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守护者赵红英:28年坚守的红色身影

西城大妈 2025-03-21 19:49:29

凌晨三点

一声声电话铃声划破寂静的深夜

赵红英刚接起电话

对面就传来了焦急的声音

“英子,我们家漏水了,你快来”

赵红英穿上衣服

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在椿树街道香炉营社区工作了28年,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随时响起的电话早已成为赵红英的日常,她24小时开机的手机就是居民24小时的热线,有事找赵红英也已经成为香炉营社区老居民们的习惯。无论房屋漏雨、水管不通还是家庭矛盾、邻里不和,身穿志愿者红马甲的赵红英,总是最快出现。

一线坚守:从“英子”到“赵姨”

1997年3月4日,赵红英现在还清晰地记着到社区报到的日子,那时候她刚从单位退休,还没拿到退休本就已经被社区“相中”了。其实,在此之前她对社区的工作已经十分熟悉,她的母亲就是一名街道工作人员,从小看着母亲为了街道忙忙碌碌,为社区工作、为居民服务早已在小小“英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老人们总是亲切的叫她英子,这一唤就是28年。后来她成为“赵姐”,现在她是年轻人口中的“赵姨”,变化的是称呼,不变的是一颗为社区竭尽全力奉献的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赵红英管片区域有线光缆被损坏,电视没有信号。“居民着急,咱得给解决。”赵红英亲自上阵,帮着工人挨家挨户施工,就在奥运会开幕前十分钟,最后一户通上了有线电视。提起当年的事情,赵红英脸上还带着骄傲,“百年奥运不能留遗憾”。

2012年,“7·21”特大暴雨来袭,有些居民房屋内雨水倒灌。赵红英带领社工第一时间赶到积水区域排险救灾,因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小腿多次抽筋,但她依然冲在前面。

一到雨季,赵红英就带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查看房屋情况,下雨的时候,她守在办公室,一有情况立马出发。28年来经她协调解决修缮好的危房达3000余间,如今她已经成为半个“专家”,房子哪里有问题,怎么修,一看就知道。

以心换心:竭尽全力为居民

赵红英负责的辖区一部分在拆迁区,这里不仅面临着房子老旧,还有人员情况复杂的情况,困难家庭多、低保户多、老弱病残人员多、下岗失业者多、无工作退休人员多。赵红英时时把他们挂在心间,谁家遇到急事、难事、突发事,只要穿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的“英子”来了,就能安下心来。

这些年来,赵红英不遗余力地把爱心洒向了社区,关心居民,关注孤寡、空巢老人,经她悉心照料的老人多达十几位。老人年龄大了,不得已送进敬老院,赵红英每半个月就要买些东西去看看,每到那时候老人总是早早等在门口,让人动容。社区里有家贫如洗的孤儿少女,除了政策上的照顾,赵红英还经常自掏腰包为她买些生活用品,如今女孩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成为这些社工志愿者最大的骄傲……

“只有你真正把这里的居民当亲人,他们才能把你当亲人!”正是这份亲人般的信任与感情,居民们才愿意听赵红英的、支持她的工作。香炉营社区服务站站长关明义2012年刚到社区的时候,就跟着赵红英一起工作,社区里尽是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让这个年轻小伙颇为不适应,赵红英难得严肃起来,“要想干好这个活,就要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家事,咱们糊弄事,居民凭什么支持我们工作,不想干就赶紧换,要干就不能让人戳你脊梁骨”。如今,关明义这些年轻人都慢慢成长为“大姨儿”最好的搭档。

初心未改:万家灯火 最暖人心

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赵红英成为椿树街道香炉营社区的一名专职调解员、社区平安志愿者。由于调解数量多,调解效率高,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批准成立了以赵红英名字命名的调解室——“赵红英调解室”。

除了“西城大妈”平安志愿者的志愿活动,赵红英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间挂着“赵红英人民调解工作室”铜牌的房间中办公。这间小小的调解室,见识过互相摔杯干仗的人,收留过哭泣倾诉、无家可归的人,也有过破口大骂又来道歉感谢的人,还有已经搬离椿树,有矛盾还回来找赵红英调解的人……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赵红英断的都是家务事,家庭不和、邻居纠纷、孩子打架,甚至谁家走路声音大了些,谁家狗乱跑了,谁家在院子里放杂物了,都要找“赵姨儿”说一说。

这间办公室里不仅有家长里短,办公抽屉里还有一本被很多人称为“宝藏”的黑色记事本,里面详细记录居民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婚姻状态,老人们的身体状况等,连谁家搬走了、现住在哪儿、老房租户是谁都有记录,黑色笔迹是基本信息,红色是补充内容,写不下还用纸条进行补充。因为常常翻阅,纸张边缘已经开始变薄、开裂,又被透明胶细心粘好。赵红英调侃这是个破本,但是一打开,每个居民的情况一目了然,一笔一划认真写下的不仅仅是居民的情况,更是赵红英的认真负责、真心关怀。

正因为如此,今年全国两会需要平安志愿者值守时,有许多搬到大兴、回龙观、天桥、东坝等地方的居民专门赶了回来,两个小时的值守,路上来回就需要4、5个小时,没有一个人迟到早退,用实际行动支持这位平安志愿者的社区领头人。

荣誉加身:认可是最重要的奖励

这些年来,赵红英多次被评为街道、区级、市级优秀党员,也多次获得过北京市孝星、优秀志愿者、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荣誉,办公室里还挂着很多面写着“尽职尽责 仁爱情真”“情系居民 鼎力相助”等内容的锦旗,但是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居民们认可。

从年轻的“英子”到头发花白的“赵姨”,她初心未改,“每天早上这么多居民乐意通过微信跟我说早上好就是最大的奖励,我心里就特高兴。能为居民办点事,暖了居民的心,就是守护咱们社区的一方平安”。

如今,74岁的赵红英依然奔走在椿树街道的大街小巷。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了社区志愿服务的队伍。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已经成为了椿树街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正是因为有一群像赵红英阿姨这样的“西城大妈”们志愿服务在社区第一线,才绘出了最美的“椿”景,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平安。

*椿树街道

0 阅读:2

西城大妈

简介: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志愿者西城大妈官方账号