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陈毅试探叛徒深入敌穴命悬一线,因不懂方言听错两个字,逃过一劫

战争年代,面对实力远远强于自己的敌人,除了要发挥聪明才智和敌人斗智斗勇外,很多时候运气也同样至关重要,甚至有时候运气还占

战争年代,面对实力远远强于自己的敌人,除了要发挥聪明才智和敌人斗智斗勇外,很多时候运气也同样至关重要,甚至有时候运气还占据了决定性的作用。

于是,一些有福运、运气极佳能逢凶化吉的将领,也往往会被冠以“福将”的称谓。一如历史上曹操的武将曹仁,便是一员福将。曹仁宛城平侯音、樊城据关羽皆都是体现。

而在近现代史上,我军中同样也有不少福将。一如聂荣臻元帅,打了13年仗从未受伤;又如陈毅元帅,在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中数次险死还生,令人称奇。尤其是在梅岭事件中,他甚至于因为听不懂湖南话而逃过一劫。

陈毅,1901年出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

当时适逢清朝末年,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长大的陈毅,早早便有了一种革命精神。而在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1919年他前往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他结识了一众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并加入了爱国组织,参加了爱国运动。不过这样的行为 却也导致他的留学生涯被迫中止,1921年时被武装押送回国。

回国之后,在蔡和森帮助下,21岁的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年后,也就是1923年的时候正式入党,开始了他的传奇革命生涯。

陈毅真正开始崭露头角是在1927年。

这一年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陈毅得知即将起义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离开武汉去追赶起义部队,然而此时敌人的进攻已经打散了起义部队。等他联系上部队的时候,朱德在三河坝阻击敌军的部队只剩下八百多人,还随时有被敌人包饺子的危险。

严重的危机,让很多人对革命斗争前景失望。但是陈毅却坚定的与朱德、王尔琢等率领800余人转移至湘南宜章县发动了湘南起义,并建立起了苏维埃政府。

随后面对国民党的围剿,又成功向井冈山转移,同毛主席所部会师。陈毅元帅也凭借战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高级指挥员。

1934年10月,在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被迫“长征”。

但是此时作为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的陈毅,却并不在跟随主力转移之列。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在战斗中负伤,腿部中弹无法下地行走,同时中央考虑到他又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同志,于是让他留在苏区,和项英一起和敌人继续周旋作战,保留有生力量。

虽然陈毅等人指挥作战出色,可是敌人兵力太多,数量是留守部队的数十倍之多,他们最终也只得被迫突围。

然而在突围的过程中,由于山区地形太复杂,他们多次迷路,始终跳不出包围圈,而敌人的围困越来越紧密。

形势危殆!

关键时刻,陈毅遇到了一个人。此人已经是乞丐模样,他认出了陈毅,经过询问,陈毅才想起此人是曾纪才,担任过信丰牛颈区委书记,后来在红22军工作。

但因为被冤枉成了一个普通的担架员。经历了敌人的轰炸后,一路上一直在寻找组织,总算是看到了同志们的身影。在曾纪才的帮助下,他和剩下的战士化妆成农民,在最后关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躲过了一劫。

但接下来的挑战更是严酷,他们刚突围抵达了油山,3万多名敌人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围困了油山地区。

由于敌人对山区地形也不熟悉,因此没有贸然搜山,而是在山下设立各种关卡,甚至用汽油烧山,想困死游击队。敌人还担心村民们暗中帮助他领导的游击队,开始密切监督村民的一举一动,怕村民援助山上的队伍甚至没收村民家里的粮食。

面对这一局面,陈毅想出了应对的办法,用昼伏夜出的策略和敌人打游击,然后设法安排一些同志下山,去村里当保长,表面上和敌人套近乎,实际上暗中收集粮食,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总算是解决了一些困难。

但即便如此,游击队依然是经常断粮,吃野菜和野果是常态,下雨了也只能硬扛着。即便如此,他一直鼓励战士们坚持下去, 早晚会有胜利的一天。

但仅靠鼓励是不够的,还是要积极联络上上级组织,以期能够获得帮助。从1937年开始,敌人加大了围剿山区的力度,如何联系组织成为了迫切的问题。

此时一个消息忽然传来,组织设在大余县的秘密交通站给游击队送来一封信,说组织安插在敌营的“内线”陈海接到了中央的委派要和他直接联络。

这陈海曾在红六军团服役过,后辗转到了中央军工作。

刚开始陈毅等游击队还喜出望外,但很快就产生了怀疑。因为以往联络员都是主动上山寻找游击队,这位怎么会要他亲自下山去见。

但陈毅又考虑是不是组织上也有困难,不方便安排联络员上山,考虑再三,他决定下山一探究竟。

到了县城里,他首先和可靠的同志区委书记黄赞龙见面。两人进了县城后先观察形势,发现有不少特务假扮的路人,当即单方面延迟了见面时间。

为了确定陈海究竟是不是同志,两人假装是陈海的朋友,直接到陈海家里探望。

然而这一天陈海本人不在家,家中只有陈海的老婆。该女子身穿旗袍,略显富态,这让他立刻产生了警觉。于是他用很熟悉老陈的那种口气直接打招呼,问陈海去哪了。这位女人有浓重的湘东口音,说陈海去团部了。

湘东口音里“团部”与“糖铺”很雷同,陈毅没听懂,以为是“糖铺”。

说来也巧,当时组织在县城里设立的联络站就是 “广启安糖铺”,两人立刻去“糖铺”找人。但在半路上,他转念一想,交通站的位置怎么能随便告诉家人,这不符合联络员的纪律要求。

于是两人到了“糖铺”后并不轻易上楼,而是随便溜达,但即便如此,还是被一伙特务盯上了。

此时正好一位茶馆老头吆喝他们喝茶,两人赶紧进茶馆躲避。茶馆里的一位跑堂认识黄赞龙,悄悄告诉他们,陈海带着特务们已经查抄了糖铺,赶紧撤。

此时他们终于确定,这位陈海根本不是同志,早已叛变,是敌人的诱敌之计。

他们赶紧设法回到山上,可此时山下到处都是敌人,他们被一小股敌人拦住了。

但这些敌人其实并没有认出他们两人的真实身份,但这些人又想回去邀功,于是抓了他们就要带走。半路上陈毅假装上厕所,翻过一个山头逃走了。

七七事变后,在国内各界的要求下国共合作重启,陈毅的三年艰苦游击生涯才算是终于结束,他也度过了人生中最危险的一段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