不断移动和扩张,威胁着周边地区的生存环境。

昔日的绿洲沦为沙漠,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的改变,更是一场生态灾难,它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据当时的老人回忆,村子周边都是黄沙,一场风沙刮来,地里的庄稼就全被埋,人们生活在风沙的恐惧中,甚至不敢将碗端到室外,因为转眼间碗里就会盛满沙子。

面对这样一个"沙魔",人类似乎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但中国人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决定向沙漠宣战,誓要将这片不毛之地重新变成绿洲。

向沙漠宣战:中国的治沙大业

1959年,是毛乌素沙漠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政府决定对这片千年老沙漠发起全面进攻,但治理沙漠谈何容易?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中国人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治沙战争中,中国人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发明了独具特色的"草方格固沙"技术,这成为了治沙的利器。

所谓草方格固沙,操作起来其实很容易,就是将不用的麦草编织成方格状后铺在沙地上,再用铁锹将麦草压进沙里,留出一部分在地表,这看似简单的操作,却能有效阻挡风沙,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

这项技术之所以高明,在于它充分利用了废弃物料,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却效果显著。

而且草方格不仅能固定流沙,还能截留降雨和降雪,提高沙层含水量,为植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除了传统的草方格,中国科研人员还在不断创新,开发新型沙障,在宁夏中卫,一种被称为"治沙魔方2.0版"的刷状网绳式沙障正在替代传统沙障。

这种新技术不仅生产效率比过去人工扎设草方格提高了60%以上,而且更适合在高大的沙丘上使用,想象一下,整个沙丘就像被一张金色的大网牢牢罩住,这画面是不是很震撼?

在固定沙丘的基础上,种树造林成为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然而,在干旱的沙漠中种树,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为此,中国人又发明了"微创种植法"。

传统的种植方法可能需要你挖一个大坑,但"微创种植法"却另辟蹊径,这种巧妙的方法就像是给沙漠做了一次"微创手术"。

你只需用特制的工具在沙地上打一个小洞,深度刚好容纳树苗的根系,这个小洞就像是为树苗量身定制的新家,既舒适又安全。

种下树苗后,周围的沙地几乎保持原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整个过程仅需10秒。

而且这种"小而精"的种植方式与传统的种植方法相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势--树苗的成活率从不到10%提高到了80%!

除了这些可见的技术,中国科学家还在微观世界中寻找治沙的"秘密武器"。

他们发现,一种生物土壤结皮的微生物能够将流沙牢牢"锁住",通过人工干预,他们开发出了人工蓝藻结皮固沙技术。

这项技术就像是在沙漠上种下了一层看不见的网,科学家们将一种叫做蓝藻的微小生物撒在沙地上,这些蓝藻就像是沙漠中的小英雄,它们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并快速繁殖。

随着时间推移,蓝藻会形成一层薄薄的"生物地毯",将沙粒牢牢地粘在一起,这层神奇的"地毯"不仅能阻止沙子被风吹走,还能储存水分,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更棒的是,它完全由自然生物组成,对环境友好,还能自我修复,随着时间推移,这层结皮会越来越厚实,甚至能为更大的植物提供生长基础。

这项技术的推广,让沙漠化土地的治理速度大大加快,就这样,中国人用智慧和汗水,一点一滴地将绿色带回了毛乌素。

沙退人进:毛乌素的沧桑巨变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毛乌素沙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死亡之海"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截至2020年,毛乌素沙漠80%以上的面积已经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41%,在陕西境内,沙化土地治理率更是高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的版图上"消失"。

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治理过程中,当地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农民们在这里种植苹果、酿造葡萄酒,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不仅造福了当地,还对整个黄河流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每年的输沙量减少了4亿吨,这大大减轻了黄河治理的压力,为保护母亲河做出了巨大贡献。

英雄无名:毛乌素治沙英雄群像

毛乌素沙漠的成功治理,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在这场持续了70年的治沙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

有的人,像殷玉珍一样,倾家荡产买树苗,即使只有10棵存活也不放弃,她发明的草编固沙法和微创种植法,让7万多亩沙地种活了200多万棵树。

还有人,如石光银,用40年时间在荒滩戈壁上种活了5300万株树苗,给25万亩沙漠染上了绿色。

更多的,是那些无名英雄,他们可能是普通的农民,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在这片黄沙中书写着绿色的诗篇。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毛乌素的奇迹才得以实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愚公移山"精神,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

其实除了我国外,沙漠化也是很多国家正在面对的问题,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3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威胁,每年因沙漠化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420亿美元。

但与我国向沙漠“宣战”--大规模、有组织、持续的防沙治沙和植树造林行动相比,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努力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以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为例,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占据了非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周边国家如尼日尔、乍得、苏丹等,经济落后,技术水平有限,难以独自应对沙漠化的威胁。

虽然这些国家也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开展了一些治沙项目,但成效十分有限,沙漠化问题依然严峻。

再看澳大利亚,这个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当的国家,有近20%的土地已经沙漠化。

澳大利亚政府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在植树造林方面的投入远远不足,此前澳大利亚就曾承诺要在十年内种植10棵树,结果呢?3年过去了,只完成了目标的1%!

即便是发达国家,在防沙治沙方面也存在短板,以美国为例,该国西部地区的沙漠化问题十分突出,但美国政府更多地依赖于科技手段,如利用卫星监测、无人机巡查等,而在实际的植树造林行动上投入有限,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沙漠化的蔓延。

与他们相比,我国已经累计完成了399.8万公顷的造林,甚至本世纪地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有1/4都来自中国的贡献!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生态建设不仅改善了环境,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以山西省右玉县为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时森林覆盖率不到0.3%,在我国"三北"工程的支持下,如今他们种植了28万亩沙棘,这些沙棘不仅在防风固沙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还成为了当地百姓在致富路上的“香饽饽”。

目前,右玉县每年沙棘果采摘量达8000吨,沙棘加工年产值超过3亿元,为农户年均增收6000万元以上。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比比皆是,据国家林草局统计,"三北"工程建设带动了林下经济和特色林果业的发展,为全国提供了1/4的干鲜果品,助力1500万人脱贫增收。

这充分证明,生态建设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结语

毛乌素沙漠的成功治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改变了一方水土,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如今的中国,正在上演更多类似毛乌素的绿色奇迹,从线上到线下,从官方到民间,植树造林已成为全民行动。

文章信源:

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 科技助力“三北”工程绿色发展--北青网

筑起“绿色长城”!“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仍在治沙第一线--央视财经

毛乌素沙漠80%化身为绿色宝地,绿色版图向南推200公里--澎湃新闻

2023年我国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人民日报

7 阅读:1199

清凌说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