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的老人面部黝黑,犹如一团黑炭球,稀疏的头发于风中飞舞,略显凌乱,只见他激动得两脚跪地不断朝拜,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诸如: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植树治沙多年,煤矿把水源断掉了,万亩林场没有水喝……这样的话语。
“植树治沙、将沙漠变绿洲”这本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对于这位老人的做法,不求能获得所有人的理解与支持,但起码也不至于弄得如此狼狈吧?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据悉,这位老人名叫孙国友,今年64岁,四川南充人。
谈起他为何背井离乡来到寸草不生的荒漠之中干起植树的行当,一切并非是无缘无故的,这里面,不仅有他的一颗赤诚之心,同时也有他的机缘。
和大多数人一样,孙国友起点普通,算是白手起家,16岁那年,孙国友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唯一给儿子孙国友留下的吃饭本领就是剪发手艺和一箱子的工具。
21岁时,孙国友揣着2元钱路费和5斤全国粮票离开了老家,带着自己的一大箱子的剪发工具踏上了闯天下的征程,靠多年的打拼,孙国友摇身一变,成为4家理发店的老板,买了出租车,并承包起了工程。
2003年可谓是孙国友的人生转折点,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一个走南闯北承包工程的人竟会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这个地方扎根下来,且一扎就是21年。
那一年,孙国友承包了灵武市马家滩至鸦儿沟的道路修建工程,施工期间,他发觉某片白沙区域的下面不时地会有地下水涌出,那一刻,他笑了,因为他心中一直深藏着的梦想,终于在此刻有了用武之地。
在完成了一切手续之后,他承包了当地1万亩的荒漠,立志要把这片区域变成绿洲 变成林海。
他在那片白沙区域兴修出了好几条水渠,通往他的林区,用于日常灌溉。
如果网友经常关注新闻,对孙国友这人其实并不陌生。
早在2019年的时候,他便靠着一段干活的视频火遍全网,人们被他的热情以及他的崇高理想深深地折服。
因为此事,孙国友的事迹还被宁夏媒体以《孙先生:执著治沙 无怨无悔》报道过。
但好景不长,因当地一个名叫“神华宁煤双马煤矿”的项目,导致千余亩沙林被毁,破坏了他当初盯上的那口水源地,原本白花花的“喷泉”,现如今枯萎了。
然而,他几百万的投资和成片沙林却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为了协调好此事,双方达成协议,煤矿将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向林场供水。
在前不久,孙国友终于等来了供水的消息,但结果却是空欢喜一场,受此打击,孙国友彻底崩溃,仰天大哭,这一画面正好被在场的工人拍摄到,并发至到了网上。
此事曝光后,全网看法不一,绝大部分的网友都对此表示不能理解,为何一个“脊梁”是这般“待遇”,但却也有少部分的网友似乎对此事有更深层次的看法。
该名网友觉得:不要把问题看的太简单了,据国家政策显示,乔木林每亩补贴200,每年200,这是事实,为什么种植速生类乔木,他万亩林场9每年能拿200万补贴,为了自己林场他断了下游几百户农场的水源也是事实,当地责令他赔偿农户是事实,都可以查的到。
而该名网友所说的事实则是:
5月15日,孙国友组织他的村民植树造林,将清溪封堵,导致十余户百余人受水面断水而受影响。除此以外,孙国友还将溪水设立封水带,导致清溪积水,百余英亩水田受损,损失很大。后来,宁夏省环境保护厅紧急决定,立即出动技术队伍,将溪水恢复正常。该技术队伍在雨停后,把断水的村民群众所遭受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安全恢复了溪水的流动。除此之外,宁夏省政府将责令孙国友对该地区受损的水田、作物等进行赔偿,以恢复当地群众的损失。
平心而论,该名网友说得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第一:从视频中可以明显看出沙林中多以乔木林为主,一般来说,在干旱地带是不宜种植乔木的,除非解决了水源问题。
第二:孙先生在2003年承包马家滩村10000亩荒沙地,是用于生态建设、种树、种草、经济林养殖综合开发为一体的。
但称网友的一番话有一定道理是存在前提的。
之前,孙先生种树的初始原因是他瞄准了该片白沙区域中存有的天然水源地,也就是说,他解决了水源问题,此般情况下,他种树也无可厚非。
再者,孙先生多年来靠的都是自己,并未任何单位伸手要过一分钱。
至于后面所说的截流事件,试问,要不是没了水源地,孙先生又怎么多此一举呢?
而当前,林场植树治沙最大的困难是水源不足,无奈近几年只能种植一些耐旱的灌木,尝试过在周边买水浇树,但也是杯水车薪。
后续进展:2023年3月29日,灵武市林业局、马家滩镇政府均表示已有工作人员协调处理此事。同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双马一矿回应称,正与孙国友就供水事宜进行协商,相关问题正在核查。
总结就此事而言 ,主要有以下引人思考。
第一:干旱地区种乔木究竟合不合适?
如果说孙先生所谓的绿洲是建立在大量灌溉水源的基础上,而一旦没了水,就会枯死,那这种绿洲也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第二:植树治沙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这种品质,我们要予以肯定。
第三:企业与个体户一定要协调好矛盾,断不可凭势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