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传读后感之23:王夫之说坤卦

叶还生说文化 2024-03-21 08:27:02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者至,静者不至。

太极一动就会产生阳气,太极不动就是阴气。

这就是说动就是阳,阳可动;阴就是静,静会阴。

阳的动就是前进,前进的逻辑就是螺旋与波浪结合的方式不停地旋转,前进到极点就是【至】。

【至】就是到达。

阴的静其实是后退,因阳进而阴后退。

记住阴阳一体,没有阳动万物就不能生,不能生就是死物,死物代表宇宙不存在。

所以静中不动,就是不能到达。

更深一层来说,阴的静没有【至】。这是因为,阴本来就是【至】。

阳动就是为了阴至。

这很拗口,就这么理解吧,再复杂的不能说,越说越糊涂。

这里得先引出一个概念,就是【二十四营】。

说【二十四营】先要说说【四营而成易】。

【四营而成易】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为四营,若换成数字就是六九八七。就是阴、阳、老、少是四种不同的状态,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样。

我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于扐”,说白了就是蓍草推卦的方法。

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就分了天地。

要分了天地以后才能【四营】。

“分而为二以象两”是一营;

“挂一以象三”是二营;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是三营;

“归奇于扐以象闰”是四营。

四营以后剩下的蓍草的数只有四个,分别是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三十六。也是以四为基础形成了六七八九四个数的乘积。

六七八九也代表了老阴、少阳、少阴、老阳。

比如,

4乘6等于24。

4乘7等于28。

4乘8等于32。

4乘9等于36。

易的阴阳爻只在这个【四营】里变化,轮回六次就是六个爻,组成一个卦。

但是,这个六次轮回其实会让【四营】转十八次。

为什么呢?

孔子说了一句话,叫做【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这句话告诉我们,推卦的时候不是推一次就是一爻,而是推三次定一个先天经卦(就是先天太极图上的乾坤离竞争巽坎艮震的三画卦,也叫八纯卦),以先天经卦来定六十四卦的一个爻,这个爻是先天八卦定的,叫【八卦而小成】。

以小成的卦定64卦的一个爻,从下到上共定6次。

【四营】后得出的蓍草数目全是以成数为基础的,生数是一二三四五,成数是六七八九十。

五和十为本体,其余八个数为运用。

现在市面上用蓍草推卦的方法没有几个是对的。

因为他们都是一次成爻,少了中间八纯卦的【小成】这一环节,以八纯卦定64卦的一个爻。

古人用蓍草推卦一般最少要一个时辰以上,这就是原因。

如果没有中间八卦而小成这句话,就不会这么复杂了。

现在明白了吧!四营先三次成八纯卦定阴阳,再轮回六次,所以叫【二十四营】。

【二十四营】其实是七十二变,4乘3乘6等于72。

测一个卦,本身就是一个64挂的轮回。

其中有8个卦,上下颠倒是一样的,64加8等于72。

故乾二十四营而皆得九,九者数之至也;坤二十四营而皆得六,六者数之未至也。

所以,乾卦是动的,是说了【二十四营】变化中的老阳,也就是【九】,所有的爻位都是阳的,用九来代表,因为九是阳数的极数,也就是后天成数【六七八九】里中最大的奇数。

九者数之至也,【至】是因为生长到了极点。

所以,坤卦是静的,是说了【二十四营】变化中的老阴,也就是【六】,所有的爻位是阴的,用六来代表,也就是后天成数【六七八九】里中最小的偶数。

六者数之未致也,【至】是因为不生,到了极点才会生。这就是六与九相合和的奥秘。

数至者德亦至,数未至者德有待矣。德已至,则不疾不速而行固健;德有待,则待劝待勉而行乃无疆。

象数理气全是一体的,如果【数】生到了极点,天地人的德行也就到了极点;

如果【数】还没有到极点,天地人的德行也就还没有到极点。

德行已经到了极点,那么行动的表现就是不快不慢不着急,非常的稳定,也非常的健康,没有不好,就是易经中讲的无咎,这叫持盈守泰。

也就是,坤卦的厚德载物,是用乾卦自强不息换来的。

德行还没有到极点,那么就需要等待,等待的时间里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等待不是等着不动,天上不会下馅饼,其实是讲了个乾卦的自强不息,尤其是乾卦三爻,君子乾乾夕惕若厉,要不断的鼓励和鞭策自己,才能达到【至】的境界,这叫行地无疆。

也是阴中生阳,只有乾卦的生生不息,才能达到行地无疆的境界。

乾坤永远是一体的,比如毅力和心灵。

毅力是永久的享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伟大的事情一要靠力量,二要靠坚持。

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古人都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水滴石穿不是因为水的强大,而是昼夜不舍的坚持。

我们一定要快乐地生活,并选择好目标,从容地地去做事呀!

一旦开始,坚持到底。

固健者不戒而行,调其节而善之,御之事也。无疆者从所御而驰焉,马之功也。

所以,那些贞固而稳健前行的人不用戒备什么,是因为这样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什么不当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可以干,也知道怎么干,会根据实际的情况和时位来调节自己的行动,是自强的,向上的,不服输的。

这叫【天道的善】。

大人之所以通天地鬼神,就是因为以【天道的善】来驾驭世事的。

所以大人会成就大的事业,达到行地无疆的地步,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在什么时候去努力做,认真做,坚持做,做到底。

这就是乾卦的比做马的象,也就是自强不息的功力呀!

西游记中之所以有白龙马,就是说的脚力。

天以气而地以形,气流而不倦于施,形累而不捷于往矣。

代表天道的只能靠气,代表地道的只能靠形。

天的德行就是乾,是健,必须前进;地的德行是坤,是顺,必须后退。

这是因为,天的气永远是周流不息的施行于地。

地的形永远都是顺着积累,而来之于天之气的因,所以叫【往就是屈,来就是伸】,人就是依天顺地的【信】。

阳以乐而阴以忧,乐可以忘其厉而进,忧足以迷其方而退矣。则坤且凝滞襄回,而几无以荷承天之职也。故《易》之赞坤,必赞其行焉。

所以,阳气永远是以快乐为主的,因为阳气无恶,也无善良,全在于人的【信】。

阴气永远是以忧思为主的,因为阴气也是包善容恶的,全在于人的【诚】。

【诚】与【信】合起来就是【中】。

【中】就是天人合一的道反映在人身上的运用。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易中天总结的一段话,他说:“中国人耿直却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多疑却又轻信,讲实惠却又重义气,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又走极端,美节俭却又梦想爆发,烧香算命却又无宗教感。

易中天还说,这就是中国人,矛盾而又复杂,很难归纳成一个模式的原因。

这是不对的。

易中天先生没读过易经,或是读也没读懂,因为他总结的很到位,却不知道这就是中国人的模式。

这个模式已经有九千年的历史了,九千年前我们老祖宗把它叫做【中】。

中不中,中?

先算一卦看看天命,这是时。

能不能,能?

再商量一下能不能干,这是位。

行不行,行?

实践是标准,怎么干,这是因。

好不好,好?

立德立言立功,这就是果。

因又成果,果又成因,因果成时,果因得位,这全是【中】。

这个【中】就是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是一个统一的结合体,既是简单矛盾,又是复杂糅合。

而【中】就是标准,就是尺子,就是秤杆,就是人性。就是天上的北斗转北极,就是人间的对错转善良。

【中】,这就是中国人的标准和模式。

所以,人活一世,要以乐为主,要以忧为附。

乐的是居安,忧的是思危,这就是居安思危的乾坤合一之道。

这是因为,快乐可以使人忘记忧愁和劳累,不断的前进;

而忧思又能让人不迷失方向和改正错误,如水一样遇山而转,遇高而退,遇坑而盈。

这样,先天的坤就表现为后天的【水】。

这叫上善若水。

所以说坤卦的凝滞,不是不向前,而是回旋着上前。

【几无以荷承天之职】的【几无】可不是没有,不行,不能,而是寻找机,看准机,抓住机,该螺旋就螺旋,该波浪就波浪,不是不承担天道的责职和重任,而是厚重前行。

既使黑夜里我们看不清,导致行动慢了,但是我们的心中始终有一轮明月,她会照着我们不断前行。

坤是站,但不是纯粹地站着不动,而是慢慢的动,即使是弯着腰也要动,即使是爬着也要动,即使是在冰宫里也要向往明天美好的太阳。

所以《易经》在赞美坤卦时,一定是赞美它的行动,而不是不动。

0 阅读:1

叶还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